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所有那些关于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去,留给我们和后代的仅仅是一些道德的诅咒和刻意谩骂的字符。如果不是《狼图腾》这本书,狼——尤其是蒙古狼——这个中国古代的图腾,就会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质一样,远离地球和人类,漂浮在不可知的永远里,漠视着我们的无知和愚昧。笔者读后,深感受益匪浅,领会本书思想的同时,从草原狼与狼性、狼性人与羊性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狼性对人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安吉拉·卡特通过对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的改编创作出了《与狼为伴》这部作品。虽然是改编自《小红帽》,但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却有着颠覆性的效果。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文本中的意象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展示女性形象,揭示其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以来,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文学中的狼文化写作数量明显增加,更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自我反思的精神内涵。本文据此选择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旷野的呼唤》与中国作家姜戎的《狼图腾》这两部主要以狼为审美载体的小说,分别以文化指向,形象塑造,作品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反思和探讨彼此在人与自然关系,人性与狼性关系方面的异同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在小小说《狼患》的示范教学中,施教者把其简单解读为"人类破坏了自然,自然反过来就惩罚人类,所以人类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是"机械唯物论和狭隘的社会功利论"带来的偏颇。观念的错误必然会造成理解和认识的误区,导向的误区自然要影响受教者的价值判断和追求。事实上,该小说通过互文的叙事策略及儿童文化模式与成人文化模式构成的冲突,在超越文本的艺术空间,寄寓的是对人性存在进行形而上的理性审视。  相似文献   

5.
《狼图腾》是一部以内蒙古草原的狼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它以几十个狼的故事为主体,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物的活动将其串连起来,情节奇绝而神秘,悬念跌出,引人入胜。狼在小说中一改我们过去熟知的狡诈、残暴、歹毒、忘恩负义的形象,而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地位和解读。文中的"狼性"成了英勇、义气、智慧、具有团队精神和献身精神、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人类的老师和图腾。这种"狼性"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中无论对生态环境还是对个人生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语境下"狼"形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异彩纷呈的后现代语境下,作为食肉动物的“狼”频频出现于艺术领域。该形象改变了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文化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从残忍、贪婪、狡诈的代名词到人类内在精神依托的艺术文化符号;从为人忽视的可憎形象到消费社会倍受欢迎的文化亮点;从主体理性桎梏的对象到艺术解构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怀念狼》是贾平凹一部成功的探索性作品,极为娴熟自由地构设了一种艺术抽象的诗化之境其文学形象符号化,实现了艺术地把握生活的象征性跨越;正是在从怀念“狼”到追问人类生存本体的过程中,其形象符号的象征结构凸现出了深刻的艺术抽象内涵;作品采用精致的文本模式,从活的张力结构中透出凝重稳健的刚烈悲壮之气。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的作品,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在其系列系篇小说中,作敏锐而深刻地感觉到了这个变革时代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价值以及边缘化后的失落感,《废都》、《白夜》、《土门》中的知识分子苦苦追寻后得到的是幻灭的感觉,《高老庄》中的作为知识分子设了一种出路,但这出路也是前途未卜、到了《怀念狼》这部作品作相承的几乎是相同的主题-对知识分子现状的忧患和思考,不过,这一次却是一次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肖立俊 《课外阅读》2011,(11):303-304
猎人与狼狭路相逢,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必然是你死我活。如果猎人与狼处于同样的困境时,由于生存本能的需要,猎人与狼共舞,从而出现双方由冲突对立到相互配合以脱离困境的局面,那么,提出这样的命题,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当读完微型小说《猎人与狼》后,我们不能不承认作者的确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不能不承认作者的创作是合乎情理的。在微型小说《猎人与狼》中,作者的叙事时序完全是依照事件的自然进程来安排的:猎人在行猎中不慎掉进自己挖掘的陷阱中,此前一只凶恶的公狼也被困其中;猎人与狼相互对峙着,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为了求生,二者相互配合,最终脱离了困境;此后,狼没有伤害猎人,  相似文献   

10.
11.
电影《画皮》打着东方魔幻大片的旗号,借着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皮,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婚姻爱情伦理片,其中引出的“小三”现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问世间,情为何物”,陈嘉上导演通过《画皮》完成了他的诠释,本文作者观影后也有了自己的诠释:爱,是浪漫与现实兼具的结合体,缺少任何一方的不完美,就是悲剧。  相似文献   

12.
平面设计的图形主要是意象造型。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是由图形意义、表现意义和象征意义所组成的多维空间。意象既有图形的视觉化,又有心象的情感化,它以有限的物质空间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这是平面设计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柔石在自己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对劳动妇女中的母亲形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一个个悲剧性的母亲形象背后饱含着作家深切的感情,这与柔石自身特殊的经历和其所受的鲁迅文化精神的影响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4.
置《怀念狼》于当下的写作环境中考察,它有媚俗之嫌;置它于贾平凹创作历程中考察,它体现了作家由实而虚的创作趋向,它的“寓言”性质的获得与写实精神和现实批判意识的丢失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明的起源是什么?什么因素造成了东方与西方明体系的差异?这无疑是令人学一直感兴趣的问题。从“神话中的狼”出发,探索西方明的形成与发展足迹,通过对于作为神话中“化英雄”的狼来探索西方明最初的特点,或许可以接触西方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悲剧女性形象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可谓比比皆是,俯仰即拾。而在这些成功塑造悲剧女性艺术形象的作品中,《为奴隶的母亲》又是其中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之作。小说塑造了春宝娘和秀才妻两个悲剧性女性形象,将她们可悲可叹的命运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对社会的感悟和批判算得上是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7.
《怀念狼》采用寓言化写作,将情节处理成意象,既认真写好意象生成的具体事物,又着力于精神的提升,同时还重视写好故事,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得到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关于孙悟空形象的九种成说 ,多以孙悟空为英雄形象 ,而似未对其象外之意作进一步的探讨。不囿于成见而通读《西游记》 ,会从文学理论角度发现孙悟空英雄形象仅仅是其悲剧性的外壳 ;从艺术哲学角度可见其悲剧性乃孙悟空形象的本质 ;从历史角度能够证明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源于晚明社会的“沉暮品格”。在三维理论视野的全面审视中提出悲剧性乃孙悟空形象的本质特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日本当代著名女性作家角田光代所著《第八日的蝉》,以纤细动人的笔触塑造了众多不寻常的母亲形象。在伟大母爱的光辉下,同时表现了处于人生困境中的女性在自我救赎过程中的艰难痛苦的心灵跋涉,显示了作家对女性生存和命运的成熟、理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