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力是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培养好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观察为分析问题奠定了基础,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地实物观察等活动,掌握正确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第一步 .观察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化学教学中 ,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他们能够善于观察 ,并进行正确的思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指导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 .  相似文献   

3.
单建明 《考试周刊》2009,(40):91-91
观察能力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社会的要求下,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建立新教学理念,活化教学手段。本文从注重内在因素的技法,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强化观察方法的正确指导,实现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把握观察的内在因素,形成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1、培养学习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描述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简明扼要、词语正确、情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乐于自主解决问题,并发表看法的习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习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物质的变化复杂多样,只有注意观察,才能通过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姚磊 《考试周刊》2012,(5):151-152
作者认为要提高化学课堂的效率,就应该从以上几方面考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探索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解题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基础性阶段,因而将如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到小学教育当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知识的汲取和创新中。况且习作能力与学生基本的语言功底、对于社会和生活的观察视角与深度都有直接联系。因而在小学高年级中,教师就应当有意识、有策略地培养学生习作修改的能力,这样才能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来提升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继星 《林区教学》2009,(11):90-91
物理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培养质疑能力、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复杂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踏实的学习作风。  相似文献   

11.
文言昭 《教师》2011,(12):57-57
语文素质不仅是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素质,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有失根本。我认为语文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与判断等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就要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然后明确其观察目的,授以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需要有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观察基本技能,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实践证明,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质量的好与差有着直接的影响。观察能力强的学生,面对所解答的问题,能全面迅速地捕捉问题中数与形的各种信息,并准确及时地从中筛选出解题最必需的信息。惟有如此,尔后学生才能正确思考,调动脑中“库存”的双基,从而悟出解题途径,甚至展现出多种解题思路。而在具体实施解题过程中,敏锐的观察力则能保证步步正确,步步有据,或者迅速发现原先搞错了的解题思路。在  相似文献   

13.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能力的一种体现 ,它包括独立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独立的归纳、整理、总结、浓缩、升华的能力。在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快乐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确的自学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 ,从而推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英语教学入手 ,具体对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吕千松 《学子》2013,(7):31
学习,不仅是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指导学生使用教材的方法低年级应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教材,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观察能力的提升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激发观察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学习细致分解的观察事物,学习有侧重点的观察,学习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学会多次性、连续性的观察。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课的学习过程中,基础教学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和认识对象的方法,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理解力,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也符合目前素质教育的最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培养实验能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对于发现和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学习热情建立在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正确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是否有能力、有兴趣主动展开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是能否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能否通过自主学习有所收获。语文知识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丰富,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单纯依靠教师的课程教学很难达到完美的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帮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最终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优化方法、培养正确习惯,是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成绩才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地理方面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地理观察的能力,再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既需要教师给予正确指导,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