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启科 《云南教育》2015,(Z1):58-59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全文讲述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  相似文献   

2.
<正>一、精心预设,精彩生成课前预设,是一个需要教师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过程,只有精心的课前预设,才能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成预想不到的精彩。如《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白杨"为线索写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讴歌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  相似文献   

3.
《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为了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在边疆扎根落户的建设者。课文在朴素平淡的风景画中蕴含着浓郁的诗意,这“诗意”不是别的,是作者热情歌颂的西部建设者艰苦创业的精神。学完课文后,可借助课后拓展题再做如下拓展:一、了解昔日西部1.布置学生访问老一辈的边疆建设者、支边支教人员以及参加边疆建设的其他人员,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西部昔日的自然环境和条件。2.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老一辈西部建设者当时艰苦的生活、劳动环境,以及他们开发建设祖国边疆的豪情壮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5.
《白杨》(第九册)这篇讲读课文,内容含蓄,借物喻人,意义深刻。具体处理这篇课文时,应把引导学生认识白杨树的特征作为重点,而白杨树的特征和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格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描写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所包含的意义的理解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因此,本课的教学可着重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6.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赞扬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边疆创业者.文章是按白杨的形象——白杨的风格——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个顺序组织文路的,于是我就以作者的思路,按阅读的认识过程来安排这篇课文的教学步骤. 一、感知白杨壮美的形象. 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一般体会不到大戈壁的荒凉,也从未见过白杨树.可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写白杨树,一定要让学生感知白杨的高大形象.在第一段的教学中,我便抓住关键词语,使学生从两个方面感受白杨的形象.一是铁路沿线的白杨是什么样的?(高大挺秀)二是白杨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茫茫、浑  相似文献   

7.
<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为了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8.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 ,讴歌了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全文语言质朴 ,咏物抒怀 ,含蓄深沉 ,是训练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好材料。教学时 ,教师可采用抓中心句辐射全文的教法 ,让学生在读中品味 ,在读中感悟 ,深入理解文章的意蕴所在。一、扣课题、设疑点、瞄主旨1.揭示课题。从课题“白杨”看 ,本文应当写什么 ?但课文仅仅是写白杨树吗 ?为什么 ?从文中哪些话看出来 ?———读课文 ,划关键句。2.抓“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一句 ,认识文后第…  相似文献   

9.
(白杨)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写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通往西北的一列火车上向自己的子女介绍戈壁滩上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教育子女要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发芽、成长。这一中心思想,是教学的重点;课文内容含蓄,意义深刻,通过赞颂白杨,赞颂不畏艰险、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的人,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何把握重点、突出中心、解决难点呢?一、讨论结构,明确重点初读课文后,可让学生说说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给课文分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介…  相似文献   

10.
《白杨》写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做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愿。文中“爸爸”的心愿是课文的中心所在。然而,到底爸爸表白了什么样的心愿,却没有明说。挖掘文中...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22课《白杨》,是一篇咏物散文。本文讲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自己的孩子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象白杨那样,在边疆扎根、发芽、成长。本文内容较含蓄,意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为教好这篇课文,我采用了“发现法”的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谓“发现法”,就是要求学生从教材的平庸之处,去思考发现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从本文的内容中抓住文章的中心,教学前,我讲述了散文的一些特点,重点讲解了散文的“以物喻人”,“托物寄情”、“借物言志”的比附、  相似文献   

12.
《白杨》是一篇抒情性的记叙文。文章记叙了一位前往新疆的旅客在火车上向儿女们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树,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决心和希望儿女们也像白杨树那样在边疆茁壮成长的心情。这篇课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面上赞美白场树,实际上赞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课文由景到物,由物及人,由人言情,由情表态,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内容含蓄,思想深刻。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突出“父亲”对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要点这一组教材有四篇课文,即讲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白杨》、《高粱情》,阅读课文《幸福是什么》,还有一篇读写例话《练习概括中。G思想》及基础训练。1.四篇课文都是围绕“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一读写训练项目编排的,从不同角度赞颂革命前辈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品质,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回忆跟伯父鲁迅先生接触的所见所闻,表现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怕扬》是一篇借物喻人,寓意深刻的抒情散文,作者倡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诅歌…  相似文献   

14.
《白杨》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表面上赞颂的是白杨,实际上赞颂的是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课文内容含蓄,意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我们觉得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紧紧  相似文献   

15.
《白杨》(六年制第九册)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表面上赞颂的是白杨,实际上赞颂的是扎根边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课文内容含蓄,意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我们觉得可以根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6.
《白杨》(小语第九册)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借生长在大戈壁上的白杨树赞扬了在新疆扎根落户的创业者.全文没有一句话直接赞扬边疆建设者,但读完全文却能体会到赞颂边疆建设者这一中心思想.这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所在.对表达中心起关键作用的是文章的象征手法.兄妹的议论,点出了白杨的外形特征——挺直、高大;父亲的评议,揭示了白杨的内在气质——坚强不屈.作者巧妙地把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内在气质与具备这种气质的建设者聚集在同一个焦点上,使入和物的特征、气质、品格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突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本文是著名作家袁鹰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摄取了旅途上的一个短镜头,从火车车窗中见到的白杨落笔,通过爸爸和两个孩子的谈话,赞颂大戈壁的白杨树的品格,抒发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以此教育孩子在边疆茁壮成长.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白杨的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讲清课文的寓义,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教法设计时,要紧扣课文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袁鹰写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摄取了旅途上的一个短镜头,从火车车窗中见到的白杨落笔,通过爸爸和两个孩子的谈话,赞颂大戈壁的白杨树的品格,抒发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以此教育孩子在边疆茁壮成长。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白杨的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是本课教  相似文献   

19.
《白杨》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以流畅生动的笔触,勾画了一幅抗风暴雨雪、斗干旱洪水的白杨挺秀图;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写了一首借物寓意、托物言情的清丽小诗,以豪迈饱满的深情,谱写了一曲的建设者扎根边疆的颂歌。  相似文献   

20.
白杨     
白杨□山西省太原市北城区五一路小学段步刚教学目的、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3.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