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人类社会已经从后工业社会进入到了"风险社会",吉登斯认为由于当今社会充满了危机和风险,我们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失控的世界""。风险社会"理论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各种潜在的危险正在日益侵蚀我们的安全。研究风险社会及其特征对我们在风险社会中该如何生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改革是当前世界各国基于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但社会环境的多变性与矛盾的多发性以及教育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使得教育改革面临各种风险,其结果也因此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规避风险并确保教育改革达成预期的目标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以风险传播理论为基础,探讨和反思教育改革的风险及其规避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1986年贝克首次使用“风险社会”一词来描述当今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之后,疯牛病、“9.11”恐怖袭击、SARS流行、禽流感等一系列现代危机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正在日益侵蚀我们的安全。风险社会理论已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贝克、吉登斯、拉什以及卢曼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风险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审视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视角是实践的视角、辩证的视角和历史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对风险社会的现实拷问和理论攀升,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开的。透视马克思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无论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就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而言,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的风险表现为难以感知性、难以计算性、延展性以及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难以确认等特征。制度论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现代社会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在风险社会理论背景下,传统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和责任主义均面临着一系列危机。现代刑法需要在法益观念、立法模式及基本性质等维度对风险社会理论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出场语境。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存在着二重维度。这种状况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风险社会语境中面临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和理论挑战,需要做出相应的理论调适。当代风险社会是现代性发展的直接后果,对风险社会的批判最终要指向对全球资本关系的批判,因而风险社会批判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历史逻辑。风险社会语境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逻辑的结合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风险社会语境中的当代出场。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息素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文明人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素养,信息素养的高低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寓人文素质教育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分离的现象。因此,在知识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提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现代性而来的是风险性。“风险社会”理论家警示,“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时代”。人们对社会风险本身和“风险社会”理论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风险”对和谐社会产生负价值,“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正价值。深化“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对分析和应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所可能遭遇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有助于提高风险认识、增强风险应对能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不仅是一种社会历史演进理论,更是一种现代社会转型理论。我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及其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转型实践表明,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目标、方向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转型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基本内容的揭示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基本原则的规定,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转型理论。  相似文献   

11.
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后,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化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和危机。教育一直是被用来解释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的良策,面对风险社会时,教育理应有所体现和变革。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成人教育的发展不能忽略历史和社会环境,风险社会中的成人教育在理念和方向上应该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有关社会风险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风险的特点,提出防范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的研究源于西方社会.从不断发展的市民社会理论中,可归结出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即市场社会是市民社会的生长基石;社会团体是市民社会的现实表征;婚姻家庭是市民社会的隐性实体.这些要素构成市民社会的理论的基本内容,其理论内涵和方法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风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和理解世界的无所不包的背景.风险社会的根本选择在于风险治理.应尽快将风险治理纳入议程,在政府和全社会培育和建立风险治理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保障条件,形成风险治理的共识与合力,最终实现风险善治.  相似文献   

15.
风险刑法:必要性、合理性及理性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事件的持续性生成昭示着风险社会的到来。风险社会中的各类风险引发了公众对安全诉求的呼唤。在风险管控中,刑法应当通过应有作用的发挥满足公众对安全价值的合理期待。风险刑法冲击着罪责刑法的危害原则、责任主义原则和刑罚思想,但这些微调均具有合理性。风险刑法应当以风险特征为标准确定自身与罪责刑法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小康社会的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坚持和继承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经济关系”、“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物质交往关系”等论断,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也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想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