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高校体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进行了实践与研究,探讨了在体育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体育微课的本质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应避免过度炫耀视频特效。讨论了体育微课无法给予及时反馈与难以掌控学生学习态度的局限性,以及微课制作所需的软硬件与自学建议。希望通过该文的研究,为我国高校体育微课制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39-543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日渐深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利用微课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研究总结出"平板杠铃卧推"微课的设计思路与方案,并最终实现相关的微课设计,进而说明将"平板杠铃卧推"训练动作的教学进行微课化的可行性,同时期望能够给有关学者在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微课作为智慧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互动、高效、便捷”等优势,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随时随地掌握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然而,目前中小学体育微课质量不高、内容欠缺、体验不佳,使得微课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因此,该文将对体育微课的设计进行介绍,帮助广大体育教师了解如何独立制作一个体育微课,为中小学体育微课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微课是应用于网络传播或媒体终端播放的视频短片,可以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或答疑解惑,也可以用于教师之间经验方法的传授与交流。体育微课作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内容一般是运动方法的传授、教学经验的总结及运动技能知识的讲解和展示等。所以,体育微课可以是对一个技术片段的展示与强调,也可以是对一个技术单元的经验总结,更可以细微到对一个技术动作环节的强调。本文以技术动作展示的微课为例来阐述体育微课的制作流程:第一步是选题。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环节,我们要根据微课制作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例作为体育教学教研的主要载体,得到不同体育教研部门的普遍运用,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师能力的发展和教研活动的质量。根据区域内体育课例研究活动中存在过于强化课例展示、缺乏研讨深度、缺乏参与感而导致教研效能低等现实问题,作者从顶层设计进行战略性思考与实践,构建新型微课例的模式,突出“微课”展示和针对性“研讨”,从“微”切入着力聚焦常态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核心内容,以内容“小”、时间“短”、学生“少”、执教者“多”及研究“准”的新姿态改变传统课例教研模式,从而推进区域体育课例研究,提升区域体育教研的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话题,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微课”、“慕课”等网络教学模式层出不穷,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因此本文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物流成本管理》为例,将“微课”融入课堂教学并与实训平台有机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在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课堂中,相关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课堂上进行教授后,同学们课余练习规范性不统一,借助微课视频播放,可自主启发和巩固技能点;同时在课前给予正向迁移与引导。微课可在一定学习环境下,符合学生者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自媒体迅速普及,抖音等短视频火爆运用,微课性质的教学设计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同时本文还引入相关案例进行解析,引导教师进行相关拍摄。  相似文献   

8.
刘丽 《体育师友》2020,(2):11-12
结合具体的三个课例来分析微课应用于体育录像课比赛中的情况,分析每个课例中微课使用的利与弊。进而分析出微课应用于体育录像课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微课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提供一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对学生未来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本文主要立足高校武术课程,阐述了"微课"翻转课堂在武术教学中的优势,并对其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期在增强学生对武术技术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其体育观念的正确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教育界中刮起了一股"微课风",微课作为一项新颖的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不仅是文化课的课堂,在体育课中也有融入了微课的元素。而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微课,要将微课用在什么地方,体育课堂自身的特殊性对微课的运用有何影响,本文将作出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对微课与啦啦操公共体育课结合模式进行探索。高校公共体育啦啦操课程面临着诸多困境,其发展受到众多因素制约。啦啦操课程之微课具有教学手段丰富、动作过程直观展示、翻转课堂模式创新等优点,可有效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实施环节,产生积极的教学效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啦啦操运动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推动啦啦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通信网”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信息类本科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理论联系实践等特点。本文围绕教学质量工程---优质公开课的建设要求与标准,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引入慕课与微课程理念与手段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田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法比较呆板等问题,该文将微课引入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的教学中,同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微课所需的教学资源,以田径普修中“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为开发案例,详细介绍其设计过程,以实现教学最优化,对提升田径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具有现实意义,也为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它更好地利用多方面资源,使学生及教师获得以往常规课堂所无法给予的新体验,促进学生的知识面逐步走向“精”与“专”,老师也拓展了知识面。但受教学内容、时间及追求拍摄效果的限制,“微课”中教师个人魅力不能尽情展现。而且,“微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能否在实际教学中得到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田径教学要依靠现代方法的支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构建,让传统的田径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从学校田径教学面临的现实窘境着手,发现学校田径教学普遍存在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尝试结合微课的翻转课堂带来的便捷优势,解决田径教学遇到的现实问题,明确基于微课的田径翻转课堂构建思路,打造全新的教学空间,让学生获得全新的田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6.
教学能力作为师范类院校学生从事教学工作的核心能力,对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的方法,应用微课教学对我院排球选修课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实验证明,就教学方法而言,通过微课教学的实践,学生的教案撰写能力、讲解能力、示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进行《基于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时,通过学习测评反馈,发现很多学生因为领悟程度不同,对于课程的难点、重点、疑点或热点问题需要老师反复讲解或示范,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习效率低下,甚至重复次数过多,影响学习进度以及师生双方参与的积极性。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极大的兼顾和包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且随时随地辅助有需要的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好课程内容。本文以《Mark点的设计》为例,探讨如何设计一堂质量较高的微课,以期为相关的教学人员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章通过对信息化技术成果与体育教学设计的整理分析,构建了基于微课支持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型.从虚拟与实践课堂的多样性;学生学习主体突显;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表现性;教学分析评估优化教学方面对基于微课支持的体育教学模型进行价值探析.  相似文献   

19.
“项目教学法”从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到进行质量检测评估的整个工作过程入手,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运用能更早地让学生接触到社会环境,了解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学会运用已有的能力相互协作共同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在“做”中“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通过建立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全方位”课内外一体化网球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相比传统的网球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网球教学后,学生的底线击落地球深度、截击球深度、底线击落地球精度、发球精准度和移动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实验组男生ITN等级平均水平从业余运动员水平提升至中等运动员水平;实验组男、女生参与网球活动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实践证明,课内外一体化网球教学的实施,可以使学生掌握网球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全面提升网球教学质量,推动网球运动在高校中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