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实施了"三名教育工程"(即挂钩名校、结对名师、聘请名家),由苏州市教育局派出骨干教师驻校支教张家港市南丰中学。"区域支教"是"三名教育工程"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具有亲源性、持续性、共生性等特性。经过数年的努力,张家港市南丰中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到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最近,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也将推进省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2013,(4):10-11
为了打破学校教学经验的校际壁垒和资源封锁,发现和提炼更多的优秀教育成果,促进所有学校都能共享区域内一切现有的先进经验,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区域教育质量高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闸北区教育局于2008年4月开始实施“星火计划”。至今,闸北区教育局已经完成了第一轮“星火计划”教育成果推广,第二轮“星火计划”正在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以扎根中国本土的“三个课堂”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经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将微观与宏观二者结合,基于地域实际和个案分析,探索整体推进“三个课堂”应用的必备条件和运行机制,促进偏远地区发展公平优质教育的研究并不多见。该文着眼“三个课堂”应用全过程,聚焦重点环节和实施细节,总结开展“三个课堂”实践的共性问题并进行归因,探究“三个课堂”助力甘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深入分析天祝藏族自治县“三个课堂”应用实践典型案例,证明在贫困地区实施“三个课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推动“三个课堂”充分发挥应用效能,促进不发达地区教育提质增效,摆脱贫困代际传递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建设高效课堂,必须基于学生的"学"。就区域而言,建设高效课堂应该在"学的课堂"的旗帜下,一切着眼于学生学的实际,再结合教情、校情,精心设计,有序推进,科学优化,百花齐放,目标是不断探究学生学习路径的优化、学习自觉的形成,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的课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探究的领域非常宽广,各级各类学校又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但方向必须明确,构建必须科学,这样才能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个性风格,让学生乐学、会学、学而高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6.
存当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仍然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在现实生活中,基础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产生了相当多的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如何消除基础教育非均衡性发展带来的问题,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海门,由于“十五”期间乡镇学校的全面改造,乡村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显著的提高。“十一五”期间主要面临的是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内涵上的全面提升。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我们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抓手,以项目管理为第略,积极推进乡村教育质量的高位发展,努力实现海门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财政投入大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教师总量超员与学科缺员的矛盾、教育装备标准低与区域总量过剩的矛盾、教育供给不足与教育需求旺盛的矛盾,山东省广饶县通过建立乡镇教育园区、中心城区教育园区,以及各类教育园区,即"组团 园区模式",在实现区域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索。教育组团能够节省教师人力资本,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公共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在追求"民、独、优"目标的背景之下,其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课题。作为独立学院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以自己的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精心设计管理工作环节;充分发挥学工干部在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更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其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实现均衡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及石景山区“打造首都CRD,建设北京新城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我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现统领区域教育发展,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倡教育服务理念,走内涵发展之路,以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新教育理念统领学校发展,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服务,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区把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施现代标准化学校达标标准,作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创新发展的重要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江东区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推进中,通过转变理念认识和制度创新,初步实现了资源配置优化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均衡目标.主要思路是:从区域教育整体设计角度,探索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全民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型,包括制度研究、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特色学校建设、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及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平台构筑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对教育角色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对这种变化进行反思。而作为对这种角色认识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教育来说,无论是从理论构思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没有取得一定的进展,这样势必会导致教育不公平局势的加重。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13,(35):27-27
PISA2012测评结果的公布,让上海教育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上海教育不仅高端优势明显,而且低水平学生的比例远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即使是这部分学生的成绩也要高于OECD的平均值,校际间、学生间的差异很小。这表明上海教育多年来推进均衡发展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建设教育发展协作区是丹江口市政府主导的旨在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协作区的建设中,政府为开发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师资配置,以协调教育教学活动,这将有助于形成城乡互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并可调动各方积极性和排除制度隐忧.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京津冀区域幼儿教育均衡发展,要向精品幼儿园学习,优势互补,打造自己的特色;为京津冀幼儿教师搭建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加强学术交流与研讨,进一步促进幼儿教师交流与分享;组建专家团队,依托强大的互联网资源,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最终实现优势互补,整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6.
徐建林 《江苏教育》2022,(58):15-18
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体系中重要一环,有助于强化学校和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建立区域上下联动机制、部门职能协同机制、校际抱团协作机制,保障区域教育科研绩效评价的实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积极探索区域教育科研绩效评价的实施策略:构建“四力”评价指标,做好科研顶层设计;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提升评价项目绩效;以评促建螺旋上升,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布局不适应当前城市格局变化的问题目益突出:一是名校资源将大量闲置,二是市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无法满足。鉴于此,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可选择“联合办学”的路径,一方面可以稳定普通学校的生源.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效应,使受援学校办学品位得到提升,教育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可以扩大名校的影响,拓展名校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北仑教育经历了以普及义务教育为抓手推动教育整体发展的夯实奠基阶段、以均衡发展为指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提升阶段和以人为本理念统领教育和谐发展的锐意创新阶段。在均衡发展过程中,北仑教育形成了办好每一所学校、开好每一门课程、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的战略思路,使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落到实处。北仑现象启示我们,均衡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与基础,教育均衡的指向是以人为本,教育均衡的实质是以均衡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起,我县率先开始探索区域范围内校长、教师城乡流动机制,县城学校许多校长、名师流入农村学校,实现了县域内每所学校都有县学科带头人以上名师的良好格局,各校也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以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校长、教师流动不仅增强了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师资力量,也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安上了助力器。特别是在教育局的"课堂转型、质量效益"两大主题引领下,各校积极推行课堂转型,用课改助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办学硬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区域差异制约着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硬件整合、优化师资配置、强化队伍素质、完善长效机制探索,全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