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慕课的蓬勃发展为高等教育市场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学分认定与转换是慕课融入高等教育市场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美国、印度、马来西亚、欧洲等国的慕课学分认定策略,梳理慕课学分认定与转换的逻辑,从学分政策、课程质量、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探讨我国大学英语慕课学分认定与转换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慕课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学分互认作为慕课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本文从高校的角度分析了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以高校、学生、慕课平台为对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以国家政策为依托,以慕课学习过程为主线,从不同类型的转换机制出发,从操作规程、课程质量、文件支持、数据支撑、考核机制等方面为辅助,以成绩和学分银行为终点,为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吴欣 《海外求学》2004,(23):14-17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以国家教育为主体,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并存。马来西亚留学政策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公立大学一般不招收国外自费留学生,国际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主要申请私立院校。  相似文献   

4.
从2012年开始,慕课给教育带来了海啸一般的冲击。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慕课发展的四大新趋势,然后简述了中国慕课发展的现实与走势,最后论述了慕课带给中国高等教育的模式转变必然是:以混合式学习模式为依托开展有效教学;高校部分课程实现慕课学分转换;慕课职业教育与培训让更多的中国人受益。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来西亚在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的承诺事项中并没有开放教育服务,但就亚太地区的国家来看,马来西亚是仅次于澳洲与日本,吸引外国学生最多的国家.本文从企业化、私有化和国际化三个维度切入,分析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并就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马来化的矛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马来西亚政府就适时调整了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私立院校通过学分转移、双联课程和邀请外国大学设立分校的方式,不断对教育实践的国际化进行探索,并先后经历了“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时期。目前,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已经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教育输出国。  相似文献   

7.
郭凯  滕跃民 《文教资料》2011,(25):122-123
自上世纪末以来,马来西亚的跨国高等教育取得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马来西亚私立院校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方式提出了马来西亚合作办学的经验带给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慕课的诞生和发展为高等教育创造了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产品,慕课必须切实为学习者创造价值,以及基于价值创造原则创新盈利模式,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慕课的价值创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学习者提供精品知识内容、对学习者进行有效教学训练、使学习者实现能力认证。一定程度上,慕课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多寡,决定了高等教育自由市场上学习者选择慕课的几率大小,也决定了慕课利益相关者能否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对慕课盈亏平衡分析表明,当前除了少数拥有大量学习者的热门课程能够盈利外,多数课程给大学带来的收入不足以弥补课程开发和运行的成本。为提高慕课的盈利能力,各国慕课平台已突破提供单一课程的局限,推出慕课学分、微专业证书、基于慕课的学位等高价值产品来吸引学习者。我国慕课应借鉴国际慕课产品的创新,设计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慕课产品,从而增加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有四点建议:一是建议教育部成立"中国慕课学分课程联盟",二是建议开设慕课的大学联合推出热门领域的微专业课程,三是建议引进慕课的大学开设混合教学课堂,四是建议慕课平台充分挖掘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9.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慕课时代的来临给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以慕课为契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慕课为平台转换自身角色,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步伐。本文从慕课这个视角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慕课对教师角色的影响,确立慕课教师角色定位以及提出慕课教师角色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加入或建立独立慕课平台,并推出各类课程,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慕课为代表的大规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以满足学习者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然而,对慕课的理性分析和研究淹没在集体性的狂热中,忽略了慕课本身的缺陷和不足。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研究、会议论文、媒体报道、博客和专家访谈,详细分析了慕课退学率、慕课学分认证、慕课教学方法、开放教育资源和慕课教学测评等方面所受到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