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说:“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这段话科学地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和它们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我们的新闻工作,在两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文化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在农村形成了以家庭为主的生产形式,家庭成了农村经济最活跃的单位,广播如何面对新形势,使宣传扎根于每家每户呢?溧水县站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于1987年4月16日创办了《家庭之友》节目。这个节目每周一档,每档十分钟。9月中  相似文献   

3.
文化体制改革是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继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绩后,又一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改革事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导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河南省也不断加大措施,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并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推进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走过的发展道路.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一、意义和作用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若干意见》是继中央1984年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经济经历了2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取得高速发展之后又一轮重大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文件标志着我国文化领域全面性、整体性、实质性的改革拉开序幕,对我国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进而加快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起着决定性和推动性的作用。文件是中国整体性改革进程的继续和深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步战略的启动和实施,具有历史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14年改革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又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理论上的大突破。伴随着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会带来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管理制度、领导作风等方面的重大转变,对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是从事出版事业的,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样在这种新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下达快两年了。这两年来全国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我国农村经过五年多成功的经济改革,迎来了新的形势。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评报一束     
注意报道改革引起的社会心理变化张南——评《北京日报》1984年6月14日第一版《承包出效率》改革在我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和正在引起一系列深刻而可喜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北京日报过去关于改革的宣传,广度和深度都很不够。比如,关于经济改革的宣传,多限于报道实行的办法,获得的经济效果和人们收入的增加,至于由此而引起的许多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则往往在我们报道的视野之外。其实,其中是有不少好题目的,也有不少好的文艺题材。这方面有不少新闻资源有待我们去开拓.13日人民日报金凤的通讯可供参考。《承包出效率》反映了一些改革在工人  相似文献   

8.
单莉 《浙江档案》2001,(6):32-33
当前,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正从工业经济逐渐向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转变.这预示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个全球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62亿,仅次于美国的2.11亿,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0.
浅阅读时代的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才明 《图书馆杂志》2007,26(11):91-94
"快餐化的生存方式、复制型的生产方式以及即兴式的思维方式,直接导致了浅阅读的诞生","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凭借这种新的方式,人们找到了以往任何时代所不曾体验到的快乐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的又一个引起国内外瞩目的重要文献,它将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在这场改革中也肩负着重要使命.教育改革不仅向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会.教育改革必将从物质条件上、思想观念上大力支持图书馆的发展,而图书馆也应当并有可能在有限的物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它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等活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图书馆作为社会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基地,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也将被赋予新的使命,新的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员的职责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地进步,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解放同样促进了传播方式的改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媒体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传播需求。人们依托网络技术传播的方式更加自由,"两微一端"的产生和发展更加满足了人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陆小华在《南方传媒研究》第八辑撰文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在推动传媒加速变革,一些新的趋势性变化正在影响传媒的运作。1.新媒体加速演变。新媒体正以  相似文献   

15.
马睿 《档案与建设》2015,(10):25-2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银行业正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银行档案工作作为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进一步防控金融风险、有效打击金融犯罪、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的银行界普遍存在重视金融业务、轻视档案工作,既不注重档案的管理,也不注重档案开发利用的现象.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档案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银行档案的安全管理、开发利用等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正在改变着我们对市场经济性质的认识,也正在改变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组织方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策略。经济基础发生的这一重大变化,必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人民广播事业发生重大影响。我们应该对广播的性质、任务及其生存和发展机制作新的思考。广播必须进行宏观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发挥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运用市场经济机制谋求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搞好电视经济节目,中央电视台近10多年来对经济栏目进行了多次改革和改版:1985年,创办了第一个经济栏目———《经济生活》,打破了中央电视台无经济栏目的历史。1987年,开播仅一年多的《经济生活》改为《综合经济信息》,以适应市场经济和人们对经济信息的需求。1989年,《综合经济信息》又改为《经济半小时》,内含12个小栏目,并把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传播国内外经济信息、沟通流通领域、当好消费者的参谋作为栏目的宗旨。这一改革不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使观众耳目一新。但每天只有半小时的经济栏目显然与我…  相似文献   

18.
陈显军 《新闻窗》2007,(6):48-49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生产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思维、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于新闻、文化、娱乐、健康、金融、交通等方面的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需要面越来越广;同时,需求的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传媒的发展推动了这种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传媒自身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九年的光辉历程.改革从农村起步并迅速推向城市.工业是城市生产、建设的主导力量,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丰富多彩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给新闻报道开辟了崭新的活动空间,新闻报道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改革的进展.本文希望通过对近年来人民日报关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报道的分析,对我们走过的道路进行认真的反思. 1984年10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人民日报10月21日全文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10月6日刊登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时代的挑战与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上)》,接着,7日又刊登了它的下篇《改革阵痛中的觉悟》。这两篇文章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纷纷给报社编辑部写信,或赞扬,或谈自己的感想,言之真切、动人,值得大家一读。党的十三大已经胜利闭幕。大会之后,我国改革的步伐将加快,改革将深化,宣传工作如何紧紧跟上,如何在进一步宣传改革中改革宣传,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地保证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新闻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亿同胞,在一条船上。我们相信,阅读过《方位》和《觉悟》两文的新闻界同行,在看了本刊发表的部分读者给人民日报的信之后,对思考上述这一问题,一定是会有新的启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