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发展脉络,徽州学者人性论的传承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南宋:朱熹人性论的形成。朱熹在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作了全面的阐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性二元论体系。元代:方回、陈栎、胡炳文对朱熹人性论的继承。方回、陈栎、胡炳文等人对朱熹性二元论的遵奉可谓不遗余力。明代:汪应蛟对朱熹人性论的改造。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新安理学内部出现了分歧,汪应蛟对朱熹的性二元论作了部分改造。清代:戴震对朱熹人性论的颠覆。戴震从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与朱熹截然不同的观点,从而使徽州学者的人性论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根据发展脉络,徽州学者人性论的传承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南宋:朱熹人性论的形成。朱熹在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作了全面的阐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性二元论体系。元代:方回、陈栎、胡炳文对朱熹人性论的继承。方回、陈栎、胡炳文等人对朱熹性二元论的遵奉可谓不遗余力。明代:汪应蛟对朱熹人性论的改造。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新安理学内部出现了分歧,汪应蛟对朱熹的性二元论作了部分改造。清代:戴震对朱熹人性论的颠覆。戴震从人性的本质、人性的特点、人性的内容以及人性的改造四个方面提出了与朱熹截然不同的观点,从而使徽州学者的人性论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气”、“性”、“心”三个中心范畴的探讨,研究了张载哲学思想中本体论、人性论和认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4.
张载的宇宙论的本体论思想,为不大注重本体论的古代儒家思想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本体论论证。作为一个完备的本体论形态,张载的“气论”和“性论”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张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宇宙论思想对二程和朱熹的本体论和人性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载唯心主义的二元论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朱熹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思想,具体包括:从"太虚"到"理"的发展、"一"与"两"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读书之法、性说、"理一分殊"和"天人合一"等。朱熹成就的取得与张载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分不开。  相似文献   

6.
张载试图借助"太虚"、"气"、"神"、"化"等宇宙论论述,完成对儒家人性论的证明,最终重建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伦理秩序。通过对"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心能尽性"的论述,张载完成了从宇宙论到人性论的飞跃。但这一飞跃留下了两个难以解决的伦理困境:"心"的主体性与"气"的决定性之间的对立问题和"恶"的来源问题。而如果以休谟法则来评判,张载所采用的论证方式本身就走上了歧途:他试图用作为事实判断集合的宇宙论图式去解决作为价值判断集合的伦理学问题,这一过程中存在"事实—价值分歧"。  相似文献   

7.
战国中期孟子倡导性善论,对告子等人进行批评;战国后期荀子倡导性恶论,又对孟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批评;汉代流行性三品说,对孟荀提出批评;宋朝兴起人性二元论,又对汉代人性论展开批评。中国人性论陷入陈陈相因的批评怪圈。面对这个怪圈,从第三者视角进行反观或许有助于对诸家得失看得更清楚。以荀子人性论而言,其三个观点难以经受解释人类学关于文化与人之间关系论述的检验,所反映出诸子人性论共性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载是宋儒中人性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他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以及人性与教育等方面建构了其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天地之性主要说明主体人的善良本性来源于天命,是人所皆同的,是人性的本然状态。气质这性则主要解答了天地之性如何落实于现实层面,表现为个体人的本性,形成千差万别的人的具体品质,是人性的实然状态,而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则着重回答了道德教育在人的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张载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一环紧扣一环,环环演进,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一切哲学思辨,思终都落实于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上,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载人性论思想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载的人性论新说,是对以往人性论战的一个批判性总结.他断言"性于人无不善",是对孟子性善论的继承;断言气质有善有恶,是对荀子性恶论有条件的吸收.他既肯定了人性本善,又解释了不善的来源.他依照由天而人、本天道以推人事的逻辑进行人性论建构,将超形绝象的太虚本体作为"至善"的"天地之性"的根源,这样就突出了太虚的天道本体地位,弥补了汉唐儒学气化宇宙论的不足.张载的人性理论将道德价值的超越本体与人性的现实层面统一起来,大大拓展了对人性问题的解释空间,对以后儒学史上的人性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面对二氏从本体论层面论证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精微性 ,张载生活时代的儒家不能不起而应战 ,也从本体论层面证成仁义道德。张载的学术贡献之一 ,在于他力求用“太虚即气”的气一元论证成儒家的仁道主义 ,回应二氏的挑战。在这个论证中 ,作为张载哲学论纲的《西铭》 ,实际在气一元论的人性论和仁道主义之间插入了中国式的宗法家长模式 ,使仁道主义实际上成了适应这种模式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一论证从反面启示人们 ,中国仁道主义的奥秘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新关学”不能离开唯物史观推演仁道主义。  相似文献   

