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的难点。处理好这一难点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是一节语文好课的重要标志。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自己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朗读。在新课程理念下,"以读为本"已经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对于阅读,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基本的要求:字要读得正确,句要读得流畅,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都要读得富有感情。读得正确就是要用普通话把每一个字的声、韵、调读得清楚响亮,不读错别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去把握每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确很不容易,需要找到一个抓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构建“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达标模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教  相似文献   

3.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真正落实以读为本。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艺术,朗读是这门艺术的有声体现。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由此可见,朗读在川、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一种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许多老师越来越深切地感到那毫无用处的繁琐分析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读”以朗读为主,配以诸如默读、速读、浏览、齐读、演读等一种或几种形式。我认为,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总是先要初读感知,再复读感悟,而后精读品味,最后熟读背诵。下面就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例具体地说一说。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主要训练形式。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朗读去再现作者所写的情境,体味作者要抒发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语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所以,以“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即让学生自己读,并认真思考。教师尽可能给他们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读中自得自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智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它还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欣赏和朗读的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但是.在实行课改的今天.有的教师为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9.
正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是学习普通话,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手段。离开了朗读,语文就很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随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们欣喜地看到朗读很快地成为语文课堂的重头戏,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许多学生在朗读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学生自身的朗读水平有限之外,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在此,笔者从老师的角度谈一谈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代读,即以教师繁琐的讲解取代学生应有的阅读。时至今日,这种陋习虽然得到了扼制,但在课堂上又出现了另一种不好的倾象,即往往以非语文性的活动取代学生对文本的自主阅读。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阅读教学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王婧 《小学生》2013,(3):58-58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公认的从事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各种弊病。正如人们常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怎样引导学生把心中的感情与语言文字渗透出的感情相融合,从而把一篇篇美文能够美美地读出来呢?我在班上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更加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确实活跃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但似乎少了点什么。细细想来,语文教学中形式多了,而本质少了,如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画面、音效效果代替了语言训练,学生脱离文本的讨论代替了学生的阅读。而没有阅读的语文课怎么可能成为高效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各年级的阅  相似文献   

15.
陶飞飞 《小学生》2012,(10):79-79
<正>我们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这些都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造成的,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体会文章感情,把握朗读基调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备课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包括研读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调查了解学情、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心理准备、教学过程预设、教学评价准备等。根据学科特点,小学阅读教学的备课应特别突出研读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预设教学过程三个方面。下面结合《孔子游春》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感。人教社课程标准版语文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单元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那么,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以自己朗读的艺术将学生带到某种情境,让学生获得某种体验,使学生受到某种冲击,这是课堂教学中常常发生的。本文提出了“以读为本”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实践也证明,“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既然“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极其重要,那么,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读”的训练呢?  相似文献   

20.
古今往来,人们对读书都有一种坚信不疑的信念,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可见读的重要。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书时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