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科技计划是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合理配置科技经费,提高创新效率.在分析科技创新环节、计划类别、创新体以及不同产业领域与空间地区等方面的科技经费分配要求基础上,建立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优化配置模型,旨在为实现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关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创新资源的聚集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创新资源聚集和优化的过程,从集群的概念和创新资源的分类入手,以瑞安汽配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例,阐述了产业集群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对创新资源的不同聚集效应,同时描述了创新资源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流动过程。分析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产业集群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相似文献   

3.
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各级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手段,其中,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管理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日益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协同视角构建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分析框架,建立主体、空间、环境、市场、服务“五位一体”的京津冀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体系,并基于京津冀地区当前在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体系建设中的存在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空间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政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为不同类型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示范。在分析大城市城区型、中小城市型、县域型和建制镇型这四类实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产业特点的基础上,从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优化配置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类型实验区科技计划优化配置的思路,为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提供有关依据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5.
利用network DEA方法,研究了1996—2012年科技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效率以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科技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效率呈"N"型变化趋势,但支撑效率总体偏低,平均值仅为0.37。(2)阶段1的效率值都比较高,行业之间和子行业之间差异都不大;阶段2的效率值都比较低,并且行业之间差异显著,创新成果未能有效转化是制约科技创新有效支撑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因。(3)大部分高技术行业没有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优化配置,专利产出不足和新产品产出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对高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国“竞争极”计划启动6年来,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先地位的创新集群.该计划通过公共财政的引导和资助,以阶段-竞争性机制保持竞争活力和对创新资源的高配置效率,利用共同开发项目将产学研紧密结合,发挥其协同效应,奠定了法国“竞争极”集群在世界创新集群领域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本身也要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即以科技创新国内循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国际循环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链条完善、产业链互补性强、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创新优势显著,但仍然面临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升、内外创新资源循环不畅、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发展未实现有效协同等问题,因此,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基于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视角,该系统包括创新主体与创新组织、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其中科技创新资源为基础和前提,创新链为核心。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轴的国内循环系统建设要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国际循环系统建设要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推动国际合作向创新链源头延伸。同时,要通过完善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推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8.
科技中介服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系统中存在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政府及中介机构四个主体,中介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科技中介服务是中介服务的一种,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功能尤为突出,科技中介联接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配置资源、完善区域创新环境、完成知识传播、推动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丰富,而多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企业、高校与研究院所之间科技创新资源互补性分析,从科技计划和市场机制视角,设计基于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及其实现路径,并提出有关策略,旨在为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县(市)基层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能体现我国块状经济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及区域产业政策作用更直接的创新体系,在促进创新型省市和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路径应根据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创新主体的不完备性、创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创新目标的具体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和发展的不同类型,以加强基层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为基础,逐步提升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以科技创新计划为抓手,加大对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为协调人,构建县(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创导富有县(市)特色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建立健全县(市)基层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科技政策对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外的科技政策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的尚未见到,所以,无法较为准确的评估科技政策对于技术绩效乃至经济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特色和理论意义在于,尝试通过量化科技政策,建立经典的计量模型来客观评估中国科技政策。本文收集了1978-2006年国家颁布的技术政策,并从中选择与科技创新最为相关的423条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定量描述了1978年以来中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演变轨迹。本文发现:政府不同部门在技术创新目标取向上的政策协同显示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随着国家对技术的高度重视,政策协同程度也在迅速提高;技术政策话语权分布不均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家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和部门利益之争。本文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是将科技政策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科技政策对经济与技术绩效的影响。更进一步,本文还探讨了政府不同部门在技术创新目标取向上的政策协同对经济与技术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关联分析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典型省份实证/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通过指标的海选和筛选构建了适合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对经济的影响、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等评价准则,利用离差最大化方法为指标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度为指标打分,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技评价模型。利用Ward聚类分析了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特征。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建立反映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使科技评价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通过对14个典型省份的Ward聚类,揭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特征。三是通过离差最大化方法客观地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主观确定权重的随意性。四是采用便于横向对比的指标“专利授权数”替换“专利授权率”,避免了评价中科技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都低,专利授权率反而较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依据我国5大类矿种10个矿产资源型产业1996—2013年各项指标面板数据,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动态分析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后续产业对原材料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上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2)随着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生产能力集中度和政府创新资金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而技术引进经费投入和当前产业盈利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和粘滞效应。(3)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培育区域集群创新网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优化配置效应及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是实现转型期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摘要:将四阶段DEA模型引入到软件产业集群效率的研究框架中,以2013年中国国家级35个软件产业园的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软件产业集群的技术效率、制度效率和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外生环境因素对软件产业集群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这导致中国软件产业集群效率存在被高估的现象;控制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后,绝大多数软件园的技术效率均有所下降(32个,91.43%);对调整后的技术效率进行分解发现,大多数软件园(23个,65.17%)的技术效率无效源于纯技术无效,这进一步说明,代表着决策与管理水平的制度效率不高是制约中国软件产业集群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东部软件园应该以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研发创新等科学化等措施为软件园建设的侧重点。中西部软件园应该加大规模投入力度,充分吸收东部投入要素的冗余。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权重加和模型和乘积模型,利用这两种模型评估我国高技术产业多系统技术创新效率;同时考虑具有共享投入与自由中间产出的R&D投入资源分配方式,对两种模型的实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权重加和模型有放大效率的风险,会导致效率值失真;相对于权重加和模型来说,乘积模型更适用于多系统的效率求解。此外,资源合理分配相对于不考虑生产系统内部R&D投入资源合理分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大整体效率。因此,在提高生产系统整体效率方面,合理分配R&D投入资源比一味加大R&D投入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于斌斌  陆立军 《科研管理》2012,33(5):132-138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不仅是提升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的技术基础,而且对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共性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政府为载体、产学研为平台、企业间战略合作是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的三种模式。通过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已经形成以政府研发为主,辅之产学研联合研发和企业间合作研发的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出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本文在对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的指标进行选择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各单项产出及产出绩效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产出绩效呈现明显的积聚特征;农业科研机构的产出受科研投入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经济环境对科研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且科研产出距离生产越远,所受到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越小;科研产出与农业生产仍存在脱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