11.
张载的儿童教育思想是他博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特别重视儿童教育,认为"养正于蒙"是人生教育的开始和基础,并要适时施教,越早越好。主张从"洒扫应对"等基础功夫做起,养成儿童"好恶有常"的品性和"精思成诵"的学习习惯。张载儿童教育思想与他的人性论观点密切联系,注重顺应儿童心理,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特别是他反对以应举为目的的儿童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由赋予新意的"自由、平等、博爱"说、融合中西文化思想的道德观和进化的人性论等三方面内容构成.其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二元论社会历史观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其思想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思想的融通;它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把政治哲学与哲学人类学密切结合,用以指导教育。民主理论是杜威政治哲学的核心,新的人性论是杜威哲学人类学的核心。杜威的民主理论有如下几个独特的观点:一、民主是一种信仰;二、民主是一个程度问题;三、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杜威的人性论反对心身二元论,主张心身是连续的,人性是生成的、可变的。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4.
限制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束缚型教育在我国有着牢固的历史根基。今天,它也因不合于时代潮流、限制学生个性发展而倍受非议。束缚型教育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传统的等诸多因素。本文从人性论的分析入手,力求挖掘诸家教育思想中的人性论观点对于束缚型教育的促成因素。人性问题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历史上自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揭开人性论纷争的序幕后,性善论、性恶论、人性三品说、人性二元论等相继出现。诸家人性论在为封建专制服务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15.
宋代理学家张载对其诸多哲学概念的使用极其谨慎,他对这些传统哲学观念的诠释是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的。"象"在张载哲学中处于其从形而上学到人性论和社会政治学说的枢纽的重要地位,指的是太虚气化流行之本体进入人的语言领域所表征的形象及其气势和动向,而非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内外相隔的"物象"与"心象"。其理论内涵集中彰显了张载哲学的思想特色和理论贡献。"象"观念的正确揭示对于理解其"虚空即气"等基础理论命题至关重要,尤其有助于揭示其立于道德认知结构上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崔炳圭 《天中学刊》2013,28(1):78-82
《红楼梦》第2回中曹雪芹发表自己独特的人性论,在这段议论中他没把陶渊明看做“仁人君子”,而把他看成兼有正气与邪气的所谓“正邪两赋”的人物.曹雪芹超越了善恶正邪二元论的道德框架,从世俗认为的“邪”中找出其价值,把他视为正邪两赋之人,不但脱离了世人对陶渊明固定的评价,而且努力去理解作为诗人陶渊明复杂多样的个性特点.从曹雪芹的真情与痴情意识、脱俗与隐逸思想以及非功利的创作态度,同样可见《红楼梦》对陶渊明的接受.  相似文献   

17.
程颐的人性学说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有:性与理的关系、心性情、已发未发等等,其中,“性”与“才”的关系问题是其人性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之前的研究认为在程颐的人性学说中,“生之谓性”就是“才”,而断定其人性论是性二元论。其实在程颐的人性理论中,“生之谓性”只不过是“性”的一个侧面,其与“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程颐的哲学只能称为是性一元论或性气二元论。  相似文献   

18.
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把政治哲学与哲学人类学密切结合,用以指导教育。民主理论是杜威政治哲学的核心,新的人性论是杜威哲学人类学的核心。杜威的民主理论有如下几个独特的观点:一、民主是一种信仰;二、民主是一个程度问题;三、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杜威的人性论反对心身二元论,主张心身是连续的,人性是生成的、可变的。民主理论和新的人性论的结合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民主维度。它具体表现为:教育以发展每个人的潜能为核心价值;教育即生长表明了杜威对教育中激进民主自由精神的强调;民主应成为教育中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杜威的教学论实质上不是活动教学论而是民主教学论。总之,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既内在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具有一种内在超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针对先秦儒家解决人性问题而提出的“性近论”“性善论”“性恶论”的理论缺憾,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人性论。在继承孟荀的基础上,他将善、恶纳入阴阳两分的天人哲学体系之中,并明确地提出了“性善情恶”的二元论、“性三品”的人性论,从而既从“天意”的高度肯定了统治者的善性,又为礼仪法度道德教化和皇权至上套上了合理的“外衣”。这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和方法论,阐释了其理论思想体系与教育、政治的关系,分析了经过神学化的“性三品”的实质,及其对教育对象、教育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人是张载哲学的基本概念,二者的合一不二以及如何合一又是张载全部探索的重心所在。体用关系又是张载哲学的方法论,在张载哲学中。体用不二不仅是他批判佛老的有力武器。同时也是其解决天人问题的基本方法。天与人是人所面对的两大领域,二者的合一则必须通过各自体用两界的划分来实现;而天人合一任务的实现,又离不开对体用不二原则的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