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年轻"的学校,一群年轻的教师,如何尽快完成由新手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化,是学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校本研修中引入"PCK"理论,让校本研修指向性、实践性更强,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通过"观察—修改—转化—反思"这个过程,以案例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师"PCK"水平,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扎根在校本研修这块沃土上才能有生命力,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体现。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莽卡满族中心学校校本研修过程中有效助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专业化教师队伍建构和形成的"三个对话"模式,分析这种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及其过程,即密切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与自己对话、与同行对话,以及理论与实践对话,形成一些值得盘点的经验;同时,通过对这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模式与培训机制的分析,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性与现代性,形成对未来校本研修抛砖引玉式的启发性思考,以期推动校本研修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正蓉  李云 《教师》2012,(28):127-128
校本研修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校本研修,能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提高,能推进高效课堂活动向纵深发展,能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两年来,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与教师发展研究”课题中,始终坚持校本研修,把教师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相结合,在学习与研究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我校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中职学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所需要的重要知识基础,是中职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提高、发展的内容之一。校本研训是促进中职学校教师PCK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结合多年中职教学经验,对校本研训中促进中职学校教师PCK发展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实施主体,教师在校本研修中改进专业行为、修正专业认识、提高专业能力。目前教研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教研组的行政化倾向增强、教研组自身特有的专业功能逐渐弱化等问题都影响着校本研修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也有教研组层面及教师自身的原因。要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就应该寻求校本研修的改进对策,创建研究型合作团队,探索教研组建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校本研修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动态性和可延续性的教师全员培训方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大连市校本研修普遍具有立足教师专业梯队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依托多元研修共同体的卓越引领、注重交流展示积淀的研修成果的特点,但研修制度有待完善、研修支持体系有待优化、研修内涵有待丰富、研修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拟通过进一步提高校长校本研修领导力、完善校本研修制度、优化校本研修支持体系、丰富校本研修内涵、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全面提升校本研修质量和效益,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军 《辽宁教育》2015,(2):64-66
一、教师社团成立的思考1.定位。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而校本研修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那么在这个链条中究竟如何摆布学校、教师、学习、校本研修的关系呢?我们认为:学校是教师发展的主要场所,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有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校提出了教师专业化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师研修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在实践运作中,校本教师研修往往步入误区,呈现出低效或者是无效的局面。因此,中小学应做好教师研修的规划,开发菜单式的研修内容,注重教师的个人研修,同时对校本教师研修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反馈,从而提升校本教师研修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师研修是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在实践运作中,校本教师研修往往步入误区,呈现出低效或者是无效的局面。因此,中小学应做好教师研修的规划,开发菜单式的研修内容,注重教师的个人研修,同时对校本教师研修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反馈,从而提升校本教师研修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健全了校本研修的组织机构,拓展校本研修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研修形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促使教师自觉运用新的教育观念、理论、方法来指导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促进教师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成长,在研修中超越。  相似文献   

11.
科学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学科教学知识(PCK)作为科学教师教学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是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校本教研是促进科学教师PCK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校本教研中,建设教研文化、进行学科教学研究和倡导教师反思都能够促进科学教师PCK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乌鲁木齐市第22小学与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教师培训学院全面协作,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模式"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六段互动"研修模式及其理论体系。在立足校本的研修实践中,有效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科学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学科教学知识(PCK)作为科学教师教学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是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校本教研是促进科学教师PCK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校本教研中,建设教研文化、进行学科教学研究和倡导教师反思都能够促进科学教师PCK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葛炯 《现代教学》2012,(Z1):39-40
校本研修是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各中小学幼儿园应根据本校教师的专业现状和专业发展需求,制订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研修方案,开设具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课程或项目,我认为校本研修工作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校本研修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开展校本研修需要思考和处理好六组关系,包括“校本”和“师本”、校长和教师、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校本研修与学校文化建设、研修制度与支持配套制度、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与个人反思。  相似文献   

16.
徐建英 《现代教学》2012,(Z1):47-48
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的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学校发展需要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区学校在校本研修的实践过程中,因地制宜,创造了很好的操作模式,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比较好的支持功能。但各校也遇到了困惑,如边远地区的校本研修缺乏优质的资源给予引领,研修活动的品质如何提高?校本研修活动中教研组组长缺乏调动教师积极参  相似文献   

17.
教师校本研修是落实“强师计划”、深化培训精准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对新时代北京市教师校本研修政策进行探讨,从学习科学的社会文化与情境视角分析了教师校本研修的理论基础。基于北京市特级教师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行动举措,文章分析了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一是基于教师生涯发展,完善分层分类的校本研修体系;二是积极回应新课程改革与“双减”政策要求,校本研修致力于解决实践问题;三是建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发展创设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四是发挥特级教师等教师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集团校与区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已成为解决新课改下反思教育教学的不可忽视的平台。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在校本研修中主动参与、得到关注并提升自己的影响,而教育支持则是质性评价与教师校本研修的前提,终身学习是质性评价与教师校本研修的本源。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教师校本研修的有效性,校本研修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解决的基本模式,提升课堂教学培训的实效,还可以采用观察诊断技术等有效策略并积极开展教育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19.
职业本科院校是培养技术型、实践型和专业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职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又与教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校本研修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满足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应当及时创新职业本科院校校本研修模式,确保教师可以朝着“三师合一”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承担起专业教学、企业实践以及社会培训等职责。文章以引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三师合一”的校本研修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职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三师合一”引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性,最后从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的完善、校本研修通道的构建、研修主体的凸显以及回归教师专业发展本位等入手提出“三师合一”引领职业本科院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具体策略,期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连明  夏君 《现代教学》2012,(Z1):30-31
随着新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校本研修作为直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已经成为连接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桥梁。奉贤区地处上海远郊,地域较大,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在实施校本研修中正视校际差异,实现校际联动,努力提高校本研修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