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志隆 《新闻窗》2010,(2):120-12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国家政策、致富信息、市场行情和科技知识等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节目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各类信息,看电视也成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最贴近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对服务“三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节目较少,节目时间安排没有贴近农民生产实际,缺少“农味”。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农电视节目已开始呈现多样化、多形式化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了一批对农品牌节目和专业频道,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对农电视节目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对农节目的创新和对农节目学术研究的广度和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电视媒体进行市场化管理的大环境下,面临向收视率要效益的同质化大众节目的激烈竞争,对农节目无疑成为边缘化的小众节目,生存现状未尽人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农村农业始终承栽着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但是当下对农电视节目却日益缩减,停滞不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对农电视节目可以包括各种节目形态,它可以以社教、专题、文艺、影视等形式出现。狭义上讲,对农电视节目特指对农服务类节目,服务也体现着多元化,对农民的致富、技术、教育、娱乐等多方面进行服务.实现电视的综合社会意义。研究电视农业节目定位.必须考虑节目多元化的问题,因为这是对农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电视对农节目对于整个电视节目大范畴来说,她有独特的个性,就目前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占时量少、内容比较朴实、形式比较单一,节奏没那么快。往往竞争不过其他电视节目。电视对农节目要改变目前的状况,要提升节目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节目的竞争力。其实,电视对农节目并非天生就注定没有竞争力的,特别是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人口占70%以上的农业大国里,办好电视对农节目,将会拥有广大而固定的收视群,受众之多决定了电视对农节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生命力就应意味着有竞争能力。另外,电视农村栏目在电视台众多栏目中,可能是…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相互克隆现象的出现,电视节目模板的法律保护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电视节目模板是指一台系列性电视节目的框架部分,这一框架由多个要素有机结合而成,通过这一框架,观众能够认知节目的主题并将该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在国际上,电视节目模板的研发、转让已成为一门兴旺的产业。从外国法院和学术界的观点看,趋势是肯定有独创性的电视节目模板应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从法理上看,电视节目模板中有关节目呈现的部分属于表达,因此有独创性的节目模板应当受到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电视文化业的发展,电视频道及节目逐渐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方向推进,为满足民众需求,各级电视台先后成立了一些专业频道制作了一些专业节目,极大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当前我国县级对农电视节目存在问题众多,如何优化县级电视对农节目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帮助是当前县级对农电视节目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不断频繁,掀起了一股商业文化热潮。随之,电视文化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面貌,电视栏目特色化、节目个性化已成为主要特征。在电视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日益增加,而其中一部分属于引进型节目,丰富了我国电视业的节目资源,也为我国电视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本文作者对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予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市台对农电视节目的现状 目前,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在地市级广电媒体还不是很多,有的虽已开办栏目,但也似乎只是个"搭配"的角色.就整体现状而言,可谓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对农电视自办节目偏少,甚至"荒漠化"现象突出.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电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农节目的特点及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最大的社会群体是农民 ,最受青睐的传媒是电视。90年代中期 ,当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的电视工作者开始用电视来表达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注时 ,中国电视的对农节目便像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在电视屏幕上。全国有十几个省级台办了各具特色的电视节目 ,中广学会还支持成立了对农电视节目研究会 ,对推动和繁荣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几年来 ,以《黄土地》节目等为代表的对农电视节目 ,坚持为农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1.
占琦 《声屏世界》2017,(6):26-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意义重大.但农业栏目不好做,农业节目没人看,是对农传播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农业电视节目遭遇的最大难题.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对象、传播介质、传播形态均已发生变化,电视农业节目也应调整传播模式,融合新媒体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的传播特色和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其它农业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赵烁 《新闻前哨》2011,(10):77-78
所谓电视方言节目.是指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或解说员使用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叙述语言进行内容播报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方言节目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和电视方言文艺节目。近年来,用方言主持电视节目.已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3.
毛建新 《视听纵横》2006,(6):102-103
说到县级台的对农电视节目,许多人往往认为,对农节目就是唱好“四季歌”,即春季田间管理、夏季抢收抢种、秋季粮食丰收、冬季小麦油菜……毋庸置疑,传统农业一直是媒体关注的对象,也是我们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基础所在。然而,人类已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县级电视媒体也应顺应信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诞生5年来,现在有179个谈话类电视节目,谈话节目的大量产生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但是,从节目质量看,情况不容乐观。其中节目盲目照搬和模仿的现象已引起电视人的广泛关注。如何改进和完善电视谈话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体现社会人群生存状态和论点聚会的场所,并能够较长时间地吸引广大观众的兴奋点和注意力,今天看来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前儿童观看电视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对儿童的影响已日益引起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关注。在电视机旁成长也已成为现在大多数儿童的一个重要特点。以每周从周一到周六看一小时,星期天看两小时的电视节目这种保守的估计计算,儿童从入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内要观看长达5,004小时的电视节目,这比一个大学本科生的实际课时还要多。这说明电视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影响力量和教育手段。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60年代就已开始着手调查儿童的电视观看模式以及电视可能对儿童产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个历史赋予的对农电视宣传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全国的对农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许多卫视台、市级台乃至县级台都纷纷开办了新的对农节目。所有这些对农节目发展的破竹之势,无疑表明对农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7.
边萌 《大观周刊》2012,(52):23-24
1电视访谈节目的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节目同样进入了品牌竞争的阶段。电视节目要求的是内容的品位与内涵。要想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引人注目的名牌栏目,必定要具有栏目自身独特的风格。而栏目的风格正是源于主持人的个性和特点、气质和风度,与主持的提问艺术紧密相连。如果节目主持人不善于倾听,不知道如何提问,不能制造节目的精彩看点,就不能引起受众对节目的喜爱。节目主持人的对话题的讨论直接关系着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电视节目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而故事性节目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电视节目中广受欢迎的一种形式。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观众日益严格的要求,如何有效提高电视故事类节目的可看性,是节目制作单位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视──作为全人类的“宠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极易形成新的“拜物主义”,对电视“百依百顺”,从而失去应有的觉察与判断。本文拟就某些电视台节目中的差错与欠妥之处分类汇聚,并略加评析,以提请人们在看电视时用心留意;同时也望电视工作者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尽量减少谬误,以正视听。一、节目的栏头设计近几年,我国电视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电视节目的整体包装有了明显地改观和进步,特别是电视节目的栏头设计可谓姹紫嫣红、争奇斗妍。但由于考虑不周,在栏头设计中的差错与欠妥之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和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节目必须在节目创意、内容、舞美效果、主持人表演等多方面推陈出新.而主持人的个性化特征目前已成为许多电视台树立节目品牌、提升节目质量和收视率的重要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