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弹性势能与势能零点和坐标原点的关系,势能增量与势能零点的关系,势能增量与参照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当势能零点任意选取时弹性势能的另一种物理意义清楚且易记易理解的表达式,也讨论了其取值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指出弹性势能与势能零点和坐标原点的关系 ,势能增量与势能零点的关系 ,势能增量与参照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F-x图上讨论弹簧振子的势能,图像清晰,简明直观.应用它可简捷地求解有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势能零点的选取的讨论,给出了几种坚直弹簧振子势能的表示方法.通过例子指出了弹簧振子势能零点选取的巧妙可使问题简化.  相似文献   

6.
一、重力势能变化有关问题在高中物理功和能部分内容当中,有些试题的类型与物体的重心变化有关.同学们若能正确利用物体重心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在水平地面上平铺n块砖,每块砖的质量为m,其厚度为h,如图1所示.若将砖一块一块地竖直叠放起来,人需要做多少功?分析与解:砖块的平放与竖直叠放的区别就是:两者的重心高度  相似文献   

7.
有的书上对弹性势能是这样理解的:弹簧未发生形变时,没有弹力,弹性势能为零,这与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可以自行选定不一样,弹簧发生形变时的弹性势能恒为正值.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讨论了势能零点的选取对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静电势能的影响;及弹性势能与简谐振动的势能,静电势能与静电场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以任意点作为坐标原点、势能零点时的弹性势能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对于重力势能,由于零势能点的选取不同,重力势能既有正也有负;而对于弹性势能,从其表达式Ep=1/2kx^2来看,似乎不管弹簧是伸长或压缩,弹簧势能永远大于零.但这只是惯用的表达式,即我们把弹簧处于原长时所处的自然端为零势能点时,  相似文献   

11.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_p=1/2ks~2并不恒大于零,它与零势能位置的选择有关;合理的选择弹性势能的零势能位置,可以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例题分析了振动势能与弹性势能的个性与共性 ,给出解题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要讨论了当势能零点任意选取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以及取值情况.  相似文献   

14.
徐建兵 《物理教师》2010,31(2):8-8,10
人教版必修2第7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从理论的角度来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材先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感受,类比重力势能,猜想并分析决定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劲度系数k和弹簧的形变量x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的第七章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最后有个“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一长度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说说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知识回顾一、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机械能,表达式为E=Ek+Ep.  相似文献   

17.
弹性势能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求属A类,即:“要求学生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弹性势能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在高考要求中属Ⅰ类,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但高考中多次出现弹簧问题,碰到这类问题,用不用弹性势能公式?学生弄不清楚,导致失分严重。本文通过对有关弹簧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处理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希望能抛砖引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由于与动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时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从功能关系、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解开学生的困惑,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推导了当势能零点任意选取时弹性势能的一般表达式,并给出了在选择不同弹性势能的零点时,势能值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特例对常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连接体,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由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会具有相应的弹性势能,而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未引入弹性势能的量度公式,在不超出考试大纲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设而不求"的策略,将弹簧的弹性势能或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作为中间参量,巧妙地分析推理,从而获得问题的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