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统教育中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为"他律",即班主任充当管理者,班主任说什么学生听什么,班主任要求怎么做,学生就怎么做。这种被迫式的管理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效果,但长期下去,将会严重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转变"他律"为"自律"。只有当学生自觉地形成"自律"的意识,自主地管理班级,管理自己,这样的班级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生命力才是最长久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想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顺利实现培养目标,班主任就必须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严格按守则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教师的爱是教育好每位学生的前提,教师的严是成为学生榜样的重要保证。"爱"和"严",是管理好班级的两大法宝。  相似文献   

3.
班会作为小学课程重点独立的一门课程的提出,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指令性教学计划"的形式发挥班主任进行班级教育职能所提供的教育时段。可现实是,班会课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被很多班主任意识到,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不要再让班会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4.
正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领导",是教育工作的督促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有老师说:管理管理,班主任从班级人和事,到学生思想、学习、纪律、身体各方面,都要管一管,理一理。狭义上来说,此类班级管理就是"人治",也就是说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灵魂的班主任,其实就是班级"元首",这是一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可能会是师在班在,师亡班亡。而如果能"人治"兼之"法治",由"法治"来辅助"人治",那么在合理"法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活动的最小单位是班级,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是班级管理,班主任老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班级建设的成败,也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态度,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老师如何有效地选择班级管理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民主管理已经进入班级管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吴国军 《教书育人》2013,(13):68-69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阵地。学生,作为班级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我们教师的教育对象,同时也是班级的"主体"。按照新课程理念,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班主任应该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员,从而形成有生命力的优秀班集体。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来说,努力优化班级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级管理应着力凸显出开放、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A0):191-192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的启蒙导师,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班级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班主任进行管理的"前沿阵地",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对班级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从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9):10-11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阵地,班级管理影响着班集体文化建设、班级班风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班级教育的效果。尤其对农村中小学多民族的班级而言,因为是由多个民族的学生组成的,而不是像普通班级一样,所以加强班级管理更加重要。有效的多民族班级管理策略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影响着民族的和谐和团结。所以,作为多民族班级管理者,必须根据多民族班集体的特点,建设共同参与的班级氛围,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带动学生共同构建和谐、温馨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位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是第一要务,但是管理好班级要讲究"艺术",这突出体现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班主任采用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应该做到精细化管理,不能忽略学生之间发生的任何一个问题,应重视每一次的活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出有效方法,要不断地寻找细节当中存在的教育契机并制定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班级好比一个交响乐团,班主任就好比是交响乐团的指挥。班主任采用"握手与放手"的班级管理办法,更能奏响班级和谐交响乐。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握手与放手",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放手"是指班主任把班级交给班干部管理,让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管理才能和自觉能力。"握手"是指班主任要教育和培养好班干部,关爱所有学生。"握手与放手"的班级管理办法,其目的是走进学生心灵世界,营造班级管理和谐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注重培养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历史传统,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班级作为高等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任.而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增强班级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2.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等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这种班级管理是让学生服从"事",顺应"活动",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听命"和"顺从"成为班级管理中的基本状况,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无法充分体现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很难显现的.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高职学生也是高校学生群体里的"一类学生",具有许多特殊性.职业文化全面参透下的高职班级建设和管理,决定着高职班主任工作的特殊与不同.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小社会",是学习生活的家园,是呵护心灵的港湾.高职班主任,做好"三成教育"、"三家建设"和"三心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更是针对性开展班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这就要求作为幼儿园班级的班主任的我们既不能做"包办一族",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而应建立以幼儿为主体,全体参与进入班级管理中的一套"小鬼当家"式的班级管理模式。换而言之,只有学生自己商议制定规则,学生才会更为主动、乐意地接受,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主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班级管理中,创造科学、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依"法""治"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实现班级"大治",不断提高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班级管理是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班主任是学生人生旅途上的一盏明灯。我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引导学生得用"心",会用"心"。即对学生有"爱心",对班级能"操心",对工作有"耐心",自己有"进取心"。一、爱心。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有爱心。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天到晚和孩子们在一起,深知他们需要我的关爱。我在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最近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与学生交谈沟  相似文献   

17.
吴国军 《教书育人》2013,(10):76-77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阵地。学生,作为班级的组成部分,不仅是教育对象,同时也是班级的"主体"。按照新课程理念,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班主任应该努力创设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一员,从而形成有生命力的优秀班集体。  相似文献   

18.
王世忠 《考试周刊》2014,(2):185-186
班级作为进行基层教育的基本单位,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其健康茁壮成长的重要渠道。现如今,偏远农村地区的初中班级管理中仍存在以班主任为绝对权威,管理内容不够全面,工作方式粗放、单一,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问题。作者认为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行民主、人文管理,以及实行多元的教育手段对当前偏远农村初中班级进行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英强 《教师》2014,(10):118-118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呼吁教师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所以,对待班级工作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是尽职的"爱",对学生寸步不离问寒问暖是关怀的"爱",而适当地对学生放手也是一种智慧的"爱"。教学半途,我接手了一个"问题班级",如何才能拿扭转局面呢?面对其他同事劝我放弃管理的善意,我心中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不但要能够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有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要能够将班级管理好。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更应该如此,因为小学教育是每个学生的起点教育。在小学阶段,良好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一定要搞好班级管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起点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理念。然而,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话题,本文就对此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