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28日人民网转载《江南时报》消息:南京长乐路小学昨发出“禁补令”:“开通举报热线悬赏‘捉拿’利用各种形式给学生补课的老师”。我读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的教育真到了要把老师当作不法商贩一样防着的地步吗? 消息中提到的“悬赏捉拿”、一些学校“顶风作案”,以及学生、家长“身受其害”等过甚其词的表述,如果仅仅表明发表报道的个别记者和新闻媒体在对待不同性质的问题上缺乏分寸感,那倒不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我感到严重的是:如果我们平静地接受这样的新闻,就意味着我们的社会舆论,可能已经不愿意再给老师留什么  相似文献   

2.
尊严     
“距毕业考试还有20天”,教室前面小黑板上醒目的字迹提醒着老师和学生,每个人都感到了时间的紧迫。作为年轻的教师,我更是丝毫不敢懈怠,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帮助他们取得理想的成绩。事情就发生在这天的语文课上。课前,我从讲桌里拿出语文作业本,一数,差一本。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整齐地坐好准备上课。我问道:“谁没交语文作业?”教室里鸦雀无声。“我再问一遍,是谁没交语文作业?”我的声音提高了许多,还是没有人回答。我一下子火了:“毕业考试已迫在眉睫,为什么还有同学不交作业,大家都把手举起来,凡是点到名字的…  相似文献   

3.
星期六下午,照例是父亲陪我去浦东学琴。这天,在我之前学琴的是位陌生、瘦弱、怯怯的小女孩。我耐心地等着,终于她下课了,合上琴谱,拧开琴弓,将琴轻轻地放进琴盒里。摸索着从下面夹层里抽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双手递给老师:“这是一年的学费。”老师立马站起来推辞:“已经和你爸爸说好了,学费全免了,回老家好好复习,  相似文献   

4.
失落的尊严     
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多次在教师会上谈起这样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位长年任教高中的长者在新接手一个初中班级时,对班上的孩子温柔有加,处处体贴,孰料学生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下降,班风日下。某日,一位极富“忧患意识”的班干径直找到了教师办公室,顾不上起承转合,一开口便痛陈道:“老师,你知道你的失策是什么吗?你太把我们当人看了!”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某私立中学一位老教师给《钱江晚报》写信,信中说到:“有一次双休日,我坐校车回家人多车挤,有的中学生没有座位,刚上车就听到学校领导大喊:所有的老师站起来,给学生让座!钱老师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在我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只有中学生给老师让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师要给学生让座的印象。或许是我的观念旧了,真的“落伍”了;或许自己是孤陋寡闻,因为这种现象在公立学校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6.
失落的尊严     
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多次在教师会上谈起这样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位长年任教高中的长者在新接手一个初中班级时,对班上的孩子温柔有加、处处体贴,孰料学生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下降,班风日下。某一日,一位极富“忧患意识”的班干部径直找到了教师办公室,颐不上起承转合,一开口便痛陈道:“老师,你知道你的失策是什么吗?你太把我们当人看了!”  相似文献   

7.
毁掉的尊严     
故事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小男孩,有一天上学迟到了,老师很生气,罚他当天打扫教室。放学后,小男孩忍着同学们“幸灾乐祸”的讥笑扫完了教室,他感到很委屈。从小到大,爸爸、妈妈、老师一直说,劳动是最光荣的,可今天,他觉得劳动是一种耻辱。回到家里,小男孩躲在房子里写了一篇题为《劳动可耻吗》的日记,他想以日记的形式向老师表达他心中的疑惑与苦恼。第二天,日记本交到老师手里,这下可惹怒了老师!老师在课堂上狠狠地批评他没有一点“师道尊严”,并命令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掉这篇日记。小男孩噙着眼泪,慢慢地,慢慢地将日记撕得粉碎……视角“师道尊严”,普普通通的四个方块汉字,它所承载的神圣与威严足已令每个中国人肃然起敬。因为,在它背后流淌着一条尊师重教的文明长河。教师是人类文明火种的传播者,更是超越自我的创造者,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但是,这属于群体的尊重,职业的尊重。具体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能否获得学生乃至社会的尊重,这取决于他的自身。如果不顾教育教学规律,把“师道尊严”当成抵御异已的盔甲,当成惟我独尊的圣坛,那么,“师道尊严”就将偏离本质,走向异化。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自我定位?应当怎样理解课堂上的“师道尊严”?请看———  相似文献   

8.
有网友在我的博客上评论说:“肖川老师要我们慈悲为怀,可您做报告时对人要求非常苛刻,一点都不慈悲,是不是言行不一?”  相似文献   

9.
2011年8月1日,东北网刊载消息说,因不满分数被打低,南京某高校学生会干部李明威胁其老师杨华,称如不把其分数提至优秀就会报复,并表示“我有本事让你痛苦”。向学院举报没得到积极回应后,杨老师随即报警并称要“维护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尊严”。当分数成为考核学生与教师的不二标准,当遭遇商品浪潮教师也“难耐寂寞”之时,本就脆薄的“师道尊严”正在加速融化,社会消极影响倒逼学校价值失守的紧迫现状,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0.
方立新 《教育》2007,(9S):20-20
“一个老师、一所中学如果不能给予学生在人格、精神上的影响,就不可能是好老师、好中学,无论其创造多高的升学率”,痛感吾国曾经有过的“以人为本”的中学办学传统的“失传”,  相似文献   

