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鸥  陈静 《湖南教育》2008,(7):8-10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都是不分科的。不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百家姓”“千字文”均是文史哲合而一体。最早按国文、历史、修身、地理等分科编写教科书的当属文明书局,它的《蒙学教科书》系列是我国最早的分科教科书,其语文教材是最早分科设学的语文类教科书,比商务印书馆的《最新教科书》还早了一年,开创了近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2000年12月版)《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段话:“《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见课本第34页)而与教材配套的《高中语文课课练》  相似文献   

3.
詹丹 《语文学习》2020,(1):59-62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除了选入外国的两则伊索寓言外,还选了中国古代《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和《吕氏春秋》中的《穿井得一人》两则寓言。《杞人忧天》的故事已是成语,为世人所熟知,而《伊索寓言》的两则,又是传统教材中的保留篇目,如1987年版的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和1993年版的九年义务制《语文》课本[1],都选了这两则寓言,只有《穿井得一人》是统编教材新选入的。  相似文献   

4.
王丽  张峰 《课外阅读》2007,(12):32-34
教科书的内容是"四书"台湾一直沿用过去的说法,将"语文"称做"国文"。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括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相似文献   

5.
王海林 《现代语文》2007,(12):89-89
"乐府三璧"之一的《木兰诗》作为传统名篇,被选入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本。课文大多数注释遵循文言文翻译的"信雅达"原则,这对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然而笔者在备课时却发现"策勋十二转""双兔傍地走"两句诗中对"转"及"傍地走"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历年均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的古文佳作《口技》,可谓家喻户晓,但该文作者清代林嗣环籍贯的争议,却莫衷一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三册,福建教育出版社《新编中学文言文注释》,都注为“清朝福建晋江人”。“沿海版”《语文》教材则认定为“福建晋江市人”。有些教材则语焉不详,称之“事迹不详”。  相似文献   

7.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通讯 ,5 0年来 ,它影响了几代人 ,“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这篇文章也一直入编中学语文教材。为配合修订大纲的使用 ,由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 (简称《修订教材》)又选入了这篇课文 ,它与根据 1992年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编写的语文第五册 (简称《试用教材》)中的同篇课文相比 ,从诸多方面体现了已经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和基本特点。下面就《谁是最可爱的人》《修订教材》不同于《试用教材》的编排体系作一阐述。一、…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09,(3):46-50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创作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其散文《错过》被选入“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白桦林的低语》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9.
李莉 《现代语文》2008,(2):43-44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又称《木兰辞》,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长300余字。它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一篇优秀叙事诗,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此诗在艺术上突破了汉代杂言体民歌的狭小篇幅,。形成了自己的长篇巨制体式,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起了示范性的推动作用;加之布局严谨,繁简得当,描写生动,语言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所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教材一改再改,很多作品都被删去,而它却被一直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0.
《岳阳楼记》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材为“此乐何极”之“何极”作的注释是:哪有穷尽。本人认为,如此注释“何极”不妥,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八册,第15课《赤壁之战》中有一段课文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项链》的中译本,随后《项链》被选入当时的国语文课本。新中国成立后,《项链》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几经沉浮,解读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我们从《项链》进入中国语文教材的历史,可以追溯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对待外国文学的态度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由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纽编写的,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2《庸宋散文选读》(广东省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三单元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的注释似与史载不合。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查证诸史料所得与编写者商榷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玉真 《教育》2009,(1):5-5
早在200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语文《读本》就首次选入了金庸的《天龙八部》片段,将其排在第六课,同时还选入了王度庐的《卧虎藏龙》片段,排在第五课,两者合成一个单元——“神奇武侠”。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三首乐府诗:《木兰诗》、《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它们最令人回味、称道的就是塑造了三个光辉的女性形象。说起乐府女性,人们首先映现且必定想到的,就是木兰、罗敷和刘兰芝这三个典型。也只有她们把乐府女性的美推到极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套真正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和语文教科书当属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教科书》及其该系列中的《最新国文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中,《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8.
2011年苏教版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与2001年苏教版中职《语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编制理念和选文系统贯彻了新课程的诸多要求,编写形式和选文系统都做了较大改动。新教材具选文富有时代气息、数量适中、难度降低等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老教材突出语文的工具性,新教材则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更侧重于人文性。实际教学中,需总结教科书编写的成功经验,反思其不足。  相似文献   

19.
潘美明 《现代语文》2005,(10):10-10
<氓>是<诗经>中的名篇,被选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一般认为它是一首弃妇的怨诗,笔者喜欢读这首诗歌,但发现教材上的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现考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慧丽 《现代语文》2009,(9):143-144
台湾地区和大陆的文化教育同宗同源,共同植根于华夏民族肥沃的土地。台湾地区语文教材一直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台湾地区的中学语文统称为国文,本文以台湾地区三民书局出版,黄志民等主编,2001年2月初版,《高中国文》1-6册教科书为例,希望通过对台湾地区语文教材选文的心理学分析,能够使大陆的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材编写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