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在于"走向开放"。我们的课堂只有走向开放,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去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合理利用和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为构建开放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为学生进一步融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这一重要教学资源来开展生活教学。一方面,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落实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它使学生能自觉地关心身边的事物,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为此,教师要有更丰富的生活经历,要多方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生活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可见,生活对于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尤其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将生活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化解枯燥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消化知识。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将生活素材融合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踏进学校 ,学校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很陌生。根据这一现状 ,遵循《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性质的生活性特征 ,教材必须充分考虑地区、儿童的特点 ,以儿童现实生活及需要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在新教材认识校园这一课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的各种标志 ,以便让儿童在学校更好地学习生活。除了学校 ,还延伸一些在家中、社区常见的一些标志 ,帮助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规则和社会生活常识 ,以达到课程标准提到的要使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的要求。设计理念1 儿童生活的逻辑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的品德形成基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拓展与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这样才能更好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使课程教学更具有操作性。一、创设情境课堂《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  相似文献   

6.
正古得莱得在《一所称作学校的地方》中写到,"要提高课堂生活的质量,最好以每个学校为基础,在教师互助之下来进行","改进每所学校的生力军就是与它息息相关的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从"课堂教学的质量"到"课堂生活的质量",虽是一词之差,其内涵却相去甚远。"课堂生活"绝不仅仅只是教学的生活,更不是程序化的、模式化的生活,它还包含着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智慧生成、生命成长等更为自然、灵动、丰满的内容。这就提醒我们思考,课堂教学改革在模式建构之后,将走向何方?如何提高师生课堂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培智学校的最终教育目标是使每个智障学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培智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教育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而语文又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学好语文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生活,适应社会。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斜勒涅斯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是个‘公器’,在趣味的生活里才可能找到一切的源泉。"语文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并广泛而又频繁地运用着。义务教育初中教材提出:"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是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更新课堂观念,拉近学校与社会的距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  相似文献   

9.
学校的教育任务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而这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实践证明:课前调查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此,品德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条件,就地取材,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媒体已有的资源,引领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前调查体验中,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提高课堂实效。本文笔者就品德课程中"如何应用课前调查,提高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不应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生活与数学课堂结合,融入生活找数学,回归生活用数学,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品德教育"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要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确立学生在品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注重心灵沟通、引导学生"认同",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郭雨花 《现代语文》2013,(8):101-102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五个字简洁明了地阐述了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教学与实践等之间的关系,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语文教学融合在学生的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要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教学内容,并在体验中感悟和升华,从而达到构建精彩语文教学课堂之  相似文献   

13.
杨厚元 《学周刊C版》2010,(7):130-13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应只是纸上谈兵,而应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还课堂教学以生活本色,使知识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进而激活、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简析《秋天到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走进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对秋天气候的感触、对秋天花草树木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特征;从对秋天瓜果蔬菜的认识,告诉学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更热爱秋天。  相似文献   

15.
毕大林 《文教资料》2008,(28):309-311
学校语文的社会性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语言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又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因此,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语文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社会性特点,要求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为学生创造多渠道学习语文的条件,并在教学中更多地参与社会语文生活,而且,学校语文教学效果必须得到社会语文生活的检验,所以,学校语文教学如何与社会语文生活相结合,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校语文教学与社会语文生活的关系的论述,寻找一条学校语文教学为社会语文生活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通过社会新闻渗透到品德课堂这一活动环节,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实际上,帮助他们认识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将语文教学根植于现实生活,即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在教学中注人现实的生活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认识语文学习的内容,加深、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并真正地受到教育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解放,解放民族、解放人民、解放思想。为此,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这刚好与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思想不谋而合,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目的就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回归教育本质的素质教育纵深行走,必须关注学生完整的生活场域,着力生命素养的培养,既需要学校放大学校教育主体力量,也离不开家长和社会力量共融共育。一、学生成长呼唤家校社会共融共育近年来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绿色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兴趣特长、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学生成长不仅是一种生物性存在与需求,更需要思想的自由、独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对各界名人广  相似文献   

20.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同时标准中强调的"生活"是学生世界中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立足于现实,它不仅仅只是停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再囿于"三点一线"式(家长、学校、老师)的日常生活,而是把数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数学课堂延展到家庭、社会,同时将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