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变课后训练为课堂训练.这个变,破除了满堂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二、变机械训练为智能训练.就是说在众多的能力训练中以思维能力的训练为核心.三、变非训练因素为训练因素.如介绍时代背景和"介绍作者"一般用讲授的方法,可变为组织学生边听边摘记教师介绍的内容,或指导学生查阅有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近几年个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法。一、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性、揭示事物本质特性的重要方法。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语文教学中许多内容都可以进行同中求异。如同义词比较,同类人物比较,同类体裁比较,同一体裁中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同一素材不同立意、不同结构、不同写法的比较等。我把《守财奴》和《泼留希金》两篇同类体裁、同类人物的课文放在一起讲。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找出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剥削阶级人物的共同特征:贪婪成癖、  相似文献   

3.
语文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依据这个过程,小而言之,一种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可以因此相机点拨,日积月累;中而言之,一篇课文要学有所得,可以因此篇篇相生,相得益彰;大而言之,一个学段(一学期、一学年、三学年不等)的计划要落到实处,可以因此彼此补充,融会贯通。我们每堂语文课,不是各自孤立、不相往来的,而是整个语文教学网络中的一目,是整个语文教学阶梯中的一级;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带动学生一起织网造梯,使学生既知学习之然,又知学习之所以然,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至终生受用。因此,语文教学不妨做到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4.
语文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依据这个过程,小而言之,一种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可以因此相机点拨,日积月累;中而言之,一篇课文要学有所得,可以因此篇篇相生,相得益彰;大而言之,一个学段(一学期、一学年、三学年不等)的计划要落到实处,可以因此彼此补充,融会贯通。我们每堂语文课,不是各自孤立、不相往来的,而是整个语文教学网络中的一目,是整个语文教学阶梯中的一级;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带动学生一起织网造梯,使学生既知学习之然,又知学习之所以然,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至终生受用。因此,语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正如教育家杜威先生所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调整教学策略,常教常新,要有“变”。  相似文献   

6.
王颖俊 《学语文》2007,(3):55-55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变。如何变?本文将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一、“变”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突破教书育人。长期以来,“教书”谈得多,研究得也比较多,“育人”并未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我认为,“育人”不能只一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人脑具有模糊思维的识别能力.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在1965年提出了费晰集合理论(即模糊集合),这使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相互关系方面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断断续续的语言之所以能听懂,含蓄朦胧的诗句之所以能领会,这些都是与模糊思维的作用分不开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碰到课文中有模糊的内容和模糊的表达时,笔者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的。一、根据审美对象的模糊性,提供有关资料,启发学生进行合乎情理地思考和想象。从模糊学的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含蓄,是相对模糊的心理效应,是作家的情思在审美形式的掩蔽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充满了"辩证法"。如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课外拓展与文本学习、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电教媒体运用与语文实践,等等,既对立又统一,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是相辅相成,需要我们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9.
艺术钟情于空白。 国画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境界空灵、意趣无穷。中国画取景构图讲究“以虚带实”,画家描绘景物从不涂满全纸,而是细心斟酌“留白”。比如,中国画画修竹、兰草,从不画背景,但天光日影却宛然在目。  相似文献   

10.
王红霞 《快乐阅读》2011,(17):40-41
语文课如从审美的观点来观察,它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如用美的心灵来感受,则是一个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无穷尽的宝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帮  相似文献   

11.
现在,还有些教师在语文课上做大量理性化的讲解、分析.瓜分豆剖.灌输填塞,一味追求短期效应,因而冲淡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导致当前还有许多地方的学生语文素质大面积低下。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多进行语言实践。做到“五个要”。  相似文献   

12.
13.
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不断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天地。下面我就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创新教育的一些体会。一、更新教育理念,善于总结提升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断开发课程资源,自觉地广泛涉猎知识,取百家之长丰富自己。教师要善于从理论中获取新知,补充能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起来,做到"动脑、动眼、动口、动耳、动手"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九义中学语文教材 ,面广 ,知识点多 ,联系紧密 ,教师在教学中 ,应注意开拓学生的“立体思维” ,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谓“立体思维”就是指平时在教学中注意钻研教材 ,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分成若干思维点 ,用版块组合的结构方式 ,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新加以分析、解决的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技能技巧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它体现出步骤紧密、节奏性强的特点 ,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便于理清思路 ,辨释难题  九义语文教材 ,有些主观题具有一定的深度 ,学生拿到题目往往无所适从。其实 ,只要教师注意引导 ,善于找到…  相似文献   

16.
常见教师在执教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时,会问学生“从这个故事里你感悟到什么?获得什么启示?”多数教师都是想让学生获碍一种正确的“因果关系”思维。但问题是。教师常常不能用这样的问题来反省自己,让自己在看问题时能有一种正确的“因果关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如今十几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呢?依我看,情况还是没有多大变化。然而令人感到奇怪...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执教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时,会问学生:"从这个故事里你感悟到什么?获得什么启示?"多数教师都是想让学生获得一种正确的"因果关系"思维.  相似文献   

19.
潘珍 《现代语文》2006,(9):74-75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注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语占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试就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的方法谈一些粗浅认识。归纳起来,人致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一条似乎不变的“流程”我们都曾经经历了这样的教学流程——1.导入——一定要循规蹈矩。比如要讲与端午节背景有关的文章,导入就一定要讲屈原的故事,一定要用端午节的来源来导入,尽管这些内容连学生也完全了如指掌了。导入要有价值,要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就像是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