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运会”,人们期待上海世博会能给城市、区域、国家的经济、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强劲的拉动力。这些期待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世博会与教育的关系,世博会之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教育在世博会中应该有什么作为。这些问题凝聚成一个问题:我们对世博会的教育期待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世博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电梯、电话、电视、电脑、海底电缆、因特网、现代生物技术、蛋卷冰淇淋、摩天轮……无一例外。人们因此由衷地赞叹——  相似文献   

3.
世博会见证了人类进步的足迹,推动着人类的科技创新。小到蛋筒冰淇淋、瓶装水、电灯,大到电梯、汽车、飞机,这些部是从世博会走入公众视野并最终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历届世博会都是各国最新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而上海世博会更是着重推动世界各国相互交流与借鉴,吸引大家关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电梯、电话、电视、电脑、海底电缆、因特网、现代生物技术、蛋卷冰淇淋、摩天轮……无一例外.人们因此由衷地赞叹--  相似文献   

5.
他是世博会的常客,世博会是他的舞台。从1876年到1893年,他那些改变人类文明史的发明总是历届博览会上备受瞩目的焦点,有时候美国馆里超过1/3的展品都源自他的创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巴黎世博会时,人们甚至觉  相似文献   

6.
尧文群 《英语辅导》2011,(2):199-202
历届世博会主题精彩地传达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创造,展示和分享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中心思想和美好愿望。作为世博会主题的语言载体,世博会主题口号的翻译值得人们关注。针对世博主题口号的语言,文本和功能等特殊性,本文参照交际翻译理论,对比分析历届世博会主题口号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把历届世博主题口号的翻译手段分类为移植法、修剪法和花开法三种方式,并加以例证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世博会在二战后停办了很长一段时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二战后第一个举办世博会的城市。 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的首都。可是为什么人们也称它为欧洲的首都呢?因为除了欧盟总部外,还有数百个国际机构设在布鲁塞尔。布鲁塞尔曾经举办过两次世博会,一次在1935年,另一次在1958年。  相似文献   

8.
世博与中国     
《神州学人》2010,(5):8-9
历史上的世博会与中国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定期举行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集会,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18世纪,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相似文献   

9.
曹喆 《神州学人》2010,(8):7-10
世博会成就发展梦想 5月下旬的上海凉爽宜人,人们参观世博会的热情却已提前“入夏”。记者随着人流缓步进入世博园区,未曾仔细端详,只用余光扫去,中国馆的那抹火红便“独占”了视野。  相似文献   

10.
凝聚着一个国家虔诚企盼的世博会,它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今天,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百年的等待,无数炎黄子孙的企盼,那片耀眼的银河群星闪烁!点亮一盏灯,点亮你我精彩的世博!开启一扇窗,开启祖国成功的明天。我们在笑迎天下宾客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一扇交流融合的窗!文化的交流与分享。古代封建王朝,人们的视野是闭塞的。直到近代,人们才见识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精妙绝伦的瓷器、自然淡雅的书画、韵味深远的诗词……如今,随着世博会一个个主题馆的建立,人们领略到各国的历史背景与风土人情。流连于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在世博会还是在科技馆,人们最喜欢去的都是立体影院。在上海世博园区,人们排着长队往往就是为了体验一把立体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火车、洗衣机、电灯、电话、飞机、电视机等等,对你来说都不稀奇了,那么,是谁把它们带到世界大舞台的?世博会!所以有一句话,叫"一切始于世博会"。让"血脉"畅通的高速公路也不例外。有了汽车后,人们发现距离变短了,时间变多了。就算去几百里外、  相似文献   

13.
聊聊世博会     
人们公认的首届世博会,是1851年5月11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有25个国家参加,16天展期内共有630万人次前往参观。这次博览会,较好地展示了英国工业技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1867年在法国巴黎,187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1876年在美国费城,1893年在美国芝加哥等地分别举办了多次世博会。1915年为纪念巴拿马运河开通,著名的巴拿马世博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这次世博会上,中国的茅台酒和张裕白兰地酒荣获金奖。  相似文献   

14.
参观上海世博会,人们总会为世博会的宏大景观所折服,更会为高科技带来的奇观而惊叹。我作为物理老师置身于其中,就产生过强烈的情感冲动,自然联想到自己的物理课堂教学,回来后一直在思索: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将世博会的什么引进课堂?笔者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持续半年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10月31日结束了,我没有去看过世博会(当然,我不后悔没有去看过,这起码使我避免了产生看过以后更大的后悔),一些去看过世博会的人们可能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相似文献   

16.
高菲 《少年月刊》2010,(9):52-53
走进上海世博会,游客们在惊叹一个个建筑奇迹的同时,更被随处可见的绿色环保科技所折服。本次世博会上,诸多展馆中都使用到了“绿色智慧”,把节能环保的新科技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感受到世博建筑的“绿意盎然”。下面,就让我们去体验一下世博会上的绿色科技吧!  相似文献   

17.
世博会从其开创伊始就是一个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舞台,许多我们熟悉的生活中的用品都首次现身于世博会。世博会有一个著名的口号:一切源于世博会。创新精神是世博会永远的主题,不仅体现在总体内容的指向上,还体现在具体展品和展示方式上。很多富有创意的发明都是首先在世博会中展出,进而才引起世人关注。世博会和创意仿佛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同样也是由世博会而出名的碳酸饮料、汉堡包、炸鸡腿和比萨等食品至今还在流行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世博会的创新促进了科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朱咏雷 《上海教育》2008,(21):34-35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自2002年上海成功获得世博会举办权以来,围绕世博会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在迎接世博会的日子里,本刊特推出专栏,与读者分享有关世博会的历史、现状,畅想世博会为上海市民带来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9.
1851年伦敦世博会,全球首届世博会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世博会的创始人英国阿尔伯特亲王1855年巴黎世博会我们的愿望:希望这次世博会不仅仅是新奇玩艺的集合地,而是全世界的工业、商业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传播文明文化的渊源。——拿破仑三世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10,(11):22-23
2010年中国最大的盛会就是世博会。精彩纷呈的世博会在半年时间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于孩子们来讲,世博会更是一份珍贵的的礼物,通过参与世博会,我们了解世界、放眼未来。孩子们的参与,也是世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