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说”为“四能力”之一.《语文教学目标》对初中生的说话能力已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说话训练能力是无可非议的了.然而,笔者要强调的是,农村语文素质教育须从“说”入手,以“说”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出说话的重要,“语言这种能力工具,是搞好交际的使者,缺之不可,单靠文字不行”.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言具有文字所不能达到的功能.”说话这种能力是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强化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中学语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是语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说话能力要达到的目标是 :说话有内容 ,观点鲜明 ,不说假话 ;意思集中 ,前后一贯 ;用词妥当 ,语句完整 ,句式无语法错误 ,不呆板 ,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实现说话要求等。我主要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训练。一、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多读 ,是培养说话能力的基础。叶圣陶指出 :“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要想出口成章 ,必先“…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认识水平、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语言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写好作文,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发挥自己的语言功能,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语文作文教学中说话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工具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对于写作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娜 《陕西教育》2002,(8):32-3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听话、说话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观察、分析、表达、概括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不注意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那么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因此,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必须下功夫的一项教学内容.口头语言的训练,有助于发展书面语言,要提高"写"的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3,(62):43-44
小学语文阅读与说话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说话、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牢记语文教学的初心,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吃透教材,讲究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质疑等方式方法,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读读讲讲,把说话训练贯穿在讲读课文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听、说、读、写一起抓。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定向交流工具,也是社会发展向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既然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抓住了三个环节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整体培训。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能够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应该抓住学生低年级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低年级的老师要立足于课堂,又不拘泥于课堂,指导学生说,激发说的兴趣,创  相似文献   

9.
陈霞 《广西教育》2008,(14):34-34
说话能力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都要依靠说话,同时,说话训练又与读写训练有密切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对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必须重视对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特别要充分利用教材。 一、借助插图。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低年级的课文插图色彩鲜艳,图文并茂,富有童趣,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通过静止的画面,可以联想到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说话训练是一项不能忽视的教学内容。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特别是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心理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2.
李浩 《语文天地》2012,(22):77-78
学生说话能力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大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说话能力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说话能力是语文素质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5):61-62
语用能力是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并对学生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说话是人们将思想活动与思维内容按一定的表达方式转换为外部语言的一种快捷的表达性思维活动,是广泛而直接的社会交际工具。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当务之急,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工具。智障学生由于大脑皮层的损伤,语言表达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智障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缺乏,是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一大障碍,因此对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十分重要。仿说句子教学是智障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他们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当前培智语文教学中的仿说句子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教学观应当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沟通能力。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仿说句子教学的现状,优化教学策略,尝试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补救,让智障学生通过仿说句子训练,切实提高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从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是先有口语后有文字的,人们学习语言也是先学会说话,然后才学习写字。说是写的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口语使用的范围和频率已经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时代迫切要求人们加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要求人们讲话不仅要清晰、准确、有条理。而且要求人们讲话要文雅、流利。如果一个人说话能力差、词不达意,就会给他个人及社会造成损失,如果语文教学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就不能适  相似文献   

17.
孔德美 《辅导员》2011,(24):53-54
语言是语文的核心。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说话教学的重要性。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结合起来.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8.
儿童获取知识的先决条件是语言的发展。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它也是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尤为重要。一、教师引领示范,让学生规范地说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说话不够完整,使用更多的是生活化的语言,语句不规范。这就要求教师示范规范的语言模式,给学生一个辅助的拐杖,学生才能在模仿中把数字化的文字语言说正确,说规范,从而为理解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语文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听和说属于语言的初级阶段,读和写属于语言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听和说的基础上的。说话能力是形成书面语言的奠基石,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那他(她)的写作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要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说话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轻视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并运用汉语语言以及文字,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要鼓励学生精读与范读相结合,增加语感的积累,要培养学生善于在文章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语感,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将语感的培养带入语文的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汉语直觉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