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写作的最大苦衷就是感到“无话可写”“无从下笔”。指导学生作文,根本途径是启发思维、激活想像、开拓学生思路。学生的想像一旦被激活,作文的思路就会开阔,文思就会敏捷。作文教学中学生想像力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时期,思想意识正在逐渐形成之中,思考问题比较片面.再加上有的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总喜欢用自己的思路去框住学生的思路,或命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出现了“要我写”的被动局面,容易引发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空话.因此,我们必须遵照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就要将作文教学和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注意培养以下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化淼 《教育艺术》2009,(11):46-46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记生活的流水帐,面对鲜活的材料却视而不见,作文思路单一又呆板。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认识,开拓学生的思路.注重学生写作训练的系列化,体验教育思想的生成。老师要帮助学生摆脱“作文难.难作文”的窘境。把学生引向一条会作文的宽阔大道.进入一个“想写、能写、写得好”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作文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思维需要激发,当学生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咬笔头”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通过“碰撞”来激活思维,从而打开作文思路和拓展作文思路。所谓碰撞就是联系,就是拓展生活空间,为学生作文提供不息源泉。  相似文献   

5.
受到作文困扰的孩子可不在少数。他们认为作文很难:没有材料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怎样写,没有思路;修改无从下手;更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写得好与差。针对学生作文过程中的这些困难,《孙悟空帮你作文》以过关升级的形式来设计题目,每关之中,以“帮你积累”解决没有材料可写问题;以“帮你构思”,点明作文的思路;用“帮你修改”点明作文修改的技巧;通过“帮助你评赏”,知道自己作文的好与差。本系列书还首创聊天,讲作文的新形式,并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作为帮助作文的伙伴,妙趣横生。“作文可以不那么难吗?”同学们叹着气问。“学生…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训练课中,迅速打开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是作文训练的关键环节。当前,学生在作文思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路闭塞,内容贫乏,样式单调。如何才能有效地突破学生思路中的这些障碍呢?我认为多角度构思作文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多角度构思作文是根据“分散思维”的特点,引  相似文献   

7.
黄驰 《现代语文》2009,(8):141-142
学生认为作文“难”,已是不争的事实,细析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作文时思路闭塞,意境不开、思路不广。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进行专项训练。基于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作文普遍是千人一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去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作文教学的倾向是:教师“拍板”,学生“就范”,教师“定调”,学生“弹琴”。这样一来,学生作文的思路全被老师的“指导”束缚住了,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求异思维呢?  相似文献   

9.
生态作文教学是指在和谐、开放的环境下,参照生态“平衡”“系统”等特性.着眼于学生习作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写作主体)、教师、文本、生活世界等元素构成的作文生态系统及其相应效应.探究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思路.让作文展示学生的生命活动。从而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因此。在生态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学会多向倾听,合作共赢。构建作文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引“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探洞观景如此,作文更是如此。要想作文脱颖而出,就要思路创新,立意创新,视角创新,构思创新。否则,思路闭塞,立意浅陋,视角囿于平庸,构思落入俗套,写出的作文难以跨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的档次。那么,思路、立意、视角、构思,如何进行创新思维呢?下面一组学生写的“创新作文”实例告诉我们:思路贵活,立意贵深,视角贵新,构思贵巧。一、思路活:“创新钥匙”开启“思路金锁”。例文一  相似文献   

11.
常荣杰 《学周刊C版》2014,(8):172-173
“绿色作文”来源于“绿色食品”的概念.“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健康食品。从这个概念延伸开来.“绿色作文”意味着没有矫饰,没有大空.没有各种条条框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思想的个性化.放松学生的精神.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路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绿色作文”的本身意图和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普遍反映“作文难”,化解小学生的“作文难”自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帮助学生突破内容关、语言关,尽管被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是化解学生“作文难”的正确思路,但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收效甚微。把多媒体应用于作文教学,为贯彻这条思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一、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好的文章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学生在写作之前缺乏情感体念,没有表达的愿望,才会感到紧“张,作文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疲于应付的苦差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光靠谈作文意义等抽象道理很难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版的“九年义务制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点。笔者理解,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理”和“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所体现,在写作教学中更不可忽视。注重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潜能,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让每个学生写有所得,写有所长。同时,也可促使教师突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对小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改革以“文”为本的旧作文教学机制已刻不容缓,改变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化消极为积极?让学生从消极心态的“阴影”中走出来,走进“阳光”?我们的思路是:以人为本,从“怡情”、“沟通”、“松绑”、“实践”、“积累”五个维度构建作文教学框架。 一、怡情 将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作为作文教学的灵魂。在操作上,一是充  相似文献   

15.
生态作文教学着眼于学生习作技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写作主体)、教师、文本、生活世界等元素构成的作文生态系统及其相应效应,探究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思路,让作文展示学生的生命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构建作文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作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一、真情表白,理清写作思路1、鼓励学生吐真言,抒真情。由于心智水平的差异和生活境遇的不同,学生往往对同一事物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17.
“拆字法”进行识字教学“拆字法”就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汉字拆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我曾给学生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某教师给他的小孙子取名为“重驰”,原因是“重”字拆开来是“千里”二字,“驰”字拆开来为“马也”,二者合起来则为“千里马也”。这一名字寄...  相似文献   

18.
写作文,搞得很多学生叫苦连天;批作文,忙得很多老师焦头烂额。能不能在枯燥的“写”和忙乱的“批”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使学生老师都能更有兴趣、更主动地投入进去,作为“写批模式”的一个补充呢?经思考,笔者尝试一种新的作文训练方式——说文。下面我以话题“手”为例,介绍一下怎样进行说文一、说对象,明确联想的途径学生在写作中的一个很大的毛病是联想不丰富,思路不开阔。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所给作文话题介绍自己的联想所得,互相启发,对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展开,一定大有裨益。譬如“手”这个话题,有的学生想到了“慈母手中线,游…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东拼西凑者有之,移植抄袭者有之,而具有真切感受的作文却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 立足写“实”,从“小”起步当前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不能够写“实”,这可谓作文教学中一大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指导不切实际,不能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思路代替了学生的思路。有的给学生定调拉框,有的给学生列举范文。作为善于模仿的儿童来说,或者  相似文献   

20.
阅读学生作文,往往感到感受肤浅,感情贫乏,有一种被动的完成作文任务的感觉。这种思路源头枯竭,“茅塞”永不“顿开”的作文局面,究其原因,用学生的话说,那便是没有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