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童蒙教育中出现了不少的神童诗,一部分神童诗及其故事又成为童蒙教育中的案例,也是当今研究古代童蒙教育的文献材料。然而神童诗中部分材料的真伪问题值得考虑。如寇准《华山诗》比较有名,但是考察寇准别集、《华山诗》流变及文献来源,此诗很值得怀疑。据传为宋代汪洙所作的《神童诗》有时成为神童诗的代名词,然而《神童诗》既不完全是汪洙童年所作也不完全是汪洙个人所作。《神童诗》是神童诗现象的代表,也是问题的集中体现。有鉴于此,当运用众多的神童诗作为研究材料时,应该慎重。同时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存疑的神童诗,只要适当运用,都有作为研究古代童蒙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2016年8月25日至26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理召开,70多位海内外学者参会。会议议题广泛,涵盖自秦汉至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童蒙教育及童蒙文献研究,反映了童蒙文化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摘要: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一项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教材编写经验价值以及文献价值,但在当下要辩证看待古代童蒙读物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童蒙读物是其入门之基础。"国学热"的出现使得童蒙读物在教育中呈现出"热捧"的趋势,关于童蒙读物的研究也纷纷出现。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既有研究对童蒙读物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其概念、特点、内容、价值等方面,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据此能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唐末五代宋初,居于西北一隅的敦煌佛教寺院教育成为官学教育的必要补充,甚至在吐蕃统治时期,官学教育中断的情况下,承担起了官学教育的任务。其中童蒙教育也成为寺院教育的一部分。整理敦煌文献中带有佛教寺院学郎题记的文献,不难发现当时寺院教育的童蒙教育内容及其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蒙》卦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揭示出求学与施教之间的交互关系与发生原理,近阳、亲师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是成功施教的关键。《彖》辞“志应”意指教师与童蒙之间志趣相合、性情呼应、灵魂互通的精神共鸣,彰显出最圆融的师生关系。“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强调占筮与求学同道,施教者告与不告取决于童蒙是否有诚心,不诚则无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时中”,适时而教,中正不偏,与儿童的成长需求及生命节奏保持一致,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7.
童蒙教育又称为启蒙教育,清代童蒙教育从形式上可分为义学、私塾、村塾等,清代前期滇西北童蒙教育以义学为主,至中后期私塾占据主导地位。清末教育改革,义学、私塾多改办为初等小学堂,因滇西北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私塾一直延续至解放时期。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统计方法,对近年有关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的时间、数量、主题情况三个方面考察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进展,并探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研究发展的方向。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呈上升发展趋势;研究内容存在不均衡性。最后指出,研究方式的和谐与均衡发展、研究课题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蒙书的定义应该再严格一些,要研究其性质以及与民间读物、通俗读物的异同。在作性质判断时,要考虑当时人将其视为什么性质的书(《书志》的分类也是一种参考)。而且,即使确定了蒙书范围,也要区别蒙书与童蒙书,要从作者的意见出发,将童蒙书与非童蒙书区别开来。换言之,要区别儿童读过的书(如《孝经》《论语》)与儿童读物(如《千字文》《蒙求》),前者未必是童蒙书。  相似文献   

10.
童年是道德人格建构的重要时期。中华传统童蒙经典不仅是儿童识字的蒙学读物,它更具有丰富的德性知识,明确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儿童伦理教化的经典系列教材。童蒙经典的伦理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天道观念、家长制度、修齐治平思想、中庸思想、道德义务观、功利与保守主义和男尊女卑思想等。其主要道德范畴包括善与恶、诚与信、礼与让、仁与义等。童蒙经典对儿童化蒙昧以文明,理混沌以清晰,在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道德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童蒙经典也有其局限性,但经典不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将不断生长,结出新的经典。  相似文献   

11.
刘凤芹 《考试周刊》2013,(93):36-37
<正>党的教育方针开宗明义地提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童蒙养正"教育思想经古代教育家的实践,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文献,如明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清代李毓秀的《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一项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童蒙读物教育遗产价值的研究也折射出我国当下保护教育遗产的诸多问题,主要是教育遗产的保存、继承和发展,教育遗产的扬弃以及教育遗产价值的重新发掘等。  相似文献   

13.
叶梦婷 《文教资料》2021,(3):86-87,77
儒家教育体系博大、义理宏深。朱子继承传统儒家道统,集理学之大成,以教书育人、传播发展理学为己任,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将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统一过程关注的教育学家,尤其重视童蒙教育。本文从朱子童蒙思想的背景入手,阐述朱子童蒙思想的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杂字书是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一种独特的童蒙识字材料,其所刊内容多为日常生活常见事物。杂字书一般字体工整,但方言俗字、讹字甚多。文章利用俗字原理及版本异文对岭南杂字文献俗讹字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5.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我国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教育均衡发展是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文章对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学者主要探讨了教育公平视野下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价值、影响因素、现状与策略,强调必须通过倾斜政策矫正民族地区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文章认为,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应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应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研究,以了解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识字教本》是陈独秀晚年所著的一部童蒙识字教材。运用文字学理论和相关字书,对陈独秀《小学识字教本》的编排体例和文字释义进行考察,指出该书作为童蒙识字教材,在编排体例、字形分析和释义上存在少量不足,为该书的阅读和各种研究提供一些语言文字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童蒙教育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至宋代更是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理论方面,受到宋代诸多著名理学家的重视,零星的童蒙教育理论首次得到较为全面的汇集、梳理和发扬,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对童蒙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宋代的童蒙教育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理学烙印.同时理学在此过程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进而影响到宋代的政治、文化、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一、"翻转课堂"和"翻转思维""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虽有所重叠,但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难追溯其端倪。《周易》"蒙卦"有载:"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源于师生交往的教育,不  相似文献   

19.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蒙教育思想是宋明理学家朱熹德育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朱熹的童蒙教育从理论上看,其教育内容主要是"洒扫应对",教育原则是"禁于未发",教育方法是"各因其材"。在实践上,朱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制订儿童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朱熹的童蒙教育思想对今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追求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采用CiteSpaceⅢ软件,以CSSCI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针对中国教育均衡发展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来进行作者分布分析、研究机构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从而总结出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热点并对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前沿的演进进行预测.义务教育和区域教育一直是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重点,对教育均衡发展未来的研究走向作出预测,认为从农村教育走向城镇、县域教育,在下一个阶段会逐步实现更大范围或更高层次的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