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课堂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次革命,它对优化课堂结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校教育教学健康高效地发展起着积极的催化作用.为了实施好高效课堂教学,在整合我校过去"三案九环节"课堂模式基础上,我们探索实施了如下的"激发师生激情,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三案四段"课堂模式.一、"三案四段"课堂模式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从根本上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探索出一个既全面落实新课程,又符合本地区教育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此,我区小学开始了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效课堂改革实验。这期间,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一实践一反思”,建构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三关注”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朱先河 《考试周刊》2013,(42):167-167
<正>近年来,在《中国教师报》的组织推介下,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兖州一中等学校异军突起,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掀起了一股草根课改热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效课堂"。这些学校在探索课堂改革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兖州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校推进高效课堂改革,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致力于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设计新型课堂模式,推进动力课堂,全面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创新改革。阜宁中学的"三微课堂"和东沟中学"四步八阶"课堂模式成为近期高效课堂模式的亮点,笔者就此对两种课堂模式的异同谈谈看法。"三微课堂"即"微型课堂"、 "微格课堂"、 "微笑课堂"。其具体内涵为:"微型课堂",就是在时间、内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改革,正处于一种难以突破的瓶颈状态。初中语文课改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与进步,给课改提供了多种可供学习借鉴的模式。然而,高中课程跟风式的改革,带来的却多是形式的改变,实质的“坚守”。我们呼吁,在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再到如今的“新课堂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能在新的视野下,探索出一种真正适合高中教育改革的语文课堂范式。  相似文献   

6.
一、引语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更好地探索推广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模式,从2010年10月份起,笔者所在学校分别派出三批教师远赴山东昌乐二中进行考察学习.归来之后,感悟震撼之余,我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吕乐二中和我市高陵一中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高效课堂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河北唐山第六十八中学(简称我校,下文同)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从2007年开始进行高效课堂改革,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创新、实践,终于摸索出独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动力课堂。我校动力课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全国课改领域的一朵奇葩,成功入选中国教师报全国高效课堂"新九大范式",为课堂改革增添了无限的活力。教师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好方法、好点子,对全国的高效课堂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6,(26):187-188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课堂更高效,同时减轻学生压力。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要让学生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好,物理教师一定要结合自身经验构建一个高效学习课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人心,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刻不容缓。文章结合国家教育机构人员的研究和多数教师的教学经验,从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环节出发,探索一套适合新课程标准标准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有些学生甚至会在学习过程中"知难而退"。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以台州学院工业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力学课程为试点,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课堂的"教"与"学"中,将天平倾向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证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总体成绩也相应地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改革的目标是构建"节能减耗、增效高效"的"新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学生潜力挖掘的"高级课堂"、基于教学重点巡回再现的"循环课堂"、基于元认知学习的"元级课堂"与基于思维导图学习的"深度课堂"。新课堂创建的实践切入点是:关注质量形成的关键链环,积极研发助学新工具,打造课堂改革的脚手架。微观课堂结构重构是迈向"新课堂"的大致路线。实现课前、课堂、课内一体化联动,在"七环高效教学环路"基础上积极重构课堂,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开发优质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河北省鹿泉市教育局的倡导下,我校于2011年下学年开始进行了建设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索。结合数学课题研究小组关于数学课堂中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我们开展了每周研课活动,针对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开发了打造高效课堂的"三四三"模式。一、当前数学教育低效率的课堂表现数学课堂的低效率是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共同  相似文献   

12.
陈斐 《教育教学论坛》2014,(25):105-106
自学校开展高效课堂改革以来,全体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五步三查的高效课堂模式下自主学习,颇有成效。五步三查的高效课堂模式同样适用于初中英语课堂。因而,教师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成为了每位英语教师思考的重点。经过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逐渐探索并明确角色定位为"导学案策划者"、"学情调查者"、"学习引导者"、"行为激励者"。  相似文献   

13.
张越 《考试周刊》2014,(57):129-129
<正>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开展了"学习永威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动,推动我们认真研究与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一些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校初中历史组逐渐摸索出一套有自己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合作高效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此交流,望大家批评指正。一"合作高效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一个原则:少讲多点  相似文献   

14.
管理是一个学校永恒的话题,世界教科文组织"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的教育意义就要深度思考,高效课堂之自主、合作、探究的不懈追求就必不可少,用智慧滋养学生心灵的课堂模式就要努力探索。学校要推开崭新的管理之门,让高效课堂的窗口芳香散放。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14年,是教育部全面启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开局之年。做好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这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担当,课堂是教育教学的载体和主阵地,如何让课堂高效?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模式又是怎样的?……自本期起。“大家讲坛”栏目将为大家呈现夏书芳老师在高效课堂微课题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以期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对高效课堂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成为各类学校和老师不断尝试的课题。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改革需要厘清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之间、"实效"与"形式"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回归本真课堂,积极构筑"教学互推"的课堂学习共同体;重申教育的本质,营造教书育人的教学生态,是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未来走向。高效课堂的建构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引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积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将取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们一直进行着教学模式的探索,探索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李炳亭(中国教育报山东记者站站长)将目前国内存在的高效课堂的模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其中山东杜郎口中学(初中)的"10+35"模式和山东昌乐二中(高中)的"271"模式被一些学校效仿。各种模式百花齐放,让人眼花缭乱。就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目前的落实情况看,教师"一言  相似文献   

18.
孙晨 《教育文汇》2014,(17):33-34
高效课堂改革要求:“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如何提高历史课堂问题的设置与提问的有效性、高效性,笔者通过实践,探索了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行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上,思考、实践、研究,探索高效课堂实践模式——“133生本课堂”,下面就此谈谈实践感悟。 一、“133生本课堂”认识探微 “133生本课堂”内涵。“133生本课堂”是在改变“鸠占鹊巢”、以教代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小学热衷高效课堂改革,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之势迅速形成,高效课堂改革正成为许多学校发展的品牌目标。陕西地区高效课堂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努力创造"学生学堂"、彰显课堂生命、推进学习自助化、强化教学进程管理、适应学习的社会性要求。要推进陕西高效课堂改革持续发展,改革者必须处理好"模式化"与"去模式化"、"理论化"与"经验化"、"功利"与"事业"之间的矛盾,努力夯实课堂改革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