11.
为尊严让步     
李小慧 《师道》2023,(12):40-41
<正>“数学老师生气地说:‘好,你们既然这么气我,那我这节课不上了!’可是我又没犯什么错,本来数学就不是很好,好好的数学课就没了……”女儿打电话来,十分郁闷。说班上有两个男同学当众怼了数学老师,气得她直接罢课了。我只好安慰女儿:“老师还年轻,妈妈当年也曾经不止一次犯过这样的错。”确实,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冲突,围绕纪律问题、学习问题、各种关系。当自己的尊严在课堂上被冒犯,是该缩头退却,还是该冲动发火呢?  相似文献   

12.
尊严无价     
管建刚 《师道》2002,(11):40
纽约遇到大风雪天气,公司、商店都会停止上班,学校也停课。令人费解的是,雪已积得举步维艰,公立小学仍坚持上课。于是有家长打电话责问学校。每个打电话的人,反应都是一样:起先怒气冲冲,接着道歉声声,然后微笑着挂了电话。原来学校解释说:“在纽约有许多百万富翁,但也有不少贫困家庭。这些家庭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于的营养几乎全靠学校的免费中饭———他们甚至可以多拿些中饭回家当晚饭,学校如果停课一天,那么这些孩子就要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愿停课。”也有家长继续问:“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3.
新浪微博一个署名“小荷花”的网友问我:卢老师,我女儿在学校里考试一百分就会主动给大人看,如果不是的话,就不会告诉别人。我跟她说,多少分都没问题,哪里做错的,不会做的就问老师,老师再教就要记住。可是她还是老样子。好的成绩就拿出来,自己觉得差就不拿出来,这样子的心态.家长要怎样去注意和调节小孩。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做学生的时候,在三味书屋里,曾经这样问过他的老师: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先生怎么回答呢?鲁迅描写道:“‘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学生提问,老师一时答不出也是常事。比如这“怪哉”,就需查查资料。老师不高兴学生提问,一听到自己答不出的问题就怒形于色。这不大好。 现实生活中,颇有一些不欢迎学生提问的老师。鲁迅的老师被学生问住时,还敢于承认自己“不知道”。而今有的教师却采取不懂装懂的态度,或胡编乱答,强词夺理;或闪烁其辞,巧言诡辨。其结果,以讹传讹,害人不浅。这种做法,似乎维护了自己的“师道尊严”,实则有失威信。  相似文献   

15.
“尊严”一词在2010年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而本刊第4期的评论员文章《教师与尊严》也引发了不少老师的共鸣,他们纷纷向本刊投稿,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教育中的“尊严”展开了议论。如佐斌老师从对尊严的解读出发,呼唤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丁地华 《课外阅读》2010,(12):99-100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更有尊严”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心情激荡。现在的中小学,少则五六个班、十几个老师、几百个学生,多则几十上百个班、  相似文献   

17.
每每看到受捐仪式上那深深低下的头,我就感慨万千。是为了照相,我不停地说“拾起头来”,一脸的惶恐,而后又是深深低下。照相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也为给捐赠人一个交待。我感慨,是因为我曾问过其中一个学生:“你平时不这样低头,这次怎么低得这么凶?”他说:“老师,你不要问了,我很难过……”由此我联想到南京某中学一名女学生的离家出走,她带了一百元钱出去打工,说是为减轻家庭负担。她母亲肝硬化晚期,父亲遭遇过两次事故,哥哥要做手术,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学校减免了她的一些费用,为此她父亲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学校,并且在学校里张贴了。“全校三千人都知道了!”她离开了学校,离家出走了。她曾为读高中而割腕自杀,而今,却轻易地放弃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德育》2008,(4):6-6
《新快报》2007年9月10日报道:包头市某中学学生集体给老师下跪谢恩。 《海南经济报》2007年9月24日报道:海南一中学校长面对千余师生下跪,“求你们了,不要再玩闹了,好好学习”。 《广州日报》2008年1月9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节选修课时,学生大量缺席,教授闭门考勤,女生离场引发冲突。  相似文献   

19.
妙答见尊严     
A、有一个小幽默。一个大国打算入侵一个小国,行动前,曾派使节专程去威胁小国。来使趾高气扬地说:“我们打算派一支千人大军横扫贵国。”不料小国国王立刻回答:“这可就麻烦了!”来使问:“是不是怕了?”“不,我是在担心。我们的监狱只能关500个强盗!”来使大怒:“听着!我们使用的可是最先进的坦克!”不料国王叹了口气:“那我们就更不幸了。”来使问:“怎么不幸?”答曰:“我们没有任何先进武器,只有打狗棒!”平心而论,这的确是段妙侃!尽管你在仗势欺人,但我决不会低声下气!B、有一件真人真事。二战时,德国法西斯…  相似文献   

20.
呼唤尊严     
升格前作文,将“尊严”定位于“抽象地当英雄”;升格后作文,将“理性”定位于“国家利益”:主旨得到提升。两文在给两个历史人物作评价时,升格前作文评价的角度都是“当英雄”——指向鲜明;而升格后作文在评述韩信时,“国家利益”的角度不很鲜明——作文升格无止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