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教育似乎是当下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我们国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需要。而具体到学校教育,众所周知,学校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发展的场所,同时还是教师生活、学习(如果我们也持有一个人的学习是终生的这一观念的话)、发展的场所。学校构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与教学相长的环境。在这样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初入学校,对学校生活和课堂规则,以及自己将要面临的学习状态完全没有概念,为了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学校生活,在课堂上快乐、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学习,我们提出要切实考虑学生的需要,通过人文化的方式把规则传递给学生。但是,学生并不是一接受规则就能立刻稳定下来,不再违规,  相似文献   

3.
教育起源于生活,教学的起点应该是“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的终点也是生活。那么,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育,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也应该做到“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这样,作为教育中心的教学过程,应该也必须是生活。作教学就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广阔的自然。  相似文献   

4.
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雄  朱正标 《中国德育》2007,2(8):33-39,64
学校公共生活的缺失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公共生活教育不仅是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基础。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道德根基要从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寻找。其核心是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前提是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主要途径是学校公共生活正常化和学科课程教学,主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尊重差异,突出实践方法的指导,培育公共生活的道德、技能与智慧。  相似文献   

5.
王翠英 《课外阅读》2010,(12):80-80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常态,也是教育的重要表达形式。对于教师来说,从了解学生、研渎教材到备课、上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甚至情感与人格的培养基本上都是依赖课堂进行的。所以,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主场。课堂上的成功,会给教师带来愉悦的感觉,带来幸福的享受;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涂抹人生的底色,奠定生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校生活离不开学校纪律。从学校纪律的意涵与价值追求来看,它旨在改善学生行为习惯,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发展,并构筑和谐有序的学校生活。但在教育实践生活中,学校纪律常常脱离教育目标,忽视学生成长需要,致使纪律演变成一种控制手段和规训工具。为了化解学校纪律的现实困境,实现其应然价值,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改进。其一,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维护学生基本权益。其二,提升学生道德认知,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其三,基于学校生活特点,追求美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日后的“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应该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中也提倡“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的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未来公民素质的养成需要学校公共生活的土壤,专制的学校生活培育不出能满足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合格公民。职校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就成了培养学生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生活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生活不同,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与成年公民也不同,为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建构既符合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为了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助手,通过与家长、教师的深入交谈,调查了解中小学生的网络行为、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和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如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并分析整理访谈结果,从而探究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应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0.
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是大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与目标之一。学校和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需要与家长和社区展开充分的合作,这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通过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保证所有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也有助于家庭与社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合作对于家长、学校与社区不仅仅是一种目标,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然而,目前对于学校一家庭一社区协同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其重要作用与意义层面上,对于合作关系中操作层面的实证性研究则很少。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非在编教师与学校课程日本文部省重视使用优秀人才从事学校教育工作,以便使学校进一步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给学校课程设置增加弹性,使学生学习、生活更为活跃。社会上有许多具有各专业知识及教育实践指导能力的人士,发挥他们的特长,请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一、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营造家的环境与氛围,满足寄宿生学习与生活需要寄宿制学校与全日制学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寄宿制学校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饮食、住宿、娱乐等生活方面的需求。为了满足寄宿生食宿的需要,学校强化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修建了综合活动室、食堂、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但是若想实现家园式管理,仅有这些硬件设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这些设施释放出温度、活力和“家”的气息,让学生放心、安心、舒心的在学校中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13.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减负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并不是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需要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由于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和教育对象的共同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探讨两者的合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钩或偏差,导致育人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教育效果相抵消的现象,极不利于青少年的成才和全面发展。为了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机地配合。  “减负”的配合。首先学校要向家长宣传学校给学生“减负”是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进行的,也是统一的,使广大家长消除心中的疑虑和担忧,使其明白“减负”并不是放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学生多元智力、多元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更多的学生彰显个性,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管理及特长生发展的需要,制定特长生管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该给心理卫生课一席之地了!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目前,在教师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中,没有开设学校心理卫生课程。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应该让学校心理卫生课程在继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应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素质不断生成、发展、提高和完善的学校生活。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它们的设计与实施既要合乎学生发展需要,又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更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既要回归生活,又要超越生活。在回归与超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需要通过活动、体验、理解和表达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要是终身体育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学校体育领域贯彻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终身体育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它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全民健身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培智学校制定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教授学生固定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是让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能够逐渐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这种前提下,培智学校教授语文,就需要将生活结合在其中,才能够促进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的能力。文中通过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使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培养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院校的学习管理中,学生干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与学校进行沟通的桥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的反映给学校,也能准确地将学校的规章与命令下达给每一位学生,有助于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学校中要想保证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融洽,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本文就是主要研究如何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