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华大粮仓”而闻名于世的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北大荒,如今又为百万职工群众建造起规模宏大的“精神大粮仓”。工会组织通过“北大荒职工学校”、“北大荒职工书屋”和职工文体协会,在不断为职工群众供应充足优质“精神食粮”的同时,又为垦区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中华大粮仓"而闻名于世的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北大荒,如今又为百万职工群众建造起规模宏大的"精神大粮仓"。工会组织通过"北大荒职工学校"、"北大荒职工书屋"和职工文体协会,在不断为职工群众供应充足优质"精神食粮"的同时,又为垦区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开发建设,三代北大荒人在亘古荒原上建成了美丽富绕的"北大仓"。现有9个农垦管理局、113个农(牧)场、4200万亩耕地,171.2万总人口,95.7万名从业人员的黑龙江垦区,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每  相似文献   

3.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  “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  “大烟泡(暴风雪),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 穿越历史的时空,这深沉、激昂的韵律,真实地记录着著名作家聂绀弩眼中50年代的北大荒──偏僻、寒冷、荒蛮。杳无人烟…… 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辗着10万官兵的豪情、50万知青的青春与无数拓荒者的汗水,在这千古荒原上犁出3000万亩良田。令人惊叹的是,北大荒人不但用无悔的青春把昔日荒凉的北大荒奇迹般地变成年产百亿公斤粮食的大粮仓,而且在近20年来,为国家输送了5万多名大…  相似文献   

4.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不仅推进了北大荒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孕育形成了北大荒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北大荒精神代代相传,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核心是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直面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凸显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等。正确认识北大荒精神对于扎根岗位建功立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弘扬北大荒精神,更应加大对北大荒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发挥新旧媒体相融合的宣传优势,积极构建北大荒精神的协同落实机制,确保将北大荒精神所蕴含的思想精华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巨变。到2010年,这里将有3000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3000万亩耕地面积相吻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3):F0004-F000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亲手创建并兼任第一任校长。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2003年10月,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学校整体迁入名油城大庆市,实现了办学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迁移,彻底摆脱了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区位劣势,登上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7.
著名知青作家贾宏图的报告文学《仰视你,北大荒》是一篇非常值得一读、歌颂北大荒的精品佳作。作品通过真人真事真数字,向读者报告了北大荒开发建设中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_…,……^……—…,、H………开发建设,北大荒人把渺无人烟的亘古荒原建成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营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北大仓”和“中华大粮仓’’美誉。  相似文献   

8.
北大仓为何要退耕还"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 《地理教育》2005,(5):33-33
人们常说的“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各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地区。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荒野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林间野兽出没,低空百鸟飞翔。“棒打豹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这片荒原宝贵的资源之一是土地,是大量枯枝落叶落在地上,历经千百年之后形成的厚厚的腐殖质,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50多年前,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北大荒”;50多年后,这里已经变成了举世闻名的“北大仓”。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伴随着垦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垦区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已建成各级各类教育齐全、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1954年,中央接受王震的倡议,批准驻新疆部队集体转业,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58年,在王震的动员下,北大荒黑土地迎来了10万转业官兵,这支队伍成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脊梁。  相似文献   

11.
五星红旗飘扬太空,世界目光聚焦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是啊,载人航天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也是增强国家实力,提高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的宏伟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在短短16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  相似文献   

12.
信念无敌     
在茫茫无垠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着。阳光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探险队却断了水。断了水,等于失去了穿越沙漠的物质保障,甚至失去了生的希望。绝望的气息,在探险队里弥漫开来。生死关头,队长从腰间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那壶水依次从探险队员手里传过,沉沉的。一种充满生机的喜悦荡漾在每个队员的脸上。终于,队员们一步步挣脱了死亡线,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在他们喜极而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曾经给了他们精神和信念以支撑的那壶水。拧开壶盖,没有清水汩汩流出,倒出来的是沙。惊讶之余,队员们…  相似文献   

13.
大荒魂     
<正>我来到密山市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参观。在我面前,矗立着王震将军的汉白玉雕像:他的脸颊瘦削,表情端庄。秋日的阳光,照在王震将军气宇不凡的雕像上。王震将军雕像后面的墙壁上,镶嵌着大型锻铜浮雕,连环画似的,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王震将军作为开发北大荒的领路人,率领十万复转官兵奔赴北大荒,在乌苏里江左岸这片沉睡千年的荒原上,谱写出一首戍边垦田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这片茫茫的戈壁滩上,聚集了好多人,人们的目光聚在一点上。此时的茫茫大漠也静默了。请看大屏幕:(屏显:多媒体播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场景。画外音:1964年10月16日,中国人自力更生在这里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师:同学们,这是足以让全中国人扬眉吐气、欣喜若狂的场面!这是一个醒来的民族震天动地的呐喊!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欧洲餐馆里的中国服务生再也不用向外国人下跪;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咱们中国人说话也有了分量;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华  相似文献   

15.
《荒二代的麦浪》是冉正宝对其生身故乡北大荒的一次精神回望和浪漫书写。北大荒充溢着“荒一代”的垦荒梦想和精神追寻,也充溢着“荒二代”自由、童趣、甜味、期盼的意绪。北大荒精神的精髓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它们表征着开拓者和建设者宝贵的精神品格。北大荒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亲情关系、娱乐精神和文化品格。“荒二代的麦浪”意指着一种诗意的浪漫情怀,一种人生的“通透”“慈悲”与“宽容”,一种温柔对待世界的价值信条和智性观照。  相似文献   

16.
心语篇     
《江西教育》2011,(9):48-48
20年前的这个季节里.我从省城一所重点师范大学毕业来到佳木斯一中.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我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我也开始热爱这个城市——佳木斯,当年10万官兵来到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已经变成了北大仓.我喜欢这片流着油的黑土地。  相似文献   

17.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大荒上的孩子,是土地上一朵朵美丽的嫩蕾。这里天蓝蓝、水蓝蓝。北大荒有数万平方千米富饶的土地。盛产营养丰富的稻米、金灿灿的大豆。湖面上渔船点点、江流中浪花朵朵;条条山脉,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里是天然的氧吧,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笑靥如花。  相似文献   

18.
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生动素材.文章分析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信仰观特点,探讨北大荒精神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契合点,探寻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北大荒精神是黑土地上生发的独特精神旗帜之一,将北大荒精神融入龙江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时代新人、打造龙江地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传承龙江精神的内在需要。因此,龙江地方高校应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重维度”推动北大荒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以激励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创业热情,从而助力龙江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北大荒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振兴东北的重要精神动力。大思政格局下将北大荒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对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