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涵,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新课程结构。新课程总体结构是由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构成的。就具体的学习科目而言,各个科目内部的结构并不一样,准确把握学习科目内部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课程总体结构,进而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基本内涵。本文试就语文学科的课程结构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课程结构的改革是这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结构的最大变化是模块的设置。模块的设置,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等都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把握模块的性质、特点和设置模块的意义,如何按照模块的要求实施新课程、推进学科教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中需要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高中数学课程基本框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基础性和选择性。与以往的高中数学课程相比,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由模块构成,采用学分管理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课程由十个模块组成 在高中新课程系统中,地理学科是惟一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学科。地理必修课程由自然、人文和区域三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108学时;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自然灾害、旅游、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课程可以在必修课程之前或同时或之后开设。  相似文献   

5.
经教育部批准,自今年秋季起,天津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进入新课程实验,全市65000名高一新生将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学习。为了切实推进全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育部研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在这里,本刊发表天津市教研室课程室对高中新课程的新内涵以及各学科教研室对高中各学科新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的解读文章,希望高中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和深入探讨,积极投身到高中课程改革实践中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王琴 《考试周刊》2013,(32):140-141
<正>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本次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载新课程的教材是否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和在课程实施中能否落实新的教育理念。当前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教师积极研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是该模块教材实施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做了相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继本世纪初,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2003年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出台。2004年秋,已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高中的起始年级进行新课程实验,如何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课程的到来呢?2004年4月1日,市教育局基教处专门在我校召开了合肥市省、市示范高中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理论务虚会,集体研讨了《普通高中课程南案(实验)》。作为学校教学的管理,要冷静思考和回顾课改经验和教训;积极钻研新课程方案,用新理念来规划我们的教育行动;增强超前意识,务实走好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每一步。  相似文献   

8.
《云南教育》2004,(5):44-44
高中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旨在保证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共同要求,选修Ⅰ旨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中加深和拓宽的学习内容,选修Ⅱ是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自2004年实施以来已经在全国逐渐铺开,取得初步成效。对其课程设置进行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有利于调整和完善高中新课程。对我国高中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的分析主要立足于三个方面:课程设置的取向在坚持以学科为本的同时是否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课程设置在基于知识学习为本的同时是否兼顾学生的发展;课程设置是定位于因高考设课程还是以课程定评价。对高中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新课程实施能否给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带来好处;新课程能否解决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协调性;各课程的设计是否体现学生学以致知与学以致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山西省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行列。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美术课程,就要求教师在美术课教学中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发展,情感得到激发与积淀,智慧得到启迪与提升。  相似文献   

11.
模块在整个高中新课程中具有显要的课程战略地位。在高中新课程的推进中,存在着模块实施的学科化、模块开设的选择性缺失等不良实践倾向。坚持高中各课程地位的平等性,提升高中模块开设的选择水平,已成为深化高中模块实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相似文献   

13.
《陕西教育》2007,(6):8-10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和工作部署,我省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将于2007年9月全面展开。有计划地实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使广大高中教师尽快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满足新课程教学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确保高中新课程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了做好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设置、模块划分三个层面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突出强调课程的选择牲和多样性,力图构建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旨在促进高中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次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取向: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要改革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我们首先要研究的不是国内课程在形式结构上与国外的有何差距,如选修课比例多少、活动课程又有何不足,而是要研究普通高中课程的实质性构成要素应有哪些,高中课程到底要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产生哪些实质性影响。在这次普通高中课…  相似文献   

15.
应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邀请,本刊策划与组织了部分普通高中新课程课标组专家走进实验区的活动。本文是继英语等调研报告后的第三份报告,希望对广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师有所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部署,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经分批启动,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江苏、天津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12006年福建、浙江、辽宁、安徽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市)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最近,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进程,计划2007年中东部省份全部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普通高中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吉林省已决定,2007年秋季入学起,高中进入新课改。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新课改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及其说明,体现了国家对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学校必须完整地向学生公布,作为学生制订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18.
王立臣 《学子》2012,(6):13-14
自黑龙江省普通高中采用新课程实施新课改以来。新的普通高中课程定格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总体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在三年的学制中,为防止学生过早偏科,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内,  相似文献   

19.
一、新理念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天津市教研室在市教委的领导下,精心组织队伍,编写了全套《信息技术教材》,并通过了教育部的审查,获准在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使用。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与实践成果,形成了我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至此,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之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图1),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皆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等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高中物理新课程对许多老师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这里想就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1系列的部分特点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