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志刚 《科技风》2013,(12):160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科技化发展程度加快,智能化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智能化建筑不仅从建筑物的结构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建筑设备、建筑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方便。智能建筑离不开安防系统,安防监控对智能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智能建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安防监控及其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安防监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有很多的建筑都已经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我国社会智能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在智能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智能化的系统进行仔细的分析,尤其是在消防弱电设计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对消防弱点设计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晓丽  宋孝洋 《科技风》2014,(18):151-15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地加快,大量的建筑物拔地而起,推动了智能化建筑业的发展。智能化建筑电气是现代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施工技术是智能建筑的根本。本文通过对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发展思路进行分析,指出了智能化建筑电气中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智能化建筑电气中的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钱彭表 《科技风》2012,(17):16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而智能建筑则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智能建筑将传统的建筑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以及管理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最为科学的设计,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是影响其工程发挥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就针对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方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曾小阳 《科技风》2013,(16):156
智能建筑引领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方向,是建筑领域发展的主力军。然而,目前我国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首先对智能建筑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展开论述;其次,分析了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相关方案,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建筑通过计算机、信息通信、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对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火防盗等进行综合控制,其具有综合管理自动化、远程通、办公自动化三种主要功能。在进行智能化建筑中,建筑的综合布线对于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综合布线设计及施工,对于智能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综合布线在智能建筑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层出不穷,已成为当今现代建筑的主流。智能化建筑集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等高端技术,并不断改革以适应当今建筑的要求,在建筑市场上得到了普及和发展。而电气自动化也被广泛应用在智能建筑中,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阐述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技术,介绍电气自动化的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建筑行业内技术的更新不断,资讯信息已经大量充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建筑物和新兴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后出现了现代智能化建筑物,电子化和无纸化办公的快速推广,使得智能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多,其智能化水平也日益提高,成为以后建筑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电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对各种设备的监控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判断和处理。同时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物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综合运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通过算法进行最优设计,提供一个投资适当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让居住者体会到智能建筑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是现代建筑物的方向发展。智能建筑是建筑物与现代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优化集成。现代技术的进步不仅代表智能建筑的发展水平,也深刻影响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与原则分析出发,简单介绍了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机构组成,重点探讨了综合布线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及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建筑是建筑发展的高级阶段,本文认为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是:随着第三代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节能运行是智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建筑已不限于智能化办公楼,正向公寓、酒店、商场等建筑领域扩展.从单一建造发展到成片规划、成片开发.本文还对我国智能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指出:建筑设计单位和业主对智能建筑认识不足,今后智能建筑的设计必须做好需求分析,树立系统化理念;智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运管维护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隐患,有关方面必须加强对智能建筑的行业管理和对系统的运管维护.  相似文献   

11.
智能建筑在中国走过了十几个春秋。业内人士对智能建筑的认识有混沌逐步走向清晰,建筑智能化市场也从混沌开始走向有序,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智能化市场的监督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专家指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化市场。面对庞大、混乱、超高利润的智能建筑市场,建设各方的注意力已经不仅在智能建筑的内部和概念的认识和深化,而且是越来越重视如何合理地进行建设这一实质性的问题。据工程学的观点,规范而且科学的建设过程应该包括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智能建筑在中国走过了十几个春秋.业内人士对智能建筑的认识有混沌逐步走向清晰,建筑智能化市场也从混沌开始走向有序,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智能化市场的监督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专家指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化市场.面对庞大、混乱、超高利润的智能建筑市场,建设各方的注意力已经不仅在智能建筑的内部和概念的认识和深化,而且是越来越重视如何合理地进行建设这一实质性的问题.据工程学的观点,规范而且科学的建设过程应该包括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浅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智能建筑的概念,分析智能建筑和智能化系统的关系,研究智能化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总结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以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与通风、电气及节能等建筑技术为基础,融合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高新科技的综合系统化工程。建筑、能化系统与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使用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电气技术应用研究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智能建筑是集建筑、结构、楼宇设备、环境、信息工程、自动控制、物业管理等综合技术的建筑。介绍智能控制网络的内容,并对智能住宅建筑提出宏观智能化所需设备以及智能建筑工程投资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巨大收益。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实现了建筑的智能化。智能化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建筑业智能化的研究,分析出了智能建筑在现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是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需顺应信息技术发展使建筑智能化。梳理绿色智能建筑发展情况,评述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最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构建绿色智能建筑评价体系,建立五级评价等级标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我国绿色智能建筑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综合体不断的涌现,对建筑智能控制等系统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反应出建筑物的档次和现代化水平,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质量及安全保障水平,同时亦使建设中机电设备的投资不断加大,因此如何正确的选择智能建筑设备,使智能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投资者须对此加深认识。不同品牌的设备的市场价格悬差很大,投资者很难辨别,所以急需加强对安装设备的成本管理。本文就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工程概念与成本控制为例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该系统工程造价控制理念对整个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建筑市场里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类建筑的智能化工程的头次越来越高,甚至已经达到了10%左右。居住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的投资也在以每平方60元左右增长。建筑设备一般包括常用的水电、暖气以及机电等,其中还有对电量的变配和排水空气调节的处理,在建筑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智能建筑主要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楼宇进行空竹、管理以及通信,保障建筑的内部环境舒适且安全。强调实现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也是响应国家目前提倡的节能环保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智能建筑要求对建筑智能化进行界面的界定。只有建造师与智能化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建筑与智能化系统、设备、技术、造价等方面的最优化,使设计更完善、更合理,使用户更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