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2021年,为配合"旺苍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旺苍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旺苍县蛮洞子石宋代崖墓群进行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共清理6座南宋中晚期崖墓和2条排水沟,出土一方买地券.该墓群可能存在3组5座夫妻合葬墓.墓群所在山体的走向及M1的朝向,与买地券券文所记相符.M1墓主生前...  相似文献   

2.
2017年,在对南宁石刻文物资料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出土于南宁江西镇同江村、邕宁区和合村的两块明代买地券砖,即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陈翼阳买地券和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朱大治买地券。买地券又称冥契、买墓地券等,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土地买卖形式,为死者购买墓地的虚拟凭证。这两块买地券砖是南宁市首次发现的古代买地券实物,它们的发现对于研究明代南宁地区的"停棺不葬"习俗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佛采花"是买地券文中常见的一类文辞,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前后,主要流行于两宋时期,出土材料以今南方地区较为集中。前人的研究将其误解为"入山采花礼佛"这一具体的宗教实践活动,本文联系有关考古资料和文献典籍对买地券文中的"为佛采花"文辞进行释读,认为"为佛采花"所欲表达的含义是佛教文化对人死亡的一种讳称,这种讳称形式在早期的出现应当借鉴了道教方面撰写买地券文时将券主死亡讳称为"醉酒命终"的做法。"为佛采花"买地券是佛教徒丧葬仪式活动的遗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券主的宗教信仰倾向。两宋时期的买地券一度出现了将"采花"和"醉酒"文辞杂糅共用于同一券文的特殊现象,这显然是佛道两教之间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果,其背后隐含的是两宋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4.
买地券脱眙于契约原件,它是对买卖行为或买卖关系进行规范的一种文字记录.东汉"大吉买地山地记刻石"和"建宁五风里买地券",为绍兴地区现存土地买卖契约有确切年代的最早文物之一和金石文献,是一种从形制和内容上都具特殊意义的地方文献资料,其拓片绍账图书馆有藏.文章从两件买地券的符号、内容及其保存的时代知识信息等方面.略述这种特殊载体形式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买地券是汉代以来墓葬中常见的以地契形式随葬的一种反映土地私有权的明器,本文对新见郑孙买地券券文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考述。  相似文献   

6.
苑志鑫  段熔 《兰台世界》2021,(3):159-160
明《宋法墓志及买地券》出土于延安市洛川县杨庄河村,现藏于洛川县博物馆,原作者主要对墓志进行了释读和考证。然而对照买地券拓片,发现可以补充墓志释文中的个别文字著录,这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对于中国古代买地券的认识,现据拓片予以补释。  相似文献   

7.
黄景春 《文化遗产》2014,(3):136-143
从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的胡公葬礼上可以发现,当地墓穴中只埋葬二物:骨灰盒和买地券。骨灰是亡人体魄的象征,也是亡人灵魂依凭之物。墓穴是亡人在阴间的住宅,所有烧化的祭品,包括豪华的灵房、各种冥币、衣服、食物和家用电器,都被认为送达于阴宅。买地券是亡人拥有阴宅的证明文件。券文对墓地界域的描述,对亡人永远占有墓地的规定,为亡人开辟了永久使用的冥界空间。因此,买地券不仅象征亡人对墓地的拥有权,也为亡人开创了冥界的生活空间,是为亡灵构建时空永恒性的宗教文书。  相似文献   

8.
东汉买地券即有用钱"九万九千"的价格表述,但南朝以后"九九之数"才成为固定的买地价格,而用单纯的"九九之数"表示地价则是中唐以后的事情。五代和两宋买地券对"九九之数"的运用达到极致,竟用十多个九表示地价,且写法多样。买地券用"九九之数"表示地价,至少蕴含用钱极多、以阳抑阴、祈求生命长久等三层含义。"九九之数"是体现买地券的宗教功能的民俗符号,其中的术数化思维和表达方式富有宗教民俗意蕴。  相似文献   

