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淡漠。他们不乐意承担对他人和集体的义务,不关心整体的利益和荣誉,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不习惯纪律、法律的约束,不顾及社会的道德规范,不顾及行为的社会后果。当自己的行为已经有损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时,不但没有羞耻感,反倒以此为荣。这些现象的存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害,甚至导致一些孩子产生反社会的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淡漠的现象之所以产生,固然有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也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 1、家庭“一切向钱看”的氛围模糊了孩子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这些年在社会“黄金潮”的冲击下,一些家庭中,家长开口钱,闭口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具有一致性,但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关注点等方面也存在着利益与需求的冲突。在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博弈中,家庭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的责任,敢于表达自已的愿望,参与学校管理,维护自身的权利。学校则应该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倾听家长的呼声,提高教师素质,改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对教育,国家、家庭、学校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是利益预期不同。国家关注的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过去,要求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改革开放后,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家庭关注的是家庭利益,让子女接受教育主要是为了他们将来在社会上  相似文献   

4.
家庭与法     
《家庭教育》2010,(7):71-71
前夫卖掉女儿名下房产,我该怎么维护女儿的利益? 我和前夫离婚时,双方协议把婚内财产一套房子转让到女儿名下,女儿今年5岁,由前夫抚养。现在前夫再婚,把女儿名下的房子卖掉了,钱用到哪里去我不知道,我该怎么维护我女儿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8,(3):87-9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尤其在利益多元化的新世纪,利益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基础,利益问题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着人们的三观。利益教育侧面化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不是单纯依靠经济手段,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利益教育的内容为理论基础,重塑利益教育的内容、构建相关机制、优化教育环境,矫正利益教育侧面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论利益教育     
黄静婧 《中国德育》2007,2(9):30-33
利益教育就是要给人们指明争取利益、谋求利益、维护利益、享受利益的正确方向,使人们能够合法谋利、理性维利、共赢创利、合理享利,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当前在我国进行利益教育是迫切而重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需要利益教育的助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导致利益的分化。教育是社会子系统,其转型也与利益的分化密不可分。一方面利益是转型的润滑剂和发动机,另一方面教育转型也为利益的重新分配提供了终极的合法性。没有利益的分化教育转型或难以启动,或半途而废;没有教育转型,利益的分化则可能越过合理性的边界,最终影响社会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某中学七年级一名男生,因一时无法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而产生了辍学、离家出走等念头。后经学校与家长通力合作,也只落得个半寄宿的结果,即一周内破例允许该生在家住两宿。究其原因是:孩子离不开家长,先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学会适应和生存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优越的家庭条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如果孩子始终生活在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顺境中,一旦离开家庭,就会产生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不敢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和挫折。试想,一个拒绝群体生活、只能适应自己家庭的人,将来又怎能立足…  相似文献   

9.
段霄 《教育艺术》2000,(11):7-7
为增强国人的爱国热情,有识之士经常呼吁: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抓起。老师家长早有共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忽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这两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并取得了一些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家庭管理是一门特殊的学问。因为在这个组织中,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利益分配,却有着极强的结构稳固性、情感性和历史性。任何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断改善现有条件,追求高品质幸福生活。用管理的理论来说,就是“用最低的投入获取最高的价值产出”。我们试图从人、财、物各方面来探讨家庭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政策本质是对教育利益的配置,政策过程就是各类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基于相同利益组成的各类利益集团是教育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博弈的的基本形式。在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各个阶段,各类利益相关者都是以自身利益需求的满足为目标选择自己的博弈方式、方法和路径,从而呈现出复杂的利益博弈结构和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子女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要靠父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一、尊重。尊重是一种情操,家长要有勇气以平等的态度坐在孩子身旁,促膝交谈。亲情、热情加忠诚可形成无法比拟的教育优势。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他告诫我们,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尊重子女的人格,尊重子女的兴趣爱好,尊重子女对未来的发展和选择,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人父母者应有这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在发展,家庭收入在增加,父母给孩子的钱也在增多。孩子们手中的钱多了,他们是如何花费的呢?据调查资料显示,每天花费5元以下的学生占70%,6—10元的占12%,10元以上的占8%,不花钱的占10%。就其用途而言,购买学习用品的占15%,玩具及其它占17%,食品高达68%。讲究吃、穿、玩,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正在孩子们身上蔓延滋生。孩子不合理消费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消费传媒导向的原因,也有学校消费教育不力的原因,而最主要的则是家庭消费教育的失误所致。成功的父母都很重…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幸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崇尚家庭美德教育,追求充实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家庭和睦,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一、构建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一个家庭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小分子。只有家庭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成为可能。一些家庭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急功近利”,容不下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缺少兼容性,行为简单粗暴,相信“棍棒之下出人才”采取“封建家长制的管教方”失去个性、失去创造力、失去想象力,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在许多中国父母的眼中,那种精力旺盛、好动、好奇的孩子被划在“顽皮”之列,对他们更是要严加管教。例如:有一“顽皮”小孩常被父母打,到幼儿园后因一琐事打小班的学生,问他为何这样,他居…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佳场所。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也是分享家庭价值观和家庭理念的最佳时机。父母双方具有同等的责任。双方要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责任,并在教育理念、策略和方法上协调一致。提前做好回答孩子各种性问题的准备。父母应该尽早了解孩子的性发展特点和他们可能提出的性问题,不要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揣摩孩子的性动机和性行为。对孩子任何有关性的提问,父母都应该有所回应。如果父母总是回答孩子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利益是指教育主体从教育过程和结果中获得的、能满足其需求的物质财富或者非物质财富。教育改革是对教育中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教育中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势在必行。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利益关系的基本法律手段,与教育利益关系调整的道德手段和政策手段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优势。教育法要关注重大教育利益和重大教育问题,并将之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教育须自家庭始,这原本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然而在今天,却又很有重提它的必要。在今天,尽管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特别是那些望子成材心切的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却仍旧十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攸关国计与民生,与国家、民族及千家万户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息息相连。教育与利益之间关系的实体形态构成教育利益,反映教育领域中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教育权利、机会、资源等分配所形成的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教育利益具有一般利益共性和自身特质,需要在利益体系中合理定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多面的、综合的,教育利益应从多个方面划定与其它利益的边界。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通过意义动机、社会激励、共同体压力以及日常生活,使传统家庭伦理内化为社会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信仰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贯通、与现实利益相挂钩、与风俗习惯相融合,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