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双 《考试周刊》2009,(31):30-31
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高觉新作为长孙,他有维护封建家庭长治久安的责任,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服从。“五四”新思潮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对封建家庭不满却无力反抗.只能采取“不抵抗主义”来逃避现实。以求得家庭的“安宁”。在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的冲突中煎熬着,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是长子的悲剧,是“不抵抗主义”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受家庭影响最大,而家庭的观念又被社会上的风习和制度所支配。这里仅从家庭与个人这个关系面来看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中国人常说“自己”叫“自家”,研究中国社会的学者也认为中国是一个以“家”为中心的家族社会,所以家族的观念左右着个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独具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的人物家族--“狂人“家族.我们之所以把他们归为一类,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特别是命运都有惊人的相同之点,即:不满现状,要求改变现实,还有一颗不安的心灵.这个“狂人“家族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初期的生活图景,成为历史的真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三家六房”是水族社会的家族组织,以父系血缘为主干,由一个家庭经过父系继嗣、分家后产生“三家”和“六房”,“六房”的父系血缘关系较疏远。“三家六房”在三都水族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集中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与互助、社会行为规范和习惯法、社会团结的家族秩序等方面。这种家族组织使三都水族社会保持着稳定的社会秩序、能加深民众对家族祖宗的记忆和民族团结情感。  相似文献   

5.
陈宝琛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家庭对他影响很大。陈若霖为乾、嘉、道三朝老巨,他为官清正,自他以后螺洲陈氏世代为官。陈景亮和陈承裘继承了陈若霖的为官思想,为民请命,忠节自重。陈宝璐在陈氏家族上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致力经学,学识渊博,为陈氏留下“好读书”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伦理观念非常强的国家。中国伦理观念一产生,很快就跳过生活和家庭,直奔社会,直奔政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特点。在科举制产生前,中国的官吏遴选办法叫“举孝廉”,“孝廉”作为家庭、家族中的伦理标准,就成了官吏选举标准。在家庭、家族乃至家乡,伦理道德是评价人的  相似文献   

7.
曹禺的作品充满内涵地表现了封建家庭中的矛盾冲突,人物的悲剧命运。以“家”作为最为本质的背景要素,来描绘他对社会、对人生中悲剧的认识。不论是外表光鲜的周公馆,还是腐朽不堪的曾家大院,亦或是茫茫原野上的封建家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演绎着“家庭”内部的矛盾悲剧。并且以“家”为依托,突出了人物在如此家庭背景下所生成的性格悲剧和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8.
被朱元璋旌表为“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郑氏家族,因其系统的治家思想和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而被世人熟知。《郑氏规范》所体现的家庭管理思想,包括精细的家庭分工、勤俭持家的家庭理财思想、睦邻济贫的济世情怀以及为家族长远发展考虑的忧患意识等,对古代家庭管理思想研究,乃至今天的家庭管理、人际交往、居家理财、为人处世等,及扩展至社会和谐气氛的构建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强调人是从属于家庭和家族的,本质上是家庭和家族关系的存在物”[1]。因此,家庭是古代社会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家训作为家庭教育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方式,就是用来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训诫形式,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开篇便指明其写作的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在丰富的家训内容中,勤俭是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都认同的美德,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多以没落的旧式家庭为背景 ,描绘人物的生活命运。其没落表征 ,一是“无父文本”的家庭成员结构 ,二是“丑恶父亲”的形象定位 ,归结为“父权”溃败的封建宗法制度破灭。但是 ,生活在旧式家族的人们 ,仍然难以冲决封建宗法制度的精神网络。等级观念、伦理观念在精神上严重控制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使之很难真正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1.
穆大江 《文教资料》2010,(22):26-28
在传统的文学评论中,学者们一致认为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亚雷则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本文以社会、家庭、宗教思想等不同角度来分析亚雷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韩剧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核心“仁”的文化精神。在社会上,“仁”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与人为善、见贤思齐、讷言敏行。在家族、家庭中,“仁”的涵义首先是齐家、二是孝悌,三是感恩。这些文化思想在韩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特别是近现代戏剧在时间和空间处理上有不同的理念和策略。元代家庭剧时间跨度较大,善于在时间的流程中展示家庭的兴衰变化和人物的命运;文本时间处理灵活,通过家庭人物叙述、折与折的转换和人物(演员)的上下场来完成时间的过渡和省略;重场戏则采取文本时间(演出时间)与生活时间同步,或大于生活时间的方法,使叙事重心突出。元代家庭剧对空间处理颇有特点,以家庭场景为中心,着力构建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家庭场景与社会、自然场景结合,社会场景一般由家庭人物引出;楔子或第一折里家庭家族中的重要人物都要亮相,空间确定和变换一般采用人物定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法律实证主义是西方的重要法学流派,同时又是一个饱受误解的学派。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定义问题,认为,法律实证主义是一个家族相似的流派。接着.讨论了法律实证主义思想的中心地带——“分离理论”和“社会事实理论”.力图消除人们对它的误解。随后重点研究了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对这些批判分别加以驳斥和辩护。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分析了近现代以来我国“乡土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认为社会结构的改变使宗法制度、家族作为乡土教育的根不复存在,社会的有效治理使得人口繁衍、生存竞争不再过多地依赖故乡和家族的力量,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达极大地改变了空间和地域概念,乡土教育在当代的“式微”具有必然性。提出淡化“故乡”的教育意蕴,重构个体和“家庭”“家族”的良性互动,重新审视“家庭”“家族”和现代教育互动的内容和方式,建构大“乡土教育”,从而完成当代乡土教育在概念和意义上转换。  相似文献   

