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时一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网络媒体彰显了其有史以来最为强劲的传播力量,成为了这次会议报道的主力军。在十七大期间,网络报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网上网下叙党情,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民众自由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和话语平台。网络媒体在十七大报道中开创是一番新的天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龙和南 《网络传播》2007,(11):34-35
十七大召开期间,大江网充分发挥报网互动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为网民展现了党的十七大盛况及江西代表团的活动,圆满地完成了本次盛会的报道。 这也是大江网继2007年全国“两会”之后,再次赴京直击重大会议现场。可以说,大江网在十七大报道过程中敲定的每一个选题,撰写的每一个文字。捕捉的每一个镜头、拍摄的每一个视频都凝结着网站所有采编人员的心血。  相似文献   

3.
从10月13日至10月23日,钱江晚报刊登十七大特别报道的版面(含一版)共48个,刊登稿件106条(包括新华社稿件和本报记者自采稿件),以充分的版面数量、缜密的编辑思路、翔实的报道内容,圆满完成了十七大的报道任务。十七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届大会。钱江晚报派出了由4人组成的特派记者组前往北京,首次以都市类媒体的角度,对党代会进行了报道。会议期间,北京报道组结合浙江代表团的活动,先后发回了消息、侧记、花絮等各类报道共42篇,在保持政治敏感度、遵守大会报道纪律、确保无原则性差错的前提下,就都市类报纸如何在全国党代会期间"发出自己的声音",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渐渐临近。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目前,新闻战线正把做好迎接十七大的宣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认真筹划、精心安排,努力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本刊策划组织"十七大会前报道策划"专题,研究重大报道的经验和思路,探讨如何在迎接十七大的报道中,唱响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旋律,切实加强对社会热点与思潮的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新闻单位集约报道资源,创新报道形式,大容量、全方位地盛情报道会议情况,规模大,声势强,效果好。本刊约请在十七大报道中有特色的几家新闻单位探讨经验,希望对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努力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解放日报》今年以来着力组织开展"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题报道。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不只是一个头版栏目,而且是贯穿整个党报宣传的灵魂;不只是一个阶段的重头,而且是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相当长时期内党报宣传的主调。围绕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主题,唱响主旋律,是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的重要舆论保障。党的十七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党的机关报理应紧扣全面落实科学  相似文献   

7.
《河北广播》2007,(5):10-11
十七大期间,河北电台在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等重点节目播发报道42篇(次),位居全国各省级电台第二位,充分借助中央媒体全方位展示了河北代表团的风采,多角度报道了全省各地欢庆十七大、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最新动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速读     
焦点中国共产党十七大2217名代表产生8月2日,新华社对外公布了中共十七大2217名代表名单。据报道,这个名单是今年4月至6月底,由全国各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河北广播》2007,(5):7-8
十七大期间,河北电台把十七大新闻宣传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精心谋划,周密协调,实现了程序报道零差错、自选动作出新意,整体报道上水平,彰显了河北特色和广播媒体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各传媒都设置了“十七大代表风采录”的专栏。感到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把十七大代表的报道变成了劳模形象的报道,进而给人一种感觉,似乎能够作为十七大代表仅仅是一种荣誉,而十七大似乎成了一次劳模的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来,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强调要认真阅读文件,深入思考,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工作落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上来,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8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一个时期以来,为党的十七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成为新闻界的头等大事,各媒体在报道思路、策略、手法、取得实效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尝试与探索,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创新。本刊在连续组织论文、文章的基础上,本期特别策划迎接十七大报道创新专题论坛,集中约请新闻单位及其部门主要负责人展现他们的最新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十七大会议开幕的2007年10月15日到会议闭幕后的10月22日,总共8天的时间,新华日报以特刊的形式对十七大作了持续报道,共推出特刊31个版,采用文字、图片、图表稿件共419篇。其中,文字稿件261篇,总字数46万,特刊和其它版面分别刊登200篇、61篇。图片157张,特刊和其它版面分别刊登118张、39张。特刊创新报道手法,增强宣传效果,使党报新闻宣传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省级党报的独特创新点。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会议的基本情况这次会议是新华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的改革发展等各项事业继往开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新华社工作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孙海峰 《网络传播》2007,(11):28-30
党的十七大开幕以来,互联网上关于党的十七大的报道精彩纷呈。广大网民通过网络收听收看十七大的最新消息,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十七大报道的生力军。这其中,人民网的十七大报道由于其权威、及时、准确和新颖、活泼、生动的显著特点,成为广大网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当短暂、紧张、难忘的十七大报道随会议胜利闭幕画上圆满句号时,盘点我们的耕耘和收获,没想到不足20篇的解读性报道,竟在新华社500多篇对内通稿  相似文献   

17.
迎接十七大报道,无疑是2007年全国所有主流媒体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同题新闻竞争中,河北日报又一次彰显了自己深度报道的特色和实力.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前夕,河北日报精心打造的迎接十七大报道重头戏--"喜迎十七大特稿"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传播》2007,(12):39-39
2007年,党的十七大新闻报道表现出了引人注目的时代特色:网络媒体争奇斗妍,成为报道十七大的主力军。亿万网友通过网络媒体寄语十七大,网络上十七大新闻数目惊人。网络媒体凭借广泛的覆盖率和即时信息传播能力,把越来越多的受众吸引到电脑屏幕前,关注十七大,了解十七大,实现了零距离报道。在十七大的报道中,网络媒体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充分展示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春节期间,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主流媒体,都推出了一个共同的专栏——《新春走基层》,这可以看成中国新闻媒体集中报道民生的一次大检阅。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民生新闻的报道,在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代表的传统的、主流的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也是最重要的五大民生问题:劳动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后,深圳商报通过会前的"喜迎十七大·五年新跨越"大型系列报道,会中的"聚焦十七大"报道,会后的"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系列报道,以及贯穿始终的宣传科学发展观、宣传和谐社会的报道,浓墨重彩做好"十七大"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