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岳海伟 《宁夏教育》2011,(7):132-132
经常看到或者自己给优秀教师进行评价,基本都是这样的形式:××同志是学校××学科教师,本科学历。从教多年来,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其充满爱心的胸怀、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修养和出色的教学业绩博得了领导及全校师生的认可和赞誉。该同志长期担任××学科教学工作,深入钻研业务,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
3.
"优秀教师"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肯定,是给教师的一种荣誉称号。一所学校,如果大家都绞尽脑汁去争"优秀",很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和谐的声音,甚至发生一些较大的矛盾;如果大家都不去争"优秀",意味着大家已失去了积极向上的动力,已没有了全心全意干工作的激情。这两种极端的表现会让"优秀"变味儿,从而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很多学校,每年优秀教师的评选往往有固定的条件限制,如,一些学校规定:教师所教学科成绩必须位居本校或  相似文献   

4.
所谓"班主任效应",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较高的威望,学生不仅在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易于接受班主任的教导,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全身心地与班主任配合,以至于班主任所带的学科成绩是同班所有学科中最好的。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和"神奇"效应,让很多学校的校长也惊叹不已:"县官"不如"现管"!  相似文献   

5.
近日跟几个教师谈话,纷纷提到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感到一筹莫展,不知道前途如何,未来该怎么走,更怀疑自己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交流过后,我觉得有必要将我的思考整理一下,命个题目为“浅谈优秀教师攻略”,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还请斧正。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师教育,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我国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新的历史阶段,教师成为核心要素,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将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并就学科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问题,提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探索学科教师教育改革、处理好教育理论研究与学科教育研究关系、形成合作共同体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笔者发现:很多教育教学成绩斐然的教师在有了突出的业绩与声望后,往往会被上级“慧眼识英才”,安排到领导岗位上,以便让他们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这似乎印证了“学而优则仕”那句古话。的确,人才应该被关心、尊重,但冷静思考,对优秀教师进行培养,绝不是仅仅依靠提拔就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05,(9A):7-8
眼前这位四方脸,刚毅中透着慈祥和纯朴,中等个儿,结实黑亮得像尊铜像的中年男子是谁呢?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吴桥德。提起吴桥德,认识他的四邻八乡的父老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子称赞他;提起吴桥德老师,爱戴他的大山里的孩子们无不发自内心感激他。吴桥德,一位普普通通的山村教师,本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出自对学生们的热爱,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村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期,齐国的君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副行家的样子。不久老齐王死去,新齐王只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于是连夜逃出了皇宫。南郭先生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了伪装。看看我们的身边,如南郭先生般的现象还少吗?认识上——捧着铁饭碗。很多进入教育行业的人一心想获得稳定的铁饭碗,自身并不具备一个教育工作者当有的信仰和热情,仅仅满足  相似文献   

10.
许黎剑 《河北教育》2002,(12):12-12
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乘车去科技馆参观航模展,车子开时,我发现车上站着两个人——我和郑老师,而学生们一个个心安理得地坐着,有说有笑。我脑子一转,对旁边的学生说:“你们都坐着,可老师还站着。”几个学生似乎想到了什么,往里挤了挤,不好意思地说:“许老师,您坐这。”我微微一笑,说了“谢谢”就不客气地坐下了。车上唯一站着的还有郑老师,我又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看,郑老师还站着……”又有几个学生说:“郑老师,您坐。”郑老师笑笑说:“不用了,没几分钟,我站一站吧。”“不,郑老师,”我接上去说,“学生给你让座,…  相似文献   

11.
人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时通常假设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能够被抽象出来的普遍规律,但教师成长过程中也有诸多非规律性的因素。综合优秀教师成长经验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往往是在独特境遇中,教师通过发挥自身特点与个人所处环境作斗争的结果。从我国独特环境出发,通过分析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经历可以发现,我国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五对突出矛盾:适应与抗拒的矛盾(应试教育与全面发展的矛盾)、规训与教化的矛盾、保守与改革的矛盾、模仿与独创的矛盾、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往往决定了一名教师成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有很多学校要求教师"手写教案",认为"手写"能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提高备课的灵活度;"手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别教师抄袭教案或打印以前的教案充当实时教案的现象;而且,在信息化和多媒体发达的今天,敲击键盘已是常态,"手写"则难能可贵、更见功底,对青年教师特别是一种锻炼。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1999年第3期《教师博览》上读到《老师,请您走下讲台》一文,该文指出“教师的去留由学生决定,四川一中学开学生炒教师先例”。事件的主要经过为:1998年9月,四川省某重点中学高三(7)班学生在开课不到两周内“炒”了三位英语老师。被“炒”的第一位老师,全班同学公认其“很负责很辛苦”,“只是教学方法不太适应学生的要求”;第二位是“当地教育界很有名气”的教师,但她显然没有考虑到该班学生成绩的参差不齐,“全班同学怀着惋惜的心情,婉拒了这位老师”;第三位老师,让两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故意不用教材上的A答案,而用了同样正确的B答案,老师判定为错误,这位老师也兵败7斑。  相似文献   

14.
15.
曾慕名去拜访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校对他的评价是:他的语文教学非常出色.为了这个"出色",我也多次听他的课,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6.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年第12期刊发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宝来教授的《优秀教师的特质》一文,摘录如下。"优秀"是一个具有较高"区分度"的概念,它不是终极追求,当你成为"优秀"以后,还有更优秀的目标追求。而对于非优秀的教师而言,他可以通过努力成为优秀。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7.
王力耕 《教书育人》2006,(11):24-25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中心环节,又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渠道,是教与学最紧密的结合点。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是否自然、到位、透彻,看课堂容量是否足够大、信息量是否足够多,教学的终端是“做题”。然而,这种“告诉”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是唯一和最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优秀教师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与其他教师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观察、分析、概括.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个文字性的或理论性的回答.以便给那些想成为优秀教师的年轻同行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评价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3次组织学生参与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方法、手段、效果”等方面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状况提供了确切的信息,为教师管理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20.
关注理由:省教育厅的“不应以任何理由将外语作为晋升中小学教师职务的必要条件”的规定把我们的视线聚焦、定格在教师职称评定上。职称评定的本真意义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反映,在其运行的20余年中,对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准确度量与激励提升发挥出了积极的意义,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职称评定是个框,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职称到手,什么都有,就是积极性没有”……教师的抱怨道出职评的“软肋”与无奈,“权力职评”、“关系职评”、“金钱职评”、“论文职评”、“证书职评”折射出职评的公平与公正受损。理应起促进作用的职评却在运行中变了形、走了样,偏离了设立职称的初衷,甚至造成了“职称腐败”。在不断的追问中,对职评本真的思考渐显清晰:职称不仅是一种资格、待遇,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等绩效、水平的表征和鉴定,更是导引教师专业发展的风向标。引动职称变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尚需政策的导向和各方的支持,但缺失教师自觉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任何手段都只会沦为形式。为此,摒弃职称评定中的不足,挤掉职称评审中的水分,不断引动职评制度的完善,职称评定就会真正成为撬动教师活力的杠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