16.
面对转型期带来的价值解体的急剧过程,张炜试图要对现实社会所仅存的公共价值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这种贵族的写作与过往的某种古典原则有着特别深厚的联系。《家族》主要采用了俄罗斯文学中常见的“宏伟叙事”手段,以期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再现一个“家族”的历史。道德理想情怀与人文弱质性是张炜“家族”人物特征的两个方面。正是以失败为起点,张炜开始了一系列人文价值层面的追问。张炜对人物家族性行为的兴趣已超过对人物小说性特征的关注。叙述的独白作为感情倾诉实际上有着十分浅近的目的。贵族的写作往往过多沉湎于过往的历史情境。张炜对工业化时代的技术许诺总有一种不信任感  相似文献   

17.
在对《哈利·波特》进行文体分类时,大众传媒常将其归结为魔幻小说或者儿童文学.但J.K.罗琳有意把社会现象转化为小说建构的重要元素,使魔幻和童话被赋予社会色彩和现实意义.罗琳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书中各阶层人物命运的变化,并极力推进下层精英人物实现向上层社会流动.马尔福家族代表的”上流阶层“,与韦斯莱家族、赫敏和家养精灵多比代表的“平民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动摇了精英领导下的社会分层.  相似文献   

18.
《喧哗与骚动》这本小说之中向人们启示了康普生家族衰败与当时社会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以此来引发小说主角凯蒂与其社会价值产生冲突,且在此情况下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对其十分冷漠,各自为营。甚至凯蒂的哥哥与母亲为了利益丝毫不顾及亲人之情冲凯蒂伸出了罪恶之手,最终导致凯蒂命运的悲剧与人生的沦丧。本文阐述了《喧哗与骚动》这本小说之中凯蒂、康普生夫人和昆丁、杰生的不同性格与命运,并以此解读当时社会中的各种思想价值及人物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暖春》与其说是讲述了一个真切感人的故事,不如说是真正抒写了一首人性善的颂歌.“上善若水”对于善良的歌颂,给日益物质化、功利化、世俗化的社会重新丰富了生活的意义.文章从思想内涵、叙事风格、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该剧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早期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陈炽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主要代表人物;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发展阶段,以孙中山、章太炎、蔡元培为主要代表人物。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教育思想面临着不同的社会矛盾,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维新”,即希望在中国建立一种新的教育制度,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