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红梅 《教师》2014,(11):31-32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能力。基于项目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模式是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其基本素质相结合,将学校特色资源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将教师科研和教学课程体系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思想和方法的运用整合了各种资源并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多方共赢。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为例,介绍在项目管理思想下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的设计,说明此模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范果 《现代语文》2010,(7):11-12
“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按照专业需要配备资源,将真实的企业项目引入课堂,形成课堂即工作室的新的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行业多种教育环境和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培养适应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预就业过程教育,将教育与就业相揉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模式和就业方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与三方共赢的产学研合作运营模式三方面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实践表明,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项目实战的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将本地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引入学校课堂,让学生在企业真实项目运营中成长成才,形成"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本文探讨该模式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设计思路、实施意义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5.
朱跃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4):115-119,124
郑辟疆是中国现代蚕丝理论的奠基人和蚕丝教育家,他主张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人才培养注意与蚕丝业之现实相结合;在学校教学管理上全面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体系,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结合,并提出要"精选教师"、"苦练学生";在学生就业方面注意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积极帮助学生联系蚕丝机关,拓宽学生的就业面。郑辟疆的言行使得江苏女子蚕业学校的教育模式成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优秀典范。  相似文献   

6.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基本途径。这一模式将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将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学与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税收专业构建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加强税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7.
郭婧 《河南教育》2010,(8):93-94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大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创新活动模式,与政府部门结合联手搞宣传,与专业特长结合举办送医送药下乡活动,与就业见习基地计划结合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与"挑战杯"竞赛活动结合以项目化的方式运作鼓励学生自创实践项目,与学校管理结合开展学生走访活动,与"四进社区"活动结合使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结合、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已得到普遍推广,其成果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是学校和学生对我国创新型经济趋势的认识不够,学生就业满足于目前大面积的公司求职就业,对学生缺少创新创业型就业思想的引导,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即构建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武艳艳 《文教资料》2010,(7):161-16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理论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了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专业基于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要求,考虑目前电气专业存在学生协同培养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机制和交流协调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育、健全产学研合作培养机制等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促进企业和高校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技术,轻实践,忽视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专业思想不强,综合素质较低;双师型教师缺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实践教学场所匮乏;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学生成绩评定与实践相脱节。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增强学生学习和就业信心角度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模式;全程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教育模式;内培和外引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发展模式;订单培养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模式和对内扩建、对外拓展的实习基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应用型本科建设和实现学生高位就业的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应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现状出发,探讨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按照"先入行,再学理,最后再实践"的运作理念和"双向互动管理模式",合理安排运作流程,并从社会、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五个视角构建"五位一体"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与诸多因素有关,而企业用人制度变革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出发,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把毕业实践环节与预就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将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空间作为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通过双元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复合能力提升相结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空间,保证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和未来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同时发挥学校桥梁作用,构建学校、企业、行业、学生、社会内外联动的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改进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的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校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工学结合是必由途径,是职业教育彰显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的背景、意义,重点介绍了我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并指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IT人才培养需要的现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经济发展对IT人才的具体需求,提出了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导向,基于项目,能力进阶,产学研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进阶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以学校导向为主的校企结合被动教育模式、以学生导向为主的校企结合主动教育模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校企结合共赢教育模式。通过“校企结合”可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缩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校培养出能够满足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建设者。完善“校企结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要求更新教育观念,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实施开放教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建立协作关系,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行业企业参与,发挥其在就业与创业教育中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衡量幸福社会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中职中技生的就业是党、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学校一般都进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但其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完全有必要将就业指导提升到就业管理层次,并逐步提高就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变化而作出的选择,也是采取"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推进就业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主要途径是"五个"结合,即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相结合,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和社区管理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多方参与相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孥坤风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4):95-97,100
基于学校德育任务,借助德育内容,构建起一种以培养学生德育观、合作观、高能力目标的课外合作学习小组模式,遵循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目标多元与德育优先相结合等原则,体现模式的导向性和互动性特点,充分利用学校特别是学生资源,提高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在河北、湖南、江苏、贵州选取4所农村中职学校,对即将毕业的391名中职生开展就业能力现状调查,并对其所在学校教师和负责人进行访谈。调查发现,我国农村中职学生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一般,影响和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来自学生、学校和社会。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从中职学校的角度提出课程与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保障三方面对策,以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