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作为低年级的品德启蒙课程,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生活"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会生活"是教学这门课程的目标。品德教学也要从学科性质出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生活"二字上下功夫,让品德教学根植于生活这片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根植于学生生活,同时服务于学生生活的体验式教学。本文通过课前生活体验、课中情景设置及角色扮演、课后延伸体验等方式,使得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形成了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  相似文献   

3.
叶飞 《中国德育》2012,(18):22-25
品德评价的量化模式往往把学生当成被评价的客体对象,通过测量、数据统计、问卷等方式对学生的品德操行进行数量化的评定,以此来划分学生的品德发展等级。这种评价模式是一种外在式的、缺乏主体性的品德评价模式,它没有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而是把学生纯粹当成了评价的客体对象。与此不同,人本化的品德评价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生活化、活动化和综合化是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即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引导学生在乐于参加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寓教于活动之中,真正做到"有教无痕、润物无声",最终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培养良好的品德。当然,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上不好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顾名思义,从日常生活中感悟、理解道德规范进而形成优秀品德,再将优秀的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提高道德修养。如此,反复不断修正自身言行品德,修养不断提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甚至是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天性是以兴趣为中心,以游戏活动为乐趣。北师大版的品生教材突出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等几大特点,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精心设计教学,使之符合本地区孩子特点,利于孩子优秀品质形成并坚持始终,进而成为一种抹之不去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为目标,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门学科。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优良品德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基本标准,说明品德和才智同样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道德品质虽已初步形成,但仍有较大的可变性、可塑性。物理教育中的德育,主要指教师结合物理教学内容,为改变学生的某些观念、意识、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情感贯穿于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之中尤为重要。要使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扎根于教学课堂,首先就要实现学生的知情统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其次要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再次,教师要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是一门活动型课程,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活化教学内容,主动构建活动型的课堂结果  相似文献   

10.
孔艳丽 《学周刊C版》2011,(10):150-150
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标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为学生的道德形成之路奠定基础.所以要想上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我们就应该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在生活中找品德,引导学生以生活为课堂,让课堂真正回归生活,为孩子们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2.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是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它融合了思品、社会、劳动、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它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领学生发展。因此,在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们需要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促成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改革,驻足课堂,面对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儿童,"游戏化"的品德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更能培养良好的品质,它为品德课堂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借助的是社会生活的实际效用,通过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规划,其中,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以品德与社会为资料,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陈素珠 《中国教师》2014,(24):40-41
<正>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思想品德、社会常识、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其中,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学生培养为具有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所以,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在强调学习知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品德评价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改进小学品德评价方式应做好下列工作:确定品德评价的依据;制定品德评价标准;以道德品质及个性心理品质为主要评价内容;将道德认识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结合;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多方参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引导儿童"学会生活"是道德与法治课需要担负的责任,而这一课程目标应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而非单纯地讲解教科书,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学活动化,旨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领悟、净化和升华,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品德学科的"生活化"特点,教学中教师应选择适用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精心构筑生活化、童趣化、多形式、开放性的活动平台,初步构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课程新模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取富有个性的真切体验,提取蕴涵多重价值的生活经验,让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道德认识,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将会失去活力,将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主要分析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