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廷利 《考试周刊》2012,(82):114-115
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实现体育锻炼的教学171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增强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娟 《考试周刊》2011,(19):140-140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点和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学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最基本保证,也是"阳光体育"工作的内容之一。要开展"阳光体育"必须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的过程中,技能与技巧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增强团队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德、智、体、美的培养是新课标对学生教育的要求,作为体的体育教学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小学生可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协调性的目的,进一步适应了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足球教学作为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具有帮助小学生快速增强体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及时反应能力等作用。因此,足球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增 《考试周刊》2015,(26):108-109
<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强化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及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生生性活泼,他们对游戏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情绪兴奋,思维活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游戏的方式中学习和练习体育项目,这样在玩中学可以有效缓解体育锻炼的疲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开展体育教学。一、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发展素质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中职体育教学"教什么?""如何教?"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中职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游戏是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深受学生们欢迎,体育游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中,足球运动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广受学生喜爱,但是受到现状因素限制,比如说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传统教育隐藏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受挫,还严重打击了体育教育事业的信心。笔者通过总结教学经验,认为应从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考评方法、定期组织比赛等方面提高小学五年级足球教学的趣味性,将有趣的模式与教学完美地融合,不仅仅能强壮孩子们的体魄,还能提高学生们的体育素养,最终为学生建立更加完善的体育锻炼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加强小学体育锻炼队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体育上的个性发展,为培养体育人才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小学生最喜爱玩,他们玩有窍门,玩有技巧,玩有干劲,但是在老师的组织下参加系统训练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我们为搞好学校体育锻炼队的训练抓了这几项工作。 一、做好家长工作,与家长密切配合。 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得家长的密切配合,是搞好学校体育锻炼队训练的重要环节。为做好家长工作,我们主要抓好三件事:①召开有关学生家长会,讲清学校组织体育锻炼队的目的意义。说明让孩子从事体育锻炼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②组织家长观看有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选项课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习的价值取向与目的性越来越明显,普及体育选项课是高职体育课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产物.强化足球选项课,不仅能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而且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阶段,如何让学生热爱体育锻炼?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应激发学生体育锻炼自主性、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因人而异地制定体育锻炼目标,优化体育锻炼方法、开展个性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现体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传统的线性、封闭的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反之,多视角、多维度的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范式不断孕育生成。笔者通过研究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让学生在“玩”中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我所说的“玩”是有控制的,开发式的,是以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是对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天真活泼,正处于好动贪玩的阶段,在体育课上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同时容易反复无常,感兴趣的活动会配合老师的教学,不感兴趣的活动往往出现走神、懒惰等不良情绪,所以体育活动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极大乐趣,提高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据运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凡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其社会化(行为的)质量也好;相反,凡运动能力发展缓慢的儿童,其依赖性强,社会性也欠缺。而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都会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足球运动在我校的开展,对学生运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作为体育教师,我在体育教学中和体育运动训练中,主动帮助训练小学生足球运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动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品质,这也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体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教师要深刻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文章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强调在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注重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15.
苏正坎 《快乐阅读》2011,(21):106-107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足球素有"世界第一运动"之美誉,是一个广受喜爱的团队运动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足球元素,开设足球课程,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腿部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78):131-132
新课标指出初中体育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教学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体育技巧,也没有突出体育锻炼的作用,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丰富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落实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保证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贾蓉 《成才之路》2014,(2):33-34
正初中体育教学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因此,在体育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学会体育知识,掌握技术,又要让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一、什么是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靠在体育锻炼时形成的体育兴趣,支配练习者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终身体育的形  相似文献   

19.
校园足球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形成校园足球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极大的作用。随着大力推广校园足球文化,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提高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为了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校园足球文化正式成为我国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并广泛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表现,通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感触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上抓住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活跃身心的目的,让学生在课余时问充分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促使体育锻炼更好地为学习服务,发挥它在中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