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庭教育》2006,(1X):40-40
我和丈夫打算离婚,但双方都希望我们5岁的孩子随自己生活。请问,如果我们离婚,法院一般会根据什么来决定孩子由谁抚养?  相似文献   

2.
张静 《辅导员》2013,(30):12-14
一、"离婚"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现在社会的离婚率已经有了陆续增加的趋势,所以在不少教师的班上一定免不了会有单亲家庭的孩子,而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孩子受到的伤害总是大过父母的,离婚家庭的孩子通常会特别敏感和易受伤害。对孩子而言,离婚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永久存在的"生活经验",如果不经过特别的心理疏导,负面的影响将会伴随孩子未来的一生。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孩子和家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2011,(11):52-53
隐瞒,对孩子的伤害更大。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家庭结构残缺,父母应让孩子知道真实的情况,教育孩子正视现实,因为隐瞒和欺骗都是暂时的,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如果是离婚,要尽快及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实,不把离婚的责任推到对方的身上(即使是对方的错)。明确地告诉孩子:"经过慎重考虑,爸爸妈妈决定不再生活在一起了,但我们都将继续爱你,不管你和我们中的谁生活在  相似文献   

4.
若梅 《家长》2002,(Z2)
离婚,永远不是轻松的话题。无论是离婚当事人,还是他们的孩子,离婚带来的后果都将是沉重的。就像我们今天将看到的这一组文章所描述的——痛苦的孩子、艰难的父母;生活的窘困、前途的渺茫……但我要说的不是这些,我要说的是:作为离婚当事人、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只能作出痛苦选择的时候,该有怎样的心态,该如何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5.
张静 《辅导员》2013,(20):12-14
<正>一、"离婚"的社会背景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现在社会的离婚率已经有了陆续增加的趋势,所以在不少教师的班上一定免不了会有单亲家庭的孩子,而在离婚这件事情上,孩子受到的伤害总是大过父母的,离婚家庭的孩子通常会特别敏感和易受伤害。对孩子而言,离婚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永久存在的"生活经验",如果不经过特别的心理疏导,负面的影响将会伴随孩子未来的一生。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如何给予孩子和家  相似文献   

6.
Q我和丈夫要离婚了,我们有5万多财产,其中一部分是给尚在读幼儿园的孩子买保险的。投保人是丈夫,受益人是孩子。现在,我们协议孩子跟  相似文献   

7.
做好离婚父母来园看望孩子的工作,是幼儿园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做到坚持按原则办事,遇到矛盾不回避,积极引导,尽职尽责。1.抚育孩子的一方不让另一方来园看望孩子,怎么办?我们的做法是:以理服人,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例如,一位父亲送孩子入园后,坦率地告诉老师:“我和他妈离婚了。在别的幼儿园时他妈每  相似文献   

8.
让湖 《家长》2009,(4):33-33
去年我与我妻张某,因感情不和而协议离婚。根据协议,孩子由她一个人抚养,我们共同所有的房子及房中的冰箱、彩电等财产也都归她。离婚后,我孤身一人从房中搬出,南下到外地打工。最近,我前妻突然给我来电话,说孩子马上要上学,让我给孩子交学费。请问,离婚时,我净身出户,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她,现在我还应当负担诸如孩子上学之类的费用吗?读者才顺  相似文献   

9.
近日,罗马一法院对一起离婚案作出了令全世界父母离婚儿童欢欣鼓舞的判决。事情的起因是一对夫妇离婚时为争夺对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和住宅居住权大吵大闹,法官鉴于孩子是离婚中最不幸的受害人,特判决这对夫妇归孩子所有,原有住宅的居住权归孩子所有;离婚的父母得轮流返回孩子身边尽责,直至他们成年。(1996年3月)父母离婚后归孩子所有!《服务导报》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心智和才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以后的成长之路,生活在不幸福、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文中的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他的父母认为是由于他们离婚造成的,父母离婚是导致孩子厌学的唯一原因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委。  相似文献   

11.
离婚虽然是夫妻间的事,但与孩子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父母在处理离婚时,把真情要告诉孩子,至于什么时候告诉孩子,怎样告诉孩子,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大事,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有的家长还未下决心离婚,但“不行就打离婚”的话就时常挂在嘴边,使孩子经常处于惶恐状态;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片面地攻击  相似文献   

