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推动各类新媒体新业态蓬勃发展,其中以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界定,目前视听新媒体形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基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侧重发展互动功能,包括网络广播影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另一类仍为单向传播方  相似文献   

2.
广电媒体应以战略远见充当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军,已成为广电行业的共识和广电人共同的步伐。那么,作为城市广播电视台该如何发展视听新媒体呢?本文以厦门移动电视XM6为例,探讨城市广播电视台发展移动数字地面电视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视听新媒体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而其发展必须富有其特色和创新。本文从视听新媒体发展现状着手,分析视听新媒体目前与电台电视传统媒体协调发展的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视听新媒体概念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伴随着卫星通信、数字化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创造的,类似于电台传统媒介但又有区别的的一种传播载具。包括直播卫星电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公交移动电视等。  相似文献   

4.
视听新媒体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广播电视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晶。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视听新媒  相似文献   

5.
正电视业向现代视听传媒的转型吕岩梅、刘旸在《此涨彼涨融合共进——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业未来发展新探》一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在媒体生态圈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但是由于互联网新媒体带来的生存危机,使电视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遭受挑战。传统广播影视正在向现代视听传媒转型,广播电视的未来是构建现代视听传媒。现代视听传媒不再局限于传统思维定势对电视的界定,而是统合传统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统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统合中央级媒体与地方媒体、统合国有媒体机构与商业视听  相似文献   

6.
汶川大地震最先由网络媒体传出去,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第一次作为独立转播机构与传统媒体一起被列入2008奥运会转播体系,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成为2008年的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7.
纵观2012年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大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动向:产业规模继续呈倍增态势,行业管理进一步跟进,广电机构创办的新媒体积极探索发展路径,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互动向深层次演进,视频网站实力进一步凸显,内容发布呈现分散化、平台化,移动音视频成为视听新媒体发展新领域,市场竞争推动产业整合,运营商布局大数据战略,视听新媒体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三网融合、三屏合一、网台联动”等概念迅速升温,视听新媒体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传统电视媒体只有积极融合视听新媒体,开发视听新业务,培育视听新媒体产业,实现与视听新媒体的优势互补和联动传播,才能在未来的传媒格局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通信方式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络新媒体发展很快。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已在线播出央视的12套电视节目,央视400多个栏目中已有280个栏目在“央视国际”建立了专题,“央视国际”对十七大、嫦娥奔月、春节晚会等重大活动进行了网上直播,并买断了北京奥运会的网络新媒体转播权,在我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新媒体发展的重视,网络新媒体行业在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网络视听节目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成为媒体业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泉州网络视听节目创作已形成比较清晰的格局,电视媒体、社会影视公司和高校学生的网络创作进步较大,但是网络视听节目也存在缺少精品、营销不够科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国内传统电视媒体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效,并成为业界和学界密切关注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建构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模式,这些年都进行过探索,像业务整合、组合营销、网台联动、多元经营等均有实践。但本文认为如何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的关键还在于建设平台型网络电视台、打造完整网络化电视产业链、完善网络化电视产业体制创新等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视频、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社交电视、iPad等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不断拓展着电视的内涵和外延。它们不仅为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触点,更预示了电视媒介的进化方向——越来越人性化,这将是视听新媒体的共同特征。伴随着电视媒介进化的,还有电视的形态、理念、运营及组织文化的重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摆在所有电视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视频、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智能电视、云电视、社交电视、iPad等视听新媒体的出现,不断拓展着电视的内涵和外延。它们不仅为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触点,更预示了电视媒介的进化方向——越来越人性化,这将是视听新媒体的共同特征。伴随着电视媒介进化的,还有电视的形态、理念、运营及组织文化的重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摆在所有电视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4.
10月10日在首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发表题为《坚定自信谱写新时代网络视听发展新篇章》的主题演讲,通过解读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归纳出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四大亮点与两大趋势。本刊专门撷取演讲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不可否认, “全媒体”是当下最有特征的媒介生态环境.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这些不断涌现的视听新媒体正在以飞速的态势瓜分着传统媒体的市场.这些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也正在进行着悄然的变化,业界人士也在探索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模式.笔者试图将视听新媒体内容生产放置于“全媒体”生态环境下,去研究未来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发布《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广告投放向视听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2007~2012年,中国网络  相似文献   

17.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很大冲击,影响深远,作为地方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新媒体的互动、视听、即时、海量等数字传播技术的兼容能力越来越强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涌现了诸如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IPTV、网络电视、公共视听载体等一系列视听新媒体.视听新媒体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特征,在生产制作、传输手段、接受终端和观众需求等很多方面与传统电视种群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它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媒介生态系统,尤其是作为电视群落中新的组成部分,对于电视群落而言其影响将尤为深刻.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促进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视听新媒体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以视听内容为核心,借助互联网等各种新的技术手段传播,已经并且还将持续对现有的媒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视听新媒体以领先的用户规模、丰富多样的业务形态、产业链各环节的多元竞争,  相似文献   

20.
宋瑾  陈思 《当代传播》2007,(1):75-77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大众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已经无法全面地覆盖受众群体,新媒体逐渐在广告业中崭露头角并开始占据主导,运用新媒体已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