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庆 《江西教育》2023,(11):42-4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徐燕华 《学苑教育》2022,(9):92-93+96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研究而逐步形成的必需品格与正确观念,它集中体现了该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价值。现在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把诸素养落实在每节课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强化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循循诱导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历史就像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亚努斯,它有两张面孔,一张回望过去,一张面向未来。历史的意义正在于此,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下和展望未来。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中学生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来认识现实和构建未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从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的角度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的灵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提示高中历史教学需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相似文献   

5.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改革中对"人"关注的回归。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中,历史解释被认为是历史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无论是对时空观念,还是史料实证,或是家国情怀的考查,最终都要通过历史解释来实现。而唯物史观是历史解释的理论指导和灵魂,其本身就是最高级别的历史解释。笔者认为,历史能力的考查就是以唯物史观指导的历史解释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6.
楼宏峰 《考试周刊》2022,(18):127-130
浙江历史选考主观题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凸显了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文章以“辽夏金元的统治”为例,从课堂的维度、厚度、效度、深度和温度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历史核心素养能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课堂重要内容之一,而历史情境的设置是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通过材料的选取、故事的叙述设置情境,内化成学生必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在磨课环节中,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明晰学生基础,开展多样式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必要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45):158-159
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从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入手,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几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很明显高考的指挥棒已经落在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上,学生历史学习的目标是具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历史学科思维品质和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在新高中课程标准中被作为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是近年来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历史教学融入多学科元素,实现跨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育人"育人目标的重要思路之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入地理知识,架构历史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学生强化时空观念、丰富历史解释、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3.
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是新课改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须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有目的、有计划地作出全面优化,使得历史核心素养渗透于教学始终,对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发挥促进作用。文本分析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总结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彰显家国情怀教育,具体来说要于立意中指向家国情怀,用人物来彰显家国情怀,在感悟中升华家国情怀,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做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与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1]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高中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索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在新教材教学中,存在教材解读碎片化、案例应用简单化、知识讲授书本化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如何处理与运用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教师常常感到彷徨无措,学生听得枯燥乏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为例,借助人物个案、史料资源、家国情怀渗透等手段,打造"历史味"的政治课。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提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基于不同的素养内涵应用不同的策略: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历史解释意识;关注学科知识内涵的相关探究,完善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对策;强化唯物史观引领,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脉络。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历史解释意识在传统的学习观念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都停留在记忆知识等基础认知阶段,这样的认知会阻碍学生历史解释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