9.
在徽州社会生活中,丧葬活动占据重要地位.在以往研究中,往往以方志、族谱、时人文集等史料为基本材料,存在资料不够完整、清晰、具体等问题.卷帙浩繁的徽州文书档案遗存为徽州世俗生活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例资料,弥补了传世史籍文献的不足.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徽州文书中的纸质冥契是一种特殊丧葬文书档案,对其进行著录分析,为考察清末民国时期徽州地区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史料依据.作为买地券的一种重要形式,徽州地区纸质冥契的发现,说明从清代开始这一地区买地券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文本和内涵上都反映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酒类酤榷为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收益,宋代则继承发展了私人承包经营酒坊的买扑制度。宋代酒类买扑制度历经"募民买扑"、"酬奖衙前"和"实封投状法"等阶段,虽差别甚大,但离不开国家权力对于酒业产权的控制。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可以更好地了解酒类买扑制度的演变逻辑。在监管成本大、产权分散等情况下,国家多倾向于扩大买扑经营,来实现社会总产出最大化;而当酒利骤升,在不改变经营结构的前提下,国家通过制度创新提高酒利课额,来达到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归根结底,酒品经营模式的演变主要受制于国家对其目标的追逐。  相似文献   

11.
孙成买地券是一份保存至今的汉代建宁四年的买地合同的实物,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买卖文字契约实物。将其同现代合同法的对照考量之,不仅可以看出汉代经济合同的特征,更可以看出经济合同这种文本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量搜集整理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记和买地券材料,综合所载乡里、村落等居民聚居形式的信息,得出这两种石刻记载乡、里、村等信息时不均衡的结论。买地券以乡、里为主,造像记以村落为主,究其原因在于已有环境或观念在人们的思想形态中的潜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石刻记载倾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殷翔 《兰台世界》2014,(11):33-34
"瓦舍"是宋代社会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缩影,是百姓的娱乐场所。它的发展,推动了宋代社会文明进步,其特有的职业体育文化特征,为宋朝经济、文化、体育事业相互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宋朝社会的进步,作出独有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瓦舍"是宋代社会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缩影,是百姓的娱乐场所。它的发展,推动了宋代社会文明进步,其特有的职业体育文化特征,为宋朝经济、文化、体育事业相互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宋朝社会的进步,作出独有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宋代文化昌盛,社会阅读风气浓厚。宋代书院文人聚集,研讨学问、自由讲学,是古代阅读高地。文章以阅读史研究视角,对宋代文人群体阅读背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实践进行研究,探究书院文人阅读与谱系传承的关联,旨在勾勒宋代社会阅读一隅。通过审视书院知识传承与文化延续过程中的阅读遗产,探讨对当代文化自信背景下阅读交互与再造的启思践行。  相似文献   

16.
杨晓兰 《出版广角》2015,(15):58-59
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一种形式,木版年画起源于隋唐时期,宋代,民俗文艺的活跃,也让木版年画的发展达到高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转型加快,包括木版年画在内的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危机.本文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对木版年画的出版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弘扬木版年画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寻求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7.
鲁庄墓地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西北距荥阳市区约13公里。为配合郑州豫能热电有限公司2×660MW燃煤供热机组项目的建设工程,2016年7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15座,其中唐宋金时期墓葬56座,出土有陶瓷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唐墓M53出土有典型唐代风格的铜钗、铜镜;宋墓M43发现有按方位摆放的五色石,M107为仿木构八边形叠涩顶单砖室墓,出土有买地券,虽字迹不清,但仍是当时丧葬习俗与文献记载相对照的实证;金墓M92中人骨有火烧痕迹,应与火葬相关。鲁庄墓地唐宋时期的墓葬数量较多,为研究中原地区唐宋金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丰富了对郑州地区不同时期丧葬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孙成买地券"是一份保存至今的汉代建宁四年的买地合同的实物,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买卖文字契约实物。将其同现代合同法的对照考量之,不仅可以看出汉代经济合同的特征,更可以看出经济合同这种文本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9.
端方旧藏王江妃木牍是近代以来发现的第一枚衣物疏木牍,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因木牍正面文字漫漶不清,考释简略,又非考古发掘出土,所以该衣物疏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此木牍对认识衣物疏、买地券、镇墓文性质及体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文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从释文顺序、文字校释、名物考证、牍文性质等方面加以探讨,以便学界更好地利用该衣物疏。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2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义马市锦铺佳园小区,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仿木砖雕墓,根据该墓买地券内容,断定时代为金代,这种墓葬形制在宋金时期较为流行,其结构较复杂,墓主一般是家庭较为富裕的地主阶层.该墓出土精美砖雕27幅(块),内容包括竹鹤图类、仿木格子窗类、花卉类、孝子故事类和"夫妻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