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需要抛弃丑陋不堪的“双基论”,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单纯的事实和观察的记录,而是需要引导儿童去寻求事件的意义并从中引出发展性的问题。应当说,构成学力之基础的,绝不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与“思考方式”本身才称得上“基础”。  相似文献   

2.
学力目标决定着学习(教学)品质,反之,学习(教学)品质也制约着学力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尽管从理论上说,"应试学力"与"真实学力"并不构成一个对立的概念,它们之间有重叠的部分.不过,在教育实践中明确地区分这两种概念之间的差,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研究》2002,(10):43-46
  相似文献   

4.
学力与学历     
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一个阶段的事,而成为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强化、不断更新的过程,一个“从摇篮到墓地”的过程。“从摇篮到墓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终身教育代表性口号,它颇具前瞻性而又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未来教育形式的变化和特点:学历不再定终身,学力成为一个人最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力低下争论与新学力模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的历次日本学力低下争论的历史出发,尝试呈现日本学力理论模型演进的基本路径。在分析描绘新世纪社会问题化了的学力低下争论基本构图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日本教育理论界应对21世纪的变化发展、在更宽泛意义上对学力模型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学力研究的扫描、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力,即学习者的学习实力,是有关学习者的学习素质的综合性概念,是以学为中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研究视角。针对中日两国研究者从“教”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应然”内涵,本文提出从“学”的角度去探讨学力的“实然”状态,建构生态学的学力研究范式.以生态学力教育来丰富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7.
学力观与学力评价密切相关,共同作用于监控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力提升、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日本对狭义学力观和广义学力观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我国学力评价树立广义学力观、拓宽评价内容、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等改革举措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教育改革中,人们往往用素质教育代替或冲消学力教育,甚至放弃对学生学力水平评价,这是不妥当的,从高校教育规律考查,科学合理的学力观,不仅是评价办学效率,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对学力教育还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人认为.要有效的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教学,应扎扎实实地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抓起.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汤成超 《上海教育》2003,(9B):33-33
近年来,笔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掌握学习”与学生数学学力的培养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如何在“掌握学习”理论框架下,以三个基本要素为主干,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基础学力,并在此基础上把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改变学生原有的数学学力差异状态,设计适合数学教学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力论     
20世纪的学力研究教训表明,21世纪的学力研究视点需要三个转移,一是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二是从静态的抽象分析转移到动态的生态考察,三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转移到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上来。文章从学的角度来重新讨论学力问题,以生态学、终身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为指导,论述了学力构成的五大要素及其发展形态,提出了生态学力观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学力"概念远远超越了"双基"研究或是"学业成就"的教学论范畴,比之"学业成绩"的概念,更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动态发展.学力研究解读的两种性质的学力落差--基于社会处境不利而产生的落差和基于个人先天素质而产生的落差,正是公共教育政策需要回应的课题.学力研究归根结底牵涉到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借以维护"社会公正"的课题.可以为我们提示分析"基础学力"问题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探讨作为国民核心素养的"学力"的基本构成及其时代脉络,是教育研究中的根本性课题。通过日本"学力"概念与"学力论争"的考察表明,日本的"学力"概念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演进:从战前倾向于"学科学力观",到战后初期一时占据上风的"实践学力观",再到90年代以来的"回归",勾画了一条明显的概念演进的轨迹。但这种"回归"并不是单纯地在传统的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的游荡,而是求得两种学力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4.
田凤 《考试研究》2010,(3):104-111
本文探讨了日本政府1996年提出的"宽松教育"的理念及其带来的"学力低下"的争论,同时通过对日本2007年度学力考试内容及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重心已过渡为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扎实学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基础学力对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浅议应试学习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应试学习”,是指部分大学生以应付各种考试为主要目的,热衷采取考前突击和参加各种考试辅导班、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只片面注重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特定知识,而忽略主动发展与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不良学习风气。“应试学习”不利于高校素质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必须坚决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6.
应然与实然两种视角下的学力研究—学力模式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先生考证,怍为“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的“学力”一词,我国是古已有之。但我们对“学力”的研究,过去似乎一直没给予足够的重视,远不及近邻日本,他们仅二战以后四五十年里,教育学术界关于学力与基础学力的问题就展开了三次大的论争。1988年以后,“应试教育”日见其严重弊端,终身教育及与此命题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再论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年,本课题组对面向21世纪上海中小学教育的第二轮课程、教材改革(以下简称为“课改”)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塑造健全人格,着力培养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目标构想。本文作为原有工作的继续,拟就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内涵及其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俾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一、关于学力的理解 “学力”作为一种词汇,在我国是古已有之的,即所谓“学问之力量”或“学问之效力”①但作为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在教育学术界,对它的解释随着时代的不同,教育观念、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互异。在日…  相似文献   

18.
对市场营销教学中如何建构学力发展型的学习小组提出了实际操作方法,为市场营销教学进行“任务单导学”教学模式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日本学力论争中最有价值的是从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思考和讨论学力问题,即从学力与社会阶层的流动角度重新审视了教育政策与日本公共教育的问题,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潮指导下的日本教育公共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事业中的重中之重了,为了时代的需要,课程改革也渐渐被提上了章程,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小学时期的教育。小学教育中的学生比较活泼,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来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小学数学是比较难以学习的一门课程,之后的数学学业也需要小学教育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文将针对以提问释问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研学力——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