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习作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习作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应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实践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2.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本的习作训练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忽视,新编的统编教材则安排了多次基于"观察与习作"的习作训练.针对这一新的课程设置,教师应在施教前通过钻研教材,领会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习作教育视角,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布置观察任务,指导学生走进生活以获得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提高微习作效果的训练策略有哪些,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为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把活动与习作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取之不竭的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人与人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只有源于生活的习作才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倡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进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反对那种事先规定套路,为写作而写作的做法.只有将学生的写作生活与真实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在习作中学习诉真情.做真人.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才能让学生习作开出更美的花.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学生最好的习作导师,习作技巧也是从事实归纳出来的.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事实,细致表现事实,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很好的作文.让小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生活很多样,习作素材由你选,就是写出最熟悉的为好.  相似文献   

7.
赵霞 《小学语文》2012,(1):46-48
在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尊重学生习作感受,关注学生习作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是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一种好做法。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习作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习作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应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实践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9.
一、全面观察,有序表达 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习作看,选材都比较贴合学生生活,容易理解,易于表达.比如第一单元习作"介绍家乡景物",这个题目写的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所见景物,是他们生活中所熟识的真实场景.单元习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仔细观察,能说出景物的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样的习作要求就能让学生有章法可循了.  相似文献   

10.
习作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也反映了生活.只有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体验生活中的环节,从生活化的角度进行习作,才能使写作素材如泉喷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小学习作教学常常方法陈旧,脱离生活实际,舍弃生活的源泉,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习作而习作"的怪圈,造成习作说假话成风,这一切都是学生生活抛弃习作、习作教学背离学生生活带来的尴尬。教师在三年级作文起步时,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炼语言和创造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学生参与习作教学活动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习作素材,从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真情实感地表达,促使学生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享受生活,运用生活中的习作素材抒发个性化情感内涵,有利于逐步提升学生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走进生活,捕捉孩子的心灵 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挖掘写作之源.让学生通过看、听、经历和感受,引导其进入生活领域寻找习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练习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生活经历入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素描平凡生活,启迪习作思维,促进其真情表达。一、串联生活,摄取习作素材生活是习作的源泉,生活中并不缺少学生习作的内容,关键在于怎么去发现。因此,教师要紧紧地串联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启发思考,让学生自然地从生活中摄取习作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朱黎 《华章》2006,(12)
一、以观察、阅读为先导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先导。学生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避免“熟视无睹,胸中无物”。指导学生观察应注意4点:1.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2.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3.观察要注重事物的本质和特点;4.观察要运用对比和联想。教师要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生活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也可以按习作的要求带着明确的目标到生活中去观察,并逐渐减少引导,让学生独立观察。“勤于阅读,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阅读对习作的重要意义。但是,阅读必须在学生的观察和习作…  相似文献   

17.
毛凤梅 《宁夏教育》2014,(10):57-59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作文兴趣的培养,作文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习作教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美好的人、事、景、物。让习作教学走进情境,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趣,激发习作兴趣。让习作教学走进想象,给足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习作教学走进模仿,使学生有法可循,降低作文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正>在习作教学中,积极开展基于学生体验的习作实践,让学生回归生活,发展观察、思考、感悟、想象、表达、创造等多种语文能力,既是课程实施的需要,又是让学生习作能力与生命成长和谐共振、共生共长的需要。一、留心生活,记录感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日常,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景、物、人、事中寻找话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降低习作的难度。如在指导四年级上册“写观察日记”时,笔者提前两个星期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两周后,  相似文献   

19.
作文的源泉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的过程就是儿童感受和体验生活的过程,是记载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凋: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并通过习作来描述生活,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真正做到把生活与习作紧密地联系起来,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源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习作来反映生活,描述生活,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认识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呢?一、链接生活——丰富体验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增强积累,丰富体验,为习作开渠导源。1.引生活之水,灌习作之园。一是要以文化为食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