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学习主动权,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有探究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舞台,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激发自主探究的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指导下语文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新一轮语文教改更注重观念的更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因此,构建中学语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基本策略: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3.
徐全文 《新疆教育》2013,(16):55-55
新课程理念要求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做教学的有心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否则探究学习将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的工具。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能够使讨论更深刻,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5.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偏重于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提出的。1、“自主”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在学习过程中,我提倡学习充分自主学习,尽力做到:让学生明确目标。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学生能提问的我不先问,  相似文献   

6.
江文艳 《考试周刊》2009,(17):77-77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都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要改变过去陈旧的单一、被动、灌输的学习方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与精神,推广把权利放手的“五让”教学法,把朗读、问题、学习方法、合作伙伴、时间、空间全部让学生自主处理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切实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重视预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敢于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抓住关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激情;知识精讲,还给学生更多思考时间等方式落实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的小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在课改浪潮中,教师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深入探究自主学习的策略。老师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视为灵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一、鼓励学生探究,使他们“会学”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研究;要引导学生掌握和确立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以发…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议的机会让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像蜜蜂一样自由、主动地采集花粉,酿造花蜜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这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和谐艺术地统一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中.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张妍 《天津教育》2009,(8):49-49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学生以学案为依据,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一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中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方案展示给学生,建立一个有目标的学习向导,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创新模式“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密切联系起来。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耍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发挥引导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陆海林 《广西教育》2009,(20):14-14,24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改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模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创境设问,明确任务”-“组织引导,个体探究”-“讨论互研,合作共探”-“检测探究,明理笃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模式,要求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资源和服务。本人结合自己的探索和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从中感受数学之美。体验探索之乐,获取成功之喜。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要求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这已成为所有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井取得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17.
王建华 《考试周刊》2012,(72):165-165
新课改要求在化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化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它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密切联系起来,把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育界掀起“自主探究热”,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取得可观的教学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误区,有时无法发挥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价值。分析现阶段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运用多媒体提供思路,为学生自主探究搭建桥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支架”“教师科学设计,引导学生先接受后探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1.应让学生明白,“自主探究学习”是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三、自主探究:不一定要“一帆风顺”,但应该有“一波三折”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从理论上讲,既然是自主探究,就意味着学生将面临挫折与失败,有可能花费了时间而结果却一无昕获。但事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