12.
离婚,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莫过于孩子!不知那些已离婚或正要离婚的父母们是否明白这个道理。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孤独、自卑和自闭。这些心理不良反应将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终身的发展。如何把单亲家庭孩子心灵所受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另外,孩子失去父(母)爱后内心世界受到怎样的伤害,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为此,我刊从本期起将在“家庭文苑”栏内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欢迎大家踊跃撰稿。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人看来,离异的夫妻就如缺亏之月,单亲家庭的孩子好像残疾少年。似乎,一旦家庭离异,孩子就会深受其害,变得性格孤僻,爱发脾气,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容易走入歧途。对于孩子来说,似乎谁都无法否认离婚是百分之百的悲剧,是给孩子的成长设置的陷阱。其实,事情并非必然如此。应当说,单亲家教也同双亲家教一样,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实际上,对孩子造成危害的,主要不是父母离婚本身,而是家长以什么样的心理态度看待和处理离婚问题和单亲家教。孩子的悲剧却陷阱不是父母离婚本身,而是父母不能成功地离婚。离婚是婚姻的不幸,…  相似文献   

14.
邓惠平 《父母必读》2020,(5):104-106
当家庭结构出问题时,我们要相信孩子身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只要养育方法得当,父母离婚这件事也能激发孩子内在的心理能力,激活孩子的抗逆力,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向优势视角与发展视角转变。  相似文献   

15.
来信解答     
孩子被前夫接走,幼儿园是否有错?南京读者王婉婷:2005年我和前夫离婚。离婚时,法院判决孩子由我直接抚养,前夫承担部分抚养费。为了孩子的面子,我没有向幼儿园讲我离婚的事,但特别叮嘱幼儿园,每天孩子只能由我来接,其他人一概不能让接走。2006年6月30日,我去接孩子时,被幼儿园告  相似文献   

16.
家教文萃     
新加坡夫妇离婚必须制定“育子方案”面对不断上升的离婚率,新加坡出台了一项保护孩子的规定,凡是要求离婚的有子女的夫妇,必须向当地家事法庭提出一份详尽规划孩子未来的计划书,人们称之为“育子方案”。其目的是要求夫妻双方把离婚后应对孩子负的责任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离婚申请获得批准的先决条件。在新加坡过去的法律规定中,夫妻离婚时对孩子的归属也有所规定,但比较笼统,容易为日后的争端、推诿埋下伏笔。新的“育子方案”则非常具体,其中包括孩子的监护权如何行使;孩子将入读哪一种或哪一所幼儿园、学校;离婚后夫妻双方应…  相似文献   

17.
暑假刚开学,我发现班里一个学生一反常态,过去,衣服整洁,性格活泼,但最近衣服很长时间不换洗,经常旷课,不与同学接触,不爱说话,通过了解才知道,他的父母离婚了……离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同时,又是众说不一的敏感问题。但是,不论离婚现象是“文明进步的标志”,还是“世风日下的体现”,我们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家庭破裂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孩子,特别是上中、小学的孩子。就拿这个同学来说,父母在“离婚大战”中对财产分割、孩子的抚养权等问题上长期未能达成协议,双方均利用孩子做筹码来争夺财产…  相似文献   

18.
潘家永 《家长》2009,(5):34-34
我和丈夫欧某因感情不和,双方准备协议离婚,8岁的女儿由我抚养。但是在起草离婚协议时,我们对孩子抚养费的范围有不同理解。我认为,孩子的抚养费实际上就是生活费,欧某除了每月支付孩子450元的生活费外,还应当支付相应的教育、医疗等费用。欧某则认为,抚养费已经包括孩子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在内,他每月只需给450元抚养费即可。请问,孩子的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是否包括在抚养费之内?  相似文献   

19.
在新加坡所有想要离婚的夫妇,都必须向法庭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孩子未来的计划书——“育子方案”,将夫妻双方离婚后应对孩子负的责任以法律文件形式确定下来,作为离婚申请获得批准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您好!我校现遇到一件离婚父母到校探望子女纠纷的事儿,面对孩子家长,我们也很无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故向贵刊请教,急盼解惑! 管某是我校的五年级学生,她的父母因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于2002年12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判决书确定管某由母亲刘某抚养,父亲管某某每周探望孩子一次。判决离婚后,父亲管某某逢周六、周日探望管某时,母亲刘某以管某有课外学习为由,拒绝管某某探望,管某某思女心切,有时中午跑到学校探望孩子,有时放学要接孩子回家,刘某得知后要求学校配合其拒绝管某某的探望请求。我们学校对管某某十分同情,但学校夹在刘某与管某某之间很为难,希望律师给我们出个主意。江苏某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