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20-27
智能教育是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态。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教育内涵及路径规划等问题的背景,并参考SAMR模型,梳理和提出智能教育发展可划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教学系统和智能教育体系三种形态等级。随后,文章重点对智能教育与智慧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智慧教育"认识上的三大误区。最后,文章从目标理念、技术支撑、应用方式和推进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从智能教育走向未来"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为准确把握智能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规律,推进智能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9,(3):32-38
随着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未来如何开展智慧教育建设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智慧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指出我国智慧教育重技术、轻内涵的不足。随后,文章对OECD、美国、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最后,文章基于这三个维度,提出建设生态型、终身型、现代化的智慧教育。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解读智慧教育的建设方向,可为智慧教育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智慧教育是新时期数字资源及教育产业的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路径,以"智慧"作为教育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关键指向,从教育内容、教育架构、教育生态来看,智慧教育具有阶段化的递进规律,可以分为以知识模块构建为内容的智慧课堂、以知识总量扩容为重点的智慧校园、以共建共享机制为核心的智慧环境.基于阶段化特点,智慧教育发展应遵循"体系、规模、质量"三步走策略:加强体系创建,提供"适需"学习服务,建设"智慧课堂";注重规模扩张,打造"云网端"信息平台,构建"智慧校园";注重质量提升,聚焦民生教育服务,建设"智慧环境".从长远来看,未来智慧教育的创新将更加注重操作便捷性和资源集约性,要完善操作界面打造"智能视窗",建设"在线班级",实现数字资源"集群推送".  相似文献   

4.
社会正进入智能时代,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但与各行各业的智能化相比,教育的智能化相对滞后。文章依据教育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遵循认知规律和教育科学规律,结合智能技术使用,沿着优化教学动力、提高教学效率、服务智慧型人才培养这一思路研究智慧教学空间。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智慧教学空间应有的四项根本性转变和七项性能升级。借助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从八个方面建构智慧教学空间,得出包含八项核心功能的功能结构模型,完成教学空间从原始的教学要素容器到教学智慧生发器的革命性变革。各教学机构、教育服务商可以参考这一模型,设计建设符合智慧教学需要的新型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5.
智慧教育正在引领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技术变革教育时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其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类环境、三个内容库、四种技术、五类用户、六种业务”。智慧教育云中心是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信息化整体飞跃发展的关键;两类环境包括支持学校教育的智慧校园和支持终身教育的学习型智慧城区;重点建设三个沉淀智慧的内容库,包括学习资源库、开放课程库和管理信息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是支撑智慧教育“大厦”构建的四种核心智慧技术;重点服务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和社会公众五类用户;有效支撑包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和智慧服务在内的六大主流教育业务的顺利开展。智慧教育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智慧技术的创新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大数据技术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云计算技术拓展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的共享性;泛在网络技术增强教育网络与多终端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149教育联盟"的深入发展,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智慧化管理已经开启,学校的运行与管理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智慧校园平台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教务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OA办公、绩效评价等工作的智能化变革提供了支撑。本文从观念转型、管理转型、方式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学校管理智慧化转型的思考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雪霏 《学周刊C版》2019,(9):183-183
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学习趋势,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而产生的新式课堂,它代表了未来课堂教学发展和变革的新方向。智慧课堂是一种具有个性化、情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式课堂学习环境。基于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在课前预设课堂情境,从情境中激发智慧;课中加强师生互动,从探究中生成智慧;课后注意反思总结,从反省中形成智慧。  相似文献   

8.
伴随智能时代数字与智能技术进一步的深度耦合,传统的以硬件和技术为核心的建设思路已不适应智慧教育区域融合贯通的发展需要,智慧教育亟待转型。目前,智慧教育转型主要面临急需实现多维度跨界的融合渠道、保障数据智慧化无缝流转的内驱力系统、构建各要素链接的生态体系三大现实诉求。基于生态视域可以实现智慧教育转型的四个层次,即智慧环境从平面支撑化向沉浸生态化转型、智慧素养从“人—机”协同化到“物—人”协同化转型、智慧融合从数字化驱动向数智化驱动转型、智慧人才从知识智力化向知识智慧化转型,可以通过打造沉浸生态化的智慧环境、提升物人协同化的智慧素养、创设服务教育全生态的智慧融合、构建生态化智慧人才生长模型等实践路径满足三大诉求,最终促成智慧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近年来,我国以数字校园为核心的数字教育建设与应用水平逐年提升。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智慧教育的新走向引起大家的重视和青睐,并在很多地方开始付诸实施。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对数字教育与智慧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形成完整科学的智慧教育概念,成为开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2019,(12):116-121
第十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暨智能时代的教育、技术与文化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是教育技术学界的盛会,各位专家在教育技术学的各个前沿领域做了精彩发言,他们睿智的见解将引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人工智能、智慧教育、教育技术、教师是本次会议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文章通过对18个主旨报告的理念与观点进行梳理与分析,旨在总结专家发言的核心观点,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教育、技术与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