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 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及练习七中的1~3题。教学目的:知道面和体的区别;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各3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8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3张;投影仪或电脑。学具:按教师的教具准备一套(投影仪或电脑除外)。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难点:辨认和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两种图形。教学过程:一、分学具,激兴趣1 引入。从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引入,并出示实物:长方体…  相似文献   

2.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图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相似文献   

3.
长方体、正方体设计者鲍艳滨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教学目标: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图形。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实物;不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学生准备:魔方、墨水盒、火...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再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简便易行的操作,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铺垫.  相似文献   

5.
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过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大家想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由什么围成的?生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师 :请大家观察 ,讲台上的物体各是什么?生 :左边是火柴盒 ,右边是方木块。师 :不错。火柴盒是什么形状的?方木块是什么形状的?生 :火柴盒是长方体的 ,方木块是正方体的。师 :这两种物体都是立体的。立体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了解有关这两种图形的知识。(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入设计@郝凤…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以及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思考的重要基础。教材由学生经常玩的搭积木游戏引入,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沿着长方体、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方法,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再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简便易行的操作,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铺垫。最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以及运用图形描述问题、借助图形直观思考的重要基础。教材由学生经常玩的搭积木游戏引入,吸引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材从生活着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接着,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  相似文献   

10.
一、直观演示操作形成表象阶段从第一册准备课开始“认识图形(一)”,先后出现大小不一、相互位置关系变化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接着在第二册“认识图形(二)”中又出现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实物与图形的直观认识。教材内容安排上,先出现大小、位置关系变化而不改变其本质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九义”试用修订本)第二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2.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电脑演示等,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且能辨认这两种图形;3.培养学生独立探寻问题和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过渡,引出新知。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个长方体,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想一想相对的两个面的大小怎样?(计算机动态演示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提问:谁知道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板书:长方形。2.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数一…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第16-18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用这些集合形体面画图形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相似文献   

13.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17):41-4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 (试用修订本 )第 72页“图形的认识 (一 )”。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认这些形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及模型。   2.装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的口袋一只。   3.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各一个。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实物,橡皮泥 (或…  相似文献   

14.
[课例简析]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是学生在第一册学习了“认识图形(一)”之后编排的,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 初步的空间观念尚未形成, 因此容易把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混淆.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这部分内容可采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认一认、想一想、找一找”的导学方式,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课例背景】“认识图形”属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认识图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通过课前随机访谈,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够进行简单辨认,但是对“形”与“体”认识不清,因此本课难点在于让学生感知“面从体出”。通过研读课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其特征,区分异同,初步认识它们的直观图;(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空间想象等能力及空间观念,渗透对应。分类等数学思想;(3)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司观念。教学过程:由相互联系的五个环节组成。一、迁移复习教师用幻灯呈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提问:(1)灯片中有哪些平面图形?(2)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评析:复习…  相似文献   

17.
一、分析教材 制定目标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由平面扩展到立体的开始。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①记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②能在图或实物上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③能正确填写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关系的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上册下册上册下册上册下册图形的认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1)认识角、直角。(2)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锐角、钝角。认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如何开展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确立的培养目标和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按3个学段提出了理念性的教学建议。诸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40~42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根据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经历描、找、说、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学会识别这些图形的方法,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描一描1.(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积木。)同学们,今天来了一些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说一说。)2.对,这些都是我们认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 (试用修订本 )第一册“认识图形 (一 )──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能区别和辨认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知道它们都有六个面。   2.通过摸、看、想、说、拼、数、比等多种活动,形成初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感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有序观察,正确辨别长方体、正方体的物体。   难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