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在欣赏朱敦儒词作时多重视其隐逸词及其审美价值,但是朱敦儒在南渡后初期的爱国词作同样也值得我们重视。时代的苦难和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使词人这一时期的作品一改往昔隐逸词的风格,其思想内容充满了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家国之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朱敦儒是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词人。宋人汪莘曾将他与苏轼、辛弃疾并称为“宋词三变”,这个“三变”论从很大程度上是就朱词的风格而言。朱敦儒的词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概言之,朱氏早期词风以密丽和狂放为主,中期转为疏朗和沉郁,而清新与通俗则是晚期词作的主导风格。  相似文献   

3.
朱敦儒是两宋之交的著名词人,也是苏辛之间具有继承与开拓之功的过渡性人物。他的词着力书写主体的自我襟怀。内容可分为忧世之作、人生感悟之作和隐逸之作。艺术风格为清旷飘逸、疏宕明朗和通俗流畅。  相似文献   

4.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一生坎坷,困顿潦倒,表面放荡不羁,内心则充满了对功名的强烈向往。柳永词中的孤雁意象,凝聚了他对京城生活的回忆,对知音故人的怀念,对才情佳人的思念,对仕途功名的追求,展现了他轩冕与罗绮对冲的矛盾人生,极具时代特点和个人风貌。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歌吟--论朱敦儒词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独特的人文内涵赋予朱敦儒独特的生命情怀。而存在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抒情文体——词,使得词人在对个体生命意识的抒写中,一方面从正面咏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生命意识,直接抒发世事无常、功名蹉跎的忧伤情感和及时行乐、悠然闲适的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则将生命的体悟和情绪的流动通过侧面的渲染和间接的描绘,使之更富意蕴、更多深沉,从而强化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穿透力。  相似文献   

6.
前人对宋代咏物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轼、周邦彦、姜夔等人的词作上,而对朱敦儒咏物词的研究较少。朱敦儒《樵歌》存词246首,其中咏物词有27首。虽数量不多,但从写作手法来看,朱敦儒的咏物词在咏物、抒情一体化之外还具有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以及词画一体的写作特点。作为南渡词人,其咏物词蕴含了疏狂浪漫之情、忧郁哀伤之思以及隐逸避世之音这三种多样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8.
在两宋词坛,叶梦得和朱敦儒均被归为南渡词人群。两者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都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由于两人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的差异,他们的词风特色,在转变前后,也都各不相同。叶梦得词前期婉丽,“靖康之难”后则有“雄杰”之气。朱敦儒词早期清疏狂放,“靖康之难”后则变得沉郁、悲慨、苍凉。  相似文献   

9.
朱敦儒三论     
朱敦儒前期隐居,盖有沽名钓誉,以求高就之意;后期隐居,则因历经政治风波,加之年事已高,对功名利禄超然物外了。朝野认为朱敦儒“有经世才”,朱在词中亦言有“奇谋”、“奇才”,究其实,其才平平。朱敦儒俗词自然精妙,在词史上达到最高峰,后来再无人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朱敦儒词作的欣赏解读可以窥探到词人的心路历程,可以窥探到处于特殊历史时期词人内心的仕隐之痛。  相似文献   

11.
罗春娜 《文教资料》2010,(20):11-12
在古代文学中,雁是文人墨客喜爱使用的一个意象,它通常意味时令、季节的变化,又是信用的表征。然而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它却是另一番景象,其《孤雁》笔法独特,堪称写雁诗中的精品。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杜甫的《孤雁》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传统的婚姻和家庭观念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夫妻离异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由于天灾、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而导致家庭成员死亡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而产生的单亲家庭,也不在少数。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出现不良心理倾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孤雁”心理较为典型。本文尝试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孤雁”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教育策略作一定的探索,以便能和单亲家庭的家长联手为这一特殊群体创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帮助更多的单亲家庭实现教育功能,促进更多的单亲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朱敦儒是一位具看开创之功的隐逸词人,他的隐逸词是南北宋之交时代背景下一位有理想、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写照,既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远离班集体的“孤雁”受自身性格,家庭因素等原因的影响,形成了融入以班为集体的障碍,本文对“孤雁”的成因及如何帮助“孤雁”早日融入集体的具体措施这两个方面,通过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的思考,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卜算子朱敦儒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相似文献   

16.
蔡如意 《文教资料》2008,(28):93-95
朱敦儒的<樵歌>流露出强烈的谪仙意识.主要体现在仙化自我、人生遭际的谪仙视角,和仙化所咏之物这三方面.其实在这种谪仙意识的背后,寄寓着朱敦儒对超尘拔俗、自由放旷理想人格的渴望;对不同于俗世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失意后得到暂时心灵抚慰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文艺作品中的王昭君,是一个"箭垛式"的世代积累型形象。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其几部剧作进行研究,可发现其首先具有"孤雁"的民俗意象,"昭君出塞"系列剧蕴含有民间"哭嫁"的习俗,《昭君梦》和日本能乐《王昭君》则表现了"魂归"的民间俗信。王昭君戏剧形象之所以让中国乃至东亚人民喜闻乐见,与其蕴藏的浓郁民间风情、民俗文化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核心在于育德与育心,德与心皆是内化的东西,育德与育心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教育个体内心的深度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进教育个体内心深处,达到育德育心的目的呢?共情,也称为同情、同理心、同理解。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班主任在育人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探究学生言行的成因和动机,引导教育学生自我探究自身言行的合理性,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朱敦儒传     
传主简介朱敦儒,南宋词人。他志行高洁,在朝野很有声望,但不喜欢做官,朝廷数次征召,他都没有就任。1132年,经朋友劝说,入朝为官。因为主张抗击金兵,被弹劾与主战的李光勾结而罢官。朱敦儒擅长词作,人称"词俊"。与被称为"诗俊"的陈与义都位列"洛中八俊"。他的词作风格随人生经历而变化,早期词风活泼,中期悲壮,晚期则比较疏朗晓畅。  相似文献   

20.
朱敦儒词中的神话意象不仅在类型方面较前代作家有所开拓,在意象的组合上亦有许多新変,大致可以分为比拟类意象、描述类意象和联觉类意象三类。神话意象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并列式意象组合、交错式意象组合和辐合式意象组合三种。与北宋诸家相比,朱敦儒词中的神话意象在题材内容方面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