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总要经历从整体深入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的过程。在阅读时,很多学生由于阅读方法的缺失,整体感知不能提炼文本的框架梗概,深入阅读又不能悉心体悟文本的内在气韵,致使整个阅读始终无法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造成了阅读的高耗低效。要真正读懂文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在细致阅读中培养学生会读善思的阅读品质,促使阅读主体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想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阅读教学到了一个深入准确理解文本的瓶颈期。中年级阅读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的层次性入手,循序渐进,做到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3.
文本细读是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学习的重要途径,能帮助学生从细微处挖掘丰富的阅读知识,使其对整篇课文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在指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时,教师大多采取的是统一化的教学指导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无法让学生主动从文本细节处挖掘更深层的知识点.文章主要探讨教师应当如何在个性化阅读理念引领...  相似文献   

4.
整本书阅读的批判性阅读教学策略,从认知冲突中生成,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深入文本,在质疑求证与评判论证中反思文本,追求思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施妙咏 《成才之路》2022,(10):113-115
文本细读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文学作品言语的内在精妙之处,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感悟文学作品的意义,领略文学作品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可以提升学生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文章从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线索,创设阅读情境、促进文本解读,开展合作学习、拓宽思维路径,组织朗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于语文课程理念的精髓,剖析阅读活动策略,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语言,激发学生阅读情趣,通过个性化文本语言研读活动,揣摩文本语句的蕴涵,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获得发展,培养了学生个性阅读能力,有效地陶冶阅读情操。  相似文献   

7.
以思维导图为媒,能让绘本阅读更深入。一年级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玩中阅读;借助思维导图的形象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借用思维导图的聚合性,让学生准确把握文本;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拓宽文本内涵。这样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阅读语言比较敏感,教师可以此为教学鉴赏发动的起点,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材料,对文本情节、文本线索、文本主题等内容展开鉴赏研究,进而建立起良好的文本阅读思维,成就童心对阅读学习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张桂邻 《考试周刊》2013,(80):13-13
文章详细地阐述从情境创设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拓展性活动,通过阅读实践活动,深入解读文本,发展阅读思维,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主问题指的是在教学中起到主导和支撑作用的问题。向学生提出主问题可以有助于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合理安排主问题,用有质量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知。一、抓住矛盾点,激活思维在很多文本中都会出现一些矛盾点,教师不妨围绕这些矛盾点来设置问题,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从现实水平深入到潜在水平,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11.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巧妙设计问题、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后的活动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创造机会使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下面,我从"一、借助思维导图理顺文章脉络""二、运用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三、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四、阅读后进行复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四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阅读课中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从单篇到群文再到整本书,学生的阅读视域不断扩展,阅读能力不断提升。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单篇课文的咬文嚼字上,而应该是多篇、整本书阅读的触类旁通。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在多文本、整本书阅读中进行思考,整体把握,融合理解,形成系统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正>思辨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密切相关,是学生在学习文本、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理解,独立思考,对文本和作者进行反思质疑、分析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一种分析和判断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呢?  相似文献   

14.
黄永钦 《广西教育》2013,(45):17-1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笔者认为,有效的阅读一定是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并愉快地展开阅读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自己的思维出发,实现对文本的探究性阅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呢?  相似文献   

15.
以一节阅读课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具体做法。教师应重视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和合理拓展,设计有多元思维力度的阅读任务,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多维度解读文本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英语文本及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引导学生从语言、人物、情节和主题等不同维度,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促进学生全面把握文本,领悟文本故事的寓意,学习文本的语言表达、人物刻画方面的优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需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初中生处于抽象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利用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重视语文阅读的批判思维养成,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阅读文本,提升其阅读思辨能力,促进其能力、素质发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找准切入点,分析学情展开课堂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之间的深入、理性对话,使学生能够对文本展开深度解读、批判,逐步养成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正>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在的感知迅速作出判断、猜想与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形成初步认知,培养学生语感,为学生的深入阅读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本语言、文本内容、文本结构三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9.
屈海清 《教师》2012,(13):63-64
虽然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文本解读,主张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解读,但不可否认,在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意义的获取取决于教师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引导和张扬。语文教师应深入文本,亲历亲为地阅读文本,真正体验阅读过程,如果教师缺少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思考,会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文本解读?本文试从文本解读思维所涉及的文本范围加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曾阳生 《教师》2019,(16):22-23
文章剖析了文本研读活动策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研读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培养和拓展阅读思维,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