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品评赏析,深入了解白居易诗歌的一般特色。 [教学设想] 白居易的诗歌注重写实,强调讽喻,其浅白通俗、“老妪能解”的风格已为高二学生所了解。在选修阶段学习白居易的诗歌,设想把整合和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本课试图引入适当的诗歌鉴赏评论的理论和方法,以期学生深入了解白居易诗歌的一般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从有补于世、吟咏性情、记写生活和娱乐人生四个方面,探讨了白居易对诗歌功能的认识,以此考察白居易在诗歌上的继承和突破。  相似文献   

3.
李丽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25-27,82
王维和白居易同为隐士,却由于家庭背景、人生阅历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不同走出了不同的隐逸之路。从隐居动因的差异看,王维厌倦官场,白居易属于权变之术;从隐居的方式看,王维注重大隐,白居易倡导中隐;从隐居后的诗歌看,王维风格偏重田园,白居易钟情闲适。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诗歌之所以在中唐时期就能够广泛传播,与唐代有利于诗歌传播的制度设施、白居易诗歌自身的特点,及其诗歌的传播方式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从传播方式上看,白居易诗歌的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人际传播、媒介传播和士人传播等三个渠道,其中媒介传播主要包括题壁诗、书信、著述传播。  相似文献   

5.
试图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两大方面对弥尔顿和白居易的叙事诗代表作进行分析比较。这两位诗人的叙事诗都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思想内容。弥尔顿的叙事诗突出地体现了对封建社会的反叛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而白居易诗歌则充满了对封建社会的揭露和讽刺。两位诗人的叙事诗都具有显明的意象关和对象征的运用,诗篇衔接紧密,语气连贯,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的修辞手法;而弥尔顿的诗歌重视节奏,白居易诗歌则重视韵律,这也反映了英汉诗歌的不同艺术特色和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对苏轼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也直接表现在诗歌创作上。通过对苏轼诗语出白居易诗歌的分析,从苏轼对白居易诗歌的受容与警惕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苏轼诗风与白居易的联系以及苏轼晚期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诗歌的语言以浅显通俗著称,学者多所注意,但其诗的另一重要特色,即善用疑问句表情达意则鲜受关注。白居易诗歌中疑问句使用频繁,与情感的表达密切相关,而且是构成白居易诗歌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其意蕴亦丰富多样。通过对白居易诗歌中疑问句的全面考察和梳理,其问句的内在意蕴可概括为四大方面,即家国之问、自省之问、友情之问及生命之问。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诗歌文艺观以尚俗诗学观为主,表现为“尚实、尚俗、务浅”。这种诗学观受到儒家功利主义文艺观的影响,白居易希望诗歌对于人民有所教化;当然,白居易追求的尚俗诗学观与中唐发达的城市经济与世俗文化密不可分,这种环境是其诗学观形成的现实土壤;与尚俗诗学观相适应的,则是白居易追求诗歌思想、语言的浅近,这种务浅的特点也是白居易诗歌较为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深受人们的喜爱。其诗歌文艺观以尚俗诗学观为主,表现为"尚实、尚俗、务浅"。这种诗学观受到儒家功利主义文艺观的影响,白居易希望诗歌对于人民有所教化;当然,白居易追求的尚俗诗学观与中唐发达的城市经济与世俗文化密不可分,这种环境是其诗学观形成的现实土壤;与尚俗诗学观相适应的,则是白居易追求诗歌思想、语言的浅近,这种务浅的特点也是白居易诗歌较为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通俗性、写实性及类型多的突出特点,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讽喻诗作为白居易诗歌的主要类型之一,以激越耿直的措辞,切中时弊,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密相关,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因而颇受后世重视,研究成果屡见;白居易的闲适诗与其讽喻诗不同,意在“独善”,诗人在饱经人生沧桑的体悟以后,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一生创作丰富,今存诗二千八百多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因此历来对白居易诗歌研究者颇多,但大都集中于讽喻诗和闲适诗,忽略了白居易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白居易的题咏诗。白居易的题咏诗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生活情趣和价值观,通过对白居易题咏诗创作成因、题咏诗的分类及题咏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研究,使我们更加的了解白居易的审美情趣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七绝选材广泛,诗歌语言平实易懂,景物描写细致入微,情感真挚。但也有不足之处,如诗歌表达缺少余味,情感基调较为低沉等,文章通过分析白居易七绝选材及艺术特色,对白居易七绝所获得的成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形成了一种批判现实,暴露现实的诗歌创作理论,创建了新的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将诗歌和政治、人民生活密切结合,这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他强调发挥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力求语言浅近平易,对于诗歌的通俗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应辩证地看待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他强调诗歌反映社会现实,但在强调内容的真实性的时候,混淆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界线。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白居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平以及他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选择进行介绍,尝试透过诗歌分析白居易不同时期的心境,探讨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界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琵琶行》是白居易极负盛名的诗歌。历来被人传诵不已。在戏曲界中,被多次改编。其中马致远的《青衫泪》摒弃了白居易的主题,塑造了一个敢于争取幸福的琵琶女形象。蒋士铨的《四弦秋》则忠于原著,真正演绎白居易对琵琶女的塑造。对琵琶女形象的不同改编,体现了作者不同的人生设计,抒发不同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诗歌是我国封建社会里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存的《全唐诗》一书中,就收有二千三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就是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白居易创作的诗歌流传下来的近三千首,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多产作家。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著名长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充分表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很多的诗歌出现了"惭""愧"等字眼,这些诗歌,一方面表现出了白居易的负罪感心理,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难能可贵的自我批判意识;另一方面,这些诗歌特别是在感伤诗和闲适诗中也体现了作者由负罪感向逍遥闲适心态的转变.本文结合白居易的身世简要分析了他这种转变的心路历程,实际上处于一种进退的矛盾纠缠中.  相似文献   

18.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诗人辈出,灿若群星。他们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反映唐代广阔的社会纵横面,出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流派,千姿百态,绚丽多采,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在唐代的诗歌创作中,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唐代社会现实生活,成就最大的首推杜甫,继之而起的是白居易。在杜甫和白居易之间,张籍起了承先启后的桥梁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的诗在文学史上以"讽喻"和"直白"而著名,这也成为了描述其诗歌主张和写作风格时的常用标签,但是以往的研究似乎过分高估了白居易讽喻诗的意义与价值。白居易的讽喻诗存在两大"困境":一是讽喻诗的实际讽谏效果远远没有达到白居易所预期和后世所想象的程度;二是虽然白居易十分推重自己的讽喻诗,但当时社会所欢迎的却是白居易其他类型的诗歌。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遥承千年前的白居易,从创新的角度创作了与白居易诗歌《长恨歌》同名的小说《长恨歌》,但两篇作品却表现为各自不同的精神特质。其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浪漫与反浪漫的手法之别,一是为情殇与为利终的憾恨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