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网易网和《中图法》为实例,从分类体系、分类标准、类名设置等方面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搜狐网和《中图法》为例,从分类体系、分类标准、类名设置等方面对网络信息分类法和传统文献分类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网络信息分类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献分类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实用性和科学性等问题。为了探索改进方法,文章首次从文献使用人的角度对文献分类对象"图书"、"资料"和"信息"的含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所有文献分类对象都归入"图书类"、"狭义资料类"和"狭义信息类"。并在此基础上,将基于知识分类和基于使用目的两种分类方式有效地组合成一种完整的新文献分类法。通过分析,新文献分类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文献分类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主题法和分类法是进行文献加工标引与检索利用的二种基本方法。主题法是指用规范化的、代表事物名称或概念的名词术语,作为表达文献內容主题的标识符号,并按其字顺编排组织成检索工具的一种方法。分类法则是指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文献内容的科学性质为对象,将文献所阐述的知识内容转换成相应的分类符号,并根据分类符号依次分门别类地排列组成检索工具的一种方法。然而主题法与分类法在体系结构、标识符号、功能特点等方面却有较大的差别。我们有必要对它们作一全面研究和分析比较,以阐明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不同的功能作用。以利我们更好地开拓文献利用渠道,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法与分类法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在图书文献及情报资料的贮存、检索工作中,图书文献及情报资料的分类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图书分类法仍然是组织图书文献、情报资料的主要的技术工具。由于分类法已成功地运用于计算机的情报检索,组织机读目录,这就更增加了分类法的重要性。为使分类法更加能适应于类分图书文献、情报资料及检索的需要,使之更加完善,在最近二十五年间,国外成立了很多研究小组,研究学会及组织,在  相似文献   

6.
科学化和标准化是一切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文献分类工作也是如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文献分类工作是收藏单位各行其事,当时全国并行几个分类法,收藏单位见仁见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文献分类上不统一.这种状态客观上给文献开发和资源共享带来许多不便.进入7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认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措施,抽调有关图书馆的专业人员编制了<中国图书分类法>,于1974年出版了第一版,要求文献收藏单位使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至1999年已出版了第四版.又依此分类法形成了"期刊分类表",出版部门以此分类法对出版的图书进行在版编目.由于这一分类法的产生,使中国大陆对新产生的文献分类,在分类法上得到统一,使文献开发和资源共享有了很好的基础,文献的生产单位、收藏单位、使用单位都尝到了甜头,认识到了统一分类的好处.但是,在我国现存文献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文献在使用的分类法上没有统一,即古籍.  相似文献   

7.
以标签为形式的大众分类法的出现,使数字图书馆的分类方式出现了新的形式。但在学术分类上,大众分类法并不能完全胜任,或者说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大众分类法还是一个不稳定的选项。本文通过将大众分类法与分面组配分类法结合,进行了以标签为形式的多维度数字图书馆分类法的创新研究,并对新分类法的形式与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定义了大众信息分类及其相关概念.认为文献分类法适合划分科学知识而不合适划分大众生活信息.文献分类法应该组织所有专业图书和部分教育图书,而对于大众图书和部分教育图书应该重新建立新的分类法.指出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地市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都应该采用新的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9.
信息资源分类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法是组织与揭示信息资源的最常见和有效的重要工具。本文在对传统的文献分类法和目前的分类搜索引擎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各自的局限性与明显的互补性,并提出了建构完善的现代网络信息分类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献分类法修订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界说了文献分类法修订类型,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研究文献分类法修订类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利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广东省档案馆收藏的岭南大学档案,研究岭南大学图书馆在抗日战争各个阶段内的藏书建设活动,分析比较战争前后藏书数量的变化,再现了藏书从散佚到清点、召回的历史。透过岭南大学图书馆在抗战期间的藏书建设活动,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国内各图书馆的藏书工作并非只是消极地转移文献,寻找安全的保存地点,同时也积极地开展文献购求、筹募和接管工作,注重收藏抗战文献、国学文献以及西文中国学研究文献,共建共享文献资源,并通过与外国学术机构的合作获得了大批重要的外文书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安徽师范大学院系资料室为例,阐述资料室在融入图书馆藏书管理系统进行图书编目与排架过程中,利用"中图法"详表,结合通用复分表,使用交替、组配等辅助细分,确定图书分类号及排架号。探讨符合高校院系资料室藏书特性的分类排架方法,提高图书信息管理和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古籍编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锡铎 《图书馆论坛》2003,23(6):143-145
图书馆文献编目多种,古籍编目历史最久而现实最落后,表现在至今没有统一的“四部分类法”,没形成统一的著录条例,尚有百万册以上的线装书没有编目。因此,笔者对这三方面问题的解决,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的开创者,所著《校仇新义》是其代表作之一,书中对四库分类法的批判惹人瞩目。认为四库分类法过于囿于成见,以至于经无定义,子不成家,史不以时,集而无物,但他并未完全否定四库分类法。主张新的统一分类法必须考虑到中国古籍的特殊性,新旧合流,对四库分类法加以改造,使之更合乎图书分类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月举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包括五大主题。图书资讯学教育历史研究、图书资讯学教育研究、图书资讯学理论研究、图书资讯学实务研究、文献计量学与新技术、新方法在图书资讯学中的应用力求创新、研以致用、恪守研究规范、实证研究成为主流,来自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据相当比例。本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讨论的问题能够反映学界对LIS教育与研究的最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17.
论文综述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将汇文WEB查询系统与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一站式检索。从技术实现的角度阐述了两个系统互连的详细配置以及有关MARC数据的导入导出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期刊回溯工作,提出期刊按分类排架管理的方式。指出分类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介绍分类法与分类级别确立的原则、学科属性之间的关系、期刊版本的著录形式,期刊变化沿革的延续或分离等问题。提出刊次号按卡特著者号取号的方式,并比较分类排架与刊名字顺排架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评述《北京大学图书馆九十年记略》、《百年清华图书馆》等已编馆史著述,指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史的先后问世,奠立了"盛世办盛典,馆庆修馆史"的新时代馆庆活动范式,而一部理想的馆史,不但具有编书存史、资业育人、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表率群馆、楷模业内、进行馆史传统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Classification is excellent for the shelf arrangement of books in a medical library. However, it is too general for a very specialized dental collection such as ours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Dental School Library. We suggest an expansion of the WU category based on the pattern followed in other areas of the NLM classification. An index for the expanded scheme is inclu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