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年时期的张爱玲对色彩就十分敏感,成年以后她在文字中对色彩更是极为注重。色彩与人生的暗中联系被张爱玲体验入微,色彩语言被大量用作可以映射人性苍白和世相颓败的物象之上,使她的作品充满着灵动的质感,透露出张爱玲虚无主义的叙事哲学。因此,从对张爱玲作品中关于色彩的语言进行分析,探究作者如何将色彩用之于世相讽刺和人性寻求,对研究张爱玲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析张爱玲作品多用色彩语言词汇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语言词汇。她善用色彩描写的原因在于她的女性气质,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她所受的良好的美术教育。所以运用色彩描写成了张爱玲表达情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小说家中,张爱玲无疑是一个能够让我们深深铭记的著名作家。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女人独到的视角和语言,同样的事件在张爱玲笔下会演绎出不同的风格,从而带给读者以深刻的感受。张爱玲的小说带有浓郁的张氏色彩,在语言风格上凝练并且意义深刻,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从张爱玲创作的小说来看,其整体创作风格独具一格,其小说语言也负有一定的特色,张爱玲小说所取得的成功,主要应归结于其小说语言的成功。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认真研究张爱玲小说语言对现代小说创出产生的影响,促进现代小说创作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这个名字重新活跃在当今文坛上并且产生了神奇的魅力,对她的作品及本人进行研究的人日益增多,形成了一股张爱玲热。她的作品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独特的回归现象呢?本文试以张爱玲身世为切入点,对其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作品风格笔触细腻,遣词造句极为精致,充满华丽、苍凉的色彩,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语言个性;奇特的比喻,显示了作者文学修养功底之深;神奇的意象,被历来文学评论家所称道;运用了大量色彩和声音语言,这是张的笔功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色彩语言是张爱玲自我确认的独特感觉表达方式,她游刃有余地运用着各种色彩来展示作品人物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在她笔下,色彩呈现出了超出传统的许多种独特表情,透露出她作品中的感伤情调和苍凉心态。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最小因素,是升华作品内涵的关键,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主旨。语言是作家用来描绘场景、塑造人物的工具,是润色作品的有效载体。张爱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笔法冷静犀利,其作品一般都是描写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都市人物的人生百态,对人性的剖析十分透彻。张爱玲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很强,语言中常有一种悠远的气息,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情怀,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语言的特色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及政治背景,有助于体会张爱玲蕴含于作品中的独特情感。本文对张爱玲的生平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古典文学烙印,分析了其语言的反讽意味,对其语言的审美特征和陌生化进行了探讨,进而揭示出张爱玲文学作品语言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作家创作艺术形象的媒介。不同语言的运用形成了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粗犷、细腻、凝重、清丽,各见功力,各领风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有着传奇经历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小说语言。张爱玲的小说在沉寂了几十年后再次享誉文坛不是偶然的。作为语言艺术,张爱玲的小说有独到之处:华丽而又平实,朴素而又精细,幽默而又深沉。然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小说中大量运用的色彩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8.
李多林 《孩子天地》2017,(5):244-245
张爱玲是我国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创作了很多散文和小说,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带有传奇的色彩和时代的印记。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张爱玲将自己的经历渗透到小说作品中。张爱玲小说作品中女性身上都带有悲剧色彩,女性的婚姻、家庭、所处的时代对于女性命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女性人文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与王安忆作品中的上海形象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两者都在物化、世俗化和都市时代背景下对女性进行了人文关怀。张爱玲笔下展现了一个有颓废气息的上海,王安忆展现的却是有怀旧气息的上海;在塑造上海形象的方法上,张爱玲多用象征主义的隐喻性语言来表达,而王安忆则善于用"皴法"叙写。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经验、文学理念和宗教等的不同,造成她们作品中上海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服饰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对服饰的感觉关注是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的。生活中她的穿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 ,犯冲的色彩 ,别出心裁的搭配是她张扬个性引人注意的心理语言 ,是她炫耀、自慰和补偿心理的显现 ,是她成长经历中不同时期心态的表露 ;创作中 ,她往往借助服饰捕捉人物灵魂。理解张爱玲的服饰话语是走进张爱玲内心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对色彩具有高度的把握能力,在她的作品中,色彩描绘对主题烘托起了很大作用。《十八春》是张爱玲长篇创作的顶峰。本文以《十八春》为例,从小说中人物的衣着以及周围环境色彩运用的角度分析曼桢、曼璐这对姐妹的女性形象,进而透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本文以张爱玲部分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言,发现张爱玲的作品出现大量欧化汉语,这使其作品文笔优美流畅,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出现是一个奇迹。由于其作品跟创作主体之间有着微妙关联,人们往往难以将她同笔法细腻、情感温柔的女作家们联系在一起。沈从文在评价中国女作家时,说她们经常"用美好的语言来写人生",张爱玲却是个例外。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由于她悲凉的身世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悲剧感情叙述着一个个悲凉的传奇。  相似文献   

14.
施叔青以史的笔法勾画出香港“百年的沧桑”,其作品中展现的殖民地色彩、认同危机、末世忧思、物化生存真相.可谓与张爱玲一脉相承。而她在“性——政治”的后殖民话语书写的观念性强度以及展现的香港社会生活面的广度上.又与张爱玲拉开了距离。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是中国第一个翻译《老人与海》的作家,而《老人与海》也是张爱玲所译作品的挚爱。正是在语言风格和人生意味上与海明威的共鸣,张爱玲的译笔才能很好地诠释海明威语言的气质和故事的苍凉味道。张爱玲主要从动词、流水句、破折号的使用三个方面来捕捉海明威语言的灵动节奏,从而使其语言具有"动态美"。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作品近几年在大陆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其深邃凝重的主题和丰富独特的艺术技巧给读者留下了铭心刻骨的印象。本文粗略地论述了她的小说的色彩语言的运用的原因及表现 ,从一个角度来窥视她的小说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7.
庐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女性意识的作家。作为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二者的作品都体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尤其是她们的小说都善于描写女性心理和情感,表现动荡时代中的女性生活。通过对庐隐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二者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不同反映。庐隐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悲哀,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苍凉。  相似文献   

18.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她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以张爱玲特有的冷静精致的文笔叙述了一个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流露出作家对人生和情感的悲观情绪,带有浓厚的自叙传色彩。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双语作家和译者,其自译作品亦组成了对张爱玲的翻译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从宏观历史文化角度出发,结合张爱玲自译作品《五四遗事》,分析得出她在自译时主要采取改写和补写的策略来处理语言和文化因素,以达到作品揭露社会现象,讽刺社会现实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创作的通俗化追求,既为她的个人爱好、禀赋所决定,也受到特定文学环境的影响。张爱玲作品的通俗性主要表现在内容的世俗化、传奇性上,在语言和审美趣味上也有体现。从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表现看,张爱玲的创作不能划归通俗文学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