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为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特征的一般性要求,大学自产生迄今其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前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知识为导向;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学科为导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中国书院已经辉煌,欧洲大学却刚刚从中世纪黑暗中挣扎出来.然而,辉煌的没落了,弱小的辉煌了.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探讨书院最终无缘近代高等教育的五大内因,并引出书院命运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大学校长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大学以1898年为起点,1928年为一转折,1949年终结。在这半个多世纪里,近代大学校长们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平台。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辉煌;同时也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唯有培养出一流的大学校长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本文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认为,大学校长是一个大学发达的灵魂与枢纽;大学理想是一个大学发达的动力泉源。  相似文献   

4.
作为大学之源,欧洲中世纪大学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与框架性的历史元素,为理解现代大学概念提供了源头性的诠释;作为大学之魂,欧洲中世纪大学赋予现代大学以基本理念的支持,赋予现代大学在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同时,彰显自身的学术尊严和知识立场.大学之源赋予现代大学以厚重的历史感,大学之魂则赋予现代大学以理性的责任感.大学之源与大学之魂在大学之变的历史环境中彼此融合,共同为现代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双重保障,这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5.
与大陆学界对宋代历史评价长期流行的"积贫积弱"说相反,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等众多研究汉学的外国学者却对宋代历史给予极高评价。在国外学者眼里,宋代政治之成熟,尤其是经济之昌盛,思想文化之繁荣,科技之发达,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宋代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明昌盛的黄金阶段,而且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和辉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6.
云南大学创建于1922年,初名私立东陆大学。大学从筹备到成立,仅5个多月的时间,其干劲之足,速度之快,都是罕见的,以董泽为首的愿意振兴祖国、服务家乡的留学生们为云南高等教育的萌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东陆大学创办后,近代时期的四位校长董泽、华秀升、何瑶、熊庆来均为留美、留欧学生,他们积极借鉴和推行欧美国家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使近代云南大学在经历私立东陆大学、省立东陆大学、省立云南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四个发展阶段的过程中一步步从边疆走向中国,又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首任校长董泽和第四任校长熊庆来在云大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1946年,云南大学被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收录,成为中国著名的十五所大学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大学以1898年为起点,1928年为一转换,1949年终结。在这半个多世纪时,在近代大学校长们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平台,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辉煌;同时也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厚实的化底蕴。历史进行了新的世纪,唯有培养出一流的大学校长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大学校长是一个大学发达的灵魂与框纽。  相似文献   

8.
茹宁 《教育》2012,(26):59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现代大学是近代随着西学东渐,从西方移植而来的舶来品,肇始于晚清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自此以后,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大学相继经历了移植和模仿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和苏联大学办学模式的过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史的研究如何体现"大学精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变革尤其是大学变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通过对近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特征的揭示,来探明制约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概括出大学走向"一流"所应坚持的大学之道,这是大学校史研究的最原始意义。大学精神何谓?透过大学校史,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大学精神至今还未过时,在争创世界一流,争创名牌大学的今天,重温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近代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主体。为此,大学是提升人的创造理性之源。从外部看,大学是自治之地;从内部看,大学是学术之地。大学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大学教师是学者,作为个体的学者,其创造理性表现在与自然、社会、精神的分化中;作为群体的学者,其创造理性表现在群体的独立与自由中。为了培养出主体性的人,大学教学内容是"纯科学",大学教学方法是"教学与研究的统一"。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近代大学,以创造理性为其教学规定性,创造了